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要显卡训练的吧,中国连好点的显卡都不能自主生产,这方面劣势挺大。不过,ai本身并不是什么高门槛的科技,它的原理并不复杂,现在只是一个工程学问题,解决这种明确有回报的工程学问题,一向是中国人的强项。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大语言模型首先在美国取得突破,为什么中国明明有这么多科学家,这么多科研投资,却少有突破式的科技出现,而主要是一些发展性的,改良性的工作。我的感觉是中国的科学家压力太大了,突破式的科技就像抽奖,高风险高收益,没有抽中是大概率,抽中是小概率,而在经济压力、各种帽子的压力下,中国的研究者很难承受没有抽中的后果,因而倾向于一些比较‘’实际‘’,成功率比较高的研究。就像自然选择,选择压力大了,物种会趋向单一,压力小了,才能百花齐放。就算一百个里99个是废物,还有一个可能进化成功,在新环境站稳脚跟。
当然科研机构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科研的压力是社会压力的延生。科研机构压力小了,社会上的人自然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一堆急功近利的人进去享受高福利,这样搞得好科研吗,也未必。学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