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比较冷的知识。
在三角贸易中,贩卖黑奴其实是利益最低,甚至是亏本的贸易。
原因是黑奴太笨了。种植园主把黑奴买回来还要教他干活还要帮他治病还要包他伙食。成本太高了。园主们还天天怕着买回来的黑奴转头就跑路了怎么办
那么种植园主总需要找人来干活呀。
那么找谁了?
白人,例如失业的水手、过来碰运气的移民、破产的居民
因为这些人和种植园主的关系就很简单了。
种植园主可不管伙食身体健康,就是花钱请你来打工。你不想干,那就滚。肚子饿,没有所谓我这儿有饭,你拿工资来买。有病了?你不用来上班了,自己去找医生。
————————————————————————————
如果你们不理解贩卖黑奴为什么利益最低,我也不介意稍微解释一下
实际上最理想的三角贸易是:在欧洲(多数就在英国)收购廉价的工业制品(例如布匹、装饰品、火枪、医疗用品等工业大规模生产物品)到非洲高级兜价给当地人(对接的人除了殖民者更多就是非洲土著的部落酋长),然后在非洲采购相对廉价的原始矿物(例如黄金、钻石、白银、硝石等原产物),再到美洲高价兜售给殖民者,最后在美洲低价收购大宗种生活必须物(例如茶叶、蔗糖、咖啡、大麻、动物毛皮)回到英国兜售。
不过实际上这个贸易环就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走船也是要钱的。也就是商人在非洲卖东西至少要挣到开船去美洲的成本+在非洲买货物的成本。
而这也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非洲人不卖怎么办?在大航海时代中后期,非洲那些已经开化的酋长们就发现这个三角贸易有一个漏洞,虽然自己拿地下的矿产和欧洲人换了好多罕见的玩意,但自己其实还承担着一个隐性成本:那就是他要找人来挖矿。 为了找更多的人来挖矿他又要花更多的钱去打仗。于是为什么我要找人挖矿了?还不如直接就把人卖给你欧洲人好了。当然非洲那么大,这家不买可以找另外一家。但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季风。那个时候的船可是靠风行驶的,如果错过了季风期,那你这年就别想着去海的对面了。
于是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的贸易地位会随着时间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对于非洲人来说你爱买不买反正老子有的是时间,因此很多时候为了赶季风,欧洲人只能会捏着鼻子买黑奴,毕竟这样总比空仓好。
但是黑奴这货物又会出现另外的一个问题,黑奴运送的成本很高很高很高很高。黑奴无论怎么算也是人,人是要吃饭喝水的。人不吃饭不喝水可是会死。死掉的黑奴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