中国2021年财政收入就20万亿,全国中央和地方不吃不喝一毛钱都不花,3年都还不完本金,要是再加上利息,估计4年才能还清。65万亿,按3%贷款利率算,每年光利息就要2万亿,占总财政收入10%。
有几个方法,不是解决怎么还钱的,是用来解决地方债挥霍无度的,以供参考
1.赋予地方人大对地方债发行的监督和否决权
我推荐《睡前消息》124期里的观点,引入地方人大代表,对地方债发行的监督和否决,以此来避免对地方债的滥发滥用。
由于地方官任期短,干几年就走,如果要在任上干出成绩,往往需要发债进行发展。但任期短意味着,自己借的债不需要在自己任期内还,可以让下一任去还。所以发行地方债对于现任地方官来说,相当于白嫖。至于还钱的事,上一任地方官借的钱,凭什么我现任要还;我现任借的钱,下一任地方官去还吧。
由于地方人大是当地人,需要为当地的长远未来负责。赋予地方人大代表权利,对地方债发行的进行监督和否决,以此来避免对地方债的滥发滥用。比如说独山县借几百亿盖奇观,这种事就该有人中间出来喊停。
2.更详细的支出明细
普通城市一年花几十亿几百亿的财政收入,应该公开告诉民众,钱花哪里去了,而且是较为详细的数据。举个例子,盖图书馆花了5万,盖公厕495万,就该列出来写清楚,而不是基建500万就敷衍了事。只有列出来了,民众才有可能发现,这个市的图书馆如此破旧,厕所如此豪华,财政收入就是这么败光的。
有详细的支出数据,普通人也能发现不对劲,加上合理的反馈制度,可以避免某些不合理的财政支出。
3.做好预案
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在预算上就应该列清楚,每年一次可能太长,每月一次总该可以吧。
钱是永远不够花的,够花了就到处挥霍。深圳的财政支出挥金如土,去年钱没处花就教师高薪收入堪比互联网,引无数清北硕博去中学,今年钱没处花就天天全民核酸,一天一个亿都不心疼,白瞎了深圳那么有多互联网企业,愣是不给“粤核酸”做个抽样混检功能来省省钱。
希望每个城市在每年、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列出未来花钱的详细清单,误差可以大些,毕竟物价波动能理解。政府做好规划,有限的钱也能发挥好作用,而不是没钱了赶紧高息发债,钱多了就花钱毫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