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捋一捋这几个的关系。
人品:人的品性道德,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观分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人生观: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 价值观: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生活习惯: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中积久养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这些要素之间彼此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试图分析一下:
人品是在社会道德规范下逐渐形成的。
人品从人长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中展现。
思维方式和三观互相影响。
三观在生活习惯中累积。
三观和生活习惯影响性格的形成。
三观正,思维方式科学,但不受社会道德约束,人品就有待斟酌。跟人品差的人打交道,自身的利益容易受损。
生活习惯是个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自己好的人,才会对他人好,这样就展现出了好的性格。
思维方式不好,三观就容易扭曲。
因此,在我看来,生活习惯是观察一个人的内在最直接的方式。人品是最重要的软性依据,依次是思维方式、三观、性格、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结要好,就像五边形战士。
完。
编辑于 2022-12-09 09:03・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