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真正的历史和印象中的历史完全不同。
爱新觉罗家族世代效忠明朝,和戚继光家族等卫所家族一样,是明朝正经的世袭卫所军官,历代指挥使都是明朝皇帝册封,是明朝压制东北女真的前锋。
努尔哈赤是并非嫡枝,并且因为后妈原因很早就离开了建州左卫,完全是明朝庇佑了他和幼弟,明军教会他怎么打仗。后来能够越过嫡枝继承指挥使也是因为明朝看中。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做大完全是因为他继任明朝指挥使。
努尔哈赤的幼弟舒尔哈齐是他带大的,被他杀了。努尔哈赤的嫡长子也被他杀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嫡枝礼敦系,被他吞并压制。
爱新觉罗家族之所以能当指挥使是因为朱棣睡了他们家的亲戚,朱棣封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赐姓童(佟),自此一直姓童(因为爱新觉罗比童姓更有辨识度,因此请忽视用爱新觉罗指代努尔哈赤家族)。爱新觉罗这个姓毫无疑问是后来改的。
清朝之所以能够建立,很大一个原因是爱新觉罗是明朝世袭指挥使,整个明朝卫所兵变比比皆是,世袭军官造反屡见不鲜。努尔哈赤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明朝的绝大多数官军,都是出身卫所。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义军,和明朝官军存在着阶级差异。清军入关后,一方面大力宣扬善待前明宗室抢夺继承明朝遗产。另一方面把能找到的前明宗室都杀了。
背弃祖宗、以臣伐君、背叛恩主、杀戮至亲、以庶代嫡、改祖姓氏、公开欺骗。
清朝的建立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各民族道德观念中最恶心的事。为了洗刷这些不名誉的历史,最可行的是把明朝说得更恶心。
于是,一个正常人,了解历史后会觉得清朝及其皇族就是一坨翔。而清朝统治核心京营八旗现在又依托北京混的风声水起,开始干了和祖先一样的事——拼命诋毁明朝。整个过程并不是针锋相对越辩越有理的过程。而是一方说清朝不是东西,另一方说明朝也不是东西。
这不是撕逼,而是鸡同鸭讲。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宣传合法性,仍然无法避免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仍处于分裂之中。
清朝已经灭亡,但国家自始至终没有完全统一,无论是我们还是对岸,严格意义上是无法对清朝作出盖棺定论的修史。而清朝建立之初将整个北京城的汉人或杀死或赶走,城内全是京营八旗,圈走北京周边超过70%的良田,将居住的汉人或杀死或强制奴役,导致城外大多数也是京营八旗及其包衣。
后来,革命军几路联军讨伐,兵临城下之时北京跪了。孙中山先生那一辈人为了不伤国家元气,对袁世凯进行了妥协,北京和平光复。
后来卢沟桥事变,也就在城外稍微抵抗了下,北京又跪了。
再后来,日本人投降,北京和平接收。
再后来,北京和平解放。
就这样,作为满清核心的京营八旗后代,就这么平平静静的经历了改朝换代。虽然算不上岁月静好,但相比全国绝大多数老百姓,京营八旗后人做到了薪火相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农村双轨并行,城镇户口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在相当一段时期,国有企业待遇是比政府部门好的,且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调动是无障碍的。下岗风潮波及全国,但北京作为首都,反而影响很小。后来,北京户口太值钱,导致很多驻地北京的国家单位会选择优先使用北京户口,避免解决户口难题。
以上种种,带来的后果是,排开民族属性,京营八旗后人实际上已经渗透到北京的方方面面。由于辛亥革命胜利后京营八旗担心被清算,开始了大规模改姓。又由于清朝始终贯彻旗民不通婚,京营八旗内部大量通婚,导致实际上直到现在,京营八旗后人的向心力仍然很强,因为都是三亲六戚七大姑八大姨。这就是那些京营八旗后人甚至逃回东北的京营八旗后人,为什么能在北京乃至混的风生水起的原因。
中国很大,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圈,很多政策必须一刀切,否则会分裂。因此,首都的环境就至关重要。但京营八旗后人就能一定程度上代表首都民意。
这就是清朝自建立起,直到灭亡,一直充满了人间最恶的人性,最无法直视的道德,最血淋淋的节操,但为什么为清朝说好话的声音很大。
当年两广、两湖、巴蜀,前明余部很多,由于清朝长期的歧视性政策,这三个地方反抗清朝最久。据我所知,所谓康雍乾盛世,这三个地方一直都有大规模的起义。到后来雍正不得不大规模解决圈地、土地集中问题、乾隆不得不放下身段祭拜前明忠臣,嘉庆开始不得不开始让民籍汉臣(特别与旗籍汉军、包衣分开)享受更多权力。但落后、腐朽的王朝终将灭亡。在两广革命党不断的革命、巴蜀会党为群众基础的保路运动、两湖民党为基础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然而,由于苏联和日本的介入,在江浙出身、日本留学、共产国际常委的蒋介石篡夺了领导权,并在多次内斗中发动国民党派系清洗,导致大量的国民党群众基础离心离德。两广、两湖和巴蜀,历史上都是善战善守之地,但解放过程中这三个地区没有爆发大的战役,也是因为群众基础。十大元帅里面,大家可以去数一数有多少人出自这三个地方并且先是国民党后是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