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说,是视角和心态上发生变化了。
同样是一个设计,一个新手,和一个老手完全是两种心态。
比如一张海报。
一个有自我要求的新手,会在字体设计,对齐方式,展现方式上各种扣细节,这大概就是你所谓的激情,他要把这张图搞得牛逼闪闪。
你让他评价一张图设计的怎么样,他会看字体设计的咋样,背景做的咋样,整体效果做的咋样。
一个新手甲方同样如此,很简单的一个图,他可以让你试一整天的字体大小,试好几天的版式,试好多遍的色彩搭配。
他认为的好图,一般是特效叠满,越复杂看起来越耗时的东西越好,看起来就是用时间用心了。
上面的设计师,一般觉得自己完美主义。
上面的新手甲方,一般觉得自己严谨苛求。
两种人事无巨细,任何细节把控到极致。
但这张图换到老设计手里,到了老甲方那里……
老设计会看这个图是什么用途,然后挑选重点,依次把该表达的表达,整体效果还行,就可以了。
老甲方审核这个图,也是看这个图的用途,然后看看自己想表达的有没有清晰的表达出来,整体效果还行,就可以了。
很宏观。
然后,有的人就会觉得很油,很没激情,挺能凑合。
实际上并非如此。
新手设计师觉得作品大过天,天天看的是一张海报拯救一个企业的故事,任何一个作品都是严肃的事情。
老手设计师知道设计只占整体环节里极小的一部分,好与一般(非差)之间的差异,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很多细节并于叼用。
就像盖墙,每个砖,对齐的误差在多少范围内,就属于合格,老手设计师会在这个范围内略大或者略小,总之合格就行。
新手设计师则会拿出水平仪测半天,甚至把有点稍微不合格的砖给挑出来。
实际上呢,这个墙也就是工地用来围挡的临时墙,他没有多少美观度或者严谨度的要求。
老设计看这堵墙,差不多,不出错就行了。
新设计看这堵墙,这是工地对外展示的第一个工程,必须得做漂亮!
老甲方看这堵墙,速度要快,质量不用太好,节约成本,反正预算那些,在预算内不出问题就好。
新甲方看这堵墙,一定要整齐,不要偷懒耍小九九,也不要浪费,每一块砖都要算成本。
我见过不同的新手,比如扣细节的新手。
她排一行字,嫌弃字体里的间距有点不够完美,一行字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调整间距,看得我头皮发麻。
当时项目进度很紧,应用里有个通讯录要做,其实这界面没啥做的,老板甚至直言说直接抄微信,因为用微信通讯录的人最多,用户习惯都培养好了。
会后上面那个严谨的新手设计师找到我,给我表达了她的不可思议,竟然敢这么直白的抄袭,难道一点创新都不做吗?
我见过抠细节的甲方,一个纯色底上面放四个小方块插图的图,他把底色改了两天,画框大小改了两天。
当然,还有一开始就凑合的新手。做的那东西一眼看过去就不行,让改人还不情不愿,说这就行了,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我现在是个老美工,跟老甲方合作最舒服,默契十足,效率高的一批。
老甲方也会要求效果,在一些特定图上,给我说这个很重要,要整亮眼点。我会给出甲方满意的效果。
老甲方也会凑合,告诉我这张图意思意思下就行了,不太重要,我也会给出在合格范围内的东西。
老甲方也大方,每个月给我包月的工资,让我保证他用图顺利,需要我的时候我在就行。不管这个月做多做少,主要突出一个稳。
新甲方则不同,一个副总,天天跟我一张图调来改去,这个月图要是不多,他就会想方设法让我搞几张所谓有想法的图,一个副总搞得跟个美指一样,实际上他公司的项目我看着都着急,一个电商应用,好几个月还是那小小的可怜的几个品,您能不能把精力花在别的地方去……
仔细观察下,新老设计和新老甲方,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视角的不同。
老设计也有激情,比如有时候碰到个有意思的项目或者甲方。但是他激情起来的方式可能跟新手不一样。
新手是我熬夜把这张图搞牛逼。
作为老手,我的激情是要么我去公司咱面对面速度把进度推起来?
新手做一张图:我要搞张牛逼闪闪的图,效果排第一。
请问效果怎么量化?怎么评价?怎么分级?怎样算好怎样算坏?谁说了算?谁权威?
举目四望,没有一个能看的量化标准,必然导致很多无用功。
老手做一张图:表达的都表达到位了没,表达排第一。
任何一张商业用图,都有自己的目的,只要做到表达准确,那么他更美点,或者更丑点,真的无足轻重。
事实上,很多设计以及甲方,真的真的,连最基本的正常表达都搞不清楚。
比如小区里面这张:

单看图,这图也挺好看的,高大上有档次。
审美还行吧?设计也还行吧?
渠道也是花了钱的,铺了好多小区的电梯广告,真金白银往出砸的。
但不仔细看谁特么看得出来这是个卖蛋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