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广州和睦家可开辉瑞新冠特效药,开药需医生评估,问诊费近 1300,医生视情况开出,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76个点赞 👍

私立医院,尤其时不依赖医保自主定价的高端私立医院,会在未来赚的盆满钵满。

大家要明白一个事,我们即将面临的,不是一时的医疗挤兑,而是长时期的挤兑。反复感染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科学界证实的事实。

不止是大家熟悉的肺部感染后的床位挤兑,还有其他的次生灾难。例如急性的脑梗、心梗,会被淹没在无数的无效120拨打中。

共存时代的次生灾难,也远严重于过去三年局部时间局部地区封控时的次生灾难。


我们在过去两三年,看到网络上大量的医生在质疑清零鼓吹共存,这和现在医护面临的极端压力局面成为了鲜明对比。医护群体明明是共存环境下受损最大的群体,他们为什么要鼓吹共存呢?

其实网络上的医乎群体,并不代表现实中的医护群体。

微博上动辄粉丝百万的医疗大V,他们的第一身份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医疗自媒体。在利益上,他们更多不是医疗打工人,而是医疗资本者。医疗打工人会为了共存付出更多的劳动付出和健康代价,而坐在办公室里的医疗资本者,会在2022年年底开始,坐看自己生意的蒸蒸日上。

而即使不是私人医疗集团的股东,作为一个有网络影响力的医疗自媒体,也会获得更多的来自自媒体的收入,就算是最底底底底层的医疗自媒体,好歹,也能受益于丁香医生这样的网络问诊平台吧?这段时间网络问诊的需求量可是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真正在一线挣扎的普通医护人员,未来是最可敬而又最大付出的一个群体。

这里引用一句知乎上看到的话

他们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我却认为是永夜前的黄昏


说回私立医院,我之前也有文章提到了他们未来的盈利路径

这里摘抄几句

有人会问了,总不好名目张胆在特殊时期涨价吧,会面临道德和监管的压力。
这你就把生意想简单了。举个例子,特殊时期推出会员制,保证您的家人在必要时绝对有床位,还能提供上门服务,只要100w哦。平时500块钱挂一个号面对小白领的医疗服务还保留且绝不涨价彰显良心,但是只有在VIP的医疗需求都满足后,剩下的部分给你们每日放号去抢。

私人医疗资本早就为了这一天摩拳擦掌了。

例如上海私人医院张强医院的院长,就一以贯之地支持共存支持张文宏

而现在这些医疗资本,即将迎来他们行业的爆发。

很遗憾,他们的行业爆发背后,是国内普通大众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发布于 2022-12-24 10:10・IP 属地广东
罗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