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说到底就是借钱混日子到了还款的时候了。
就像贷款买房,大量的住房贷款涌入市场,钱大量的进入流通,整个社会都开始为钱多了而兴奋,更多的消费,更多的投资,让经济很好看,可是钱不等于价值,贷的款需要还的,价值需要去生产,等到能贷款的被消耗完了,整个社会可能已经造了用不了的房子,我们你感觉够可以了,可是有的是比我们离谱的,我们才到哪啊。
民选政府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讨好选民,很简单啊,发钱发福利啊,少收税,选民谁会不喜欢呢?发给我我也很开心,选谁不是选呢?
可是发的钱与福利怎么来呢?这我就不管了,谁当选谁管。
这就涉及到国家的筹款能力了,借贷,一个国家可以短期筹到大笔的钱,有钱好办事,我任期就那几年,花了维持政绩,至于如何偿还,自有后来人,而还款的途径就是国家的生产与卖资源。
一个国家的经济或者说GDP靠什么支撑着,说到底是靠企业,特别是一两个头部企业的创收能力可能抵无数的打工人,第三产业往往是依托于第二产业,这也是中原大市哄着某制造业大亨的原因,可是如果你收税太狠,也就是切割蛋糕切的太大,蛋糕就会跑,在哪生产不是生产啊,几十万吨的邮轮全世界跑,怕啥。
而欧洲作为资本最早起步的地方,这套玩的是很溜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就是在这条路上走的很远了,等于是消费群体没有钱了,而作为生产端的我们还在继续,这不就堵了吗?都说三驾马车,出口没了,一架马车就垮了。
很像明朝时期,因为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爆发与日本闭关锁国,同时导致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无法流向大明造成的明朝银贵钱贱,从而形成通货紧缩。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消除贫困的原因(培养市场)。
说到底就是一套系统运行太久了,垃圾太多了,导致其系统崩溃啦,该重启了(发动战争赖掉债务,赢了债务全免,输了死透透)。
俄乌战争很像是二战之前的西班牙内战,两种意识形态在某个第三国相撞,并形成的高强度热战,就像大战之前的预演,一场经济危机,往往意味着世界版图该重新画一下了,话语权要重新说一下,只不过有了同归于尽的招数(核弹之下人人平等),与更加方便的沟通(误判减少),就看这两大神器能够镇场子镇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