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内行人如何评价电视剧《对手》?

Lyons
23个点赞 👍

这部剧跟“内行”二字完全无关。

我直到现在才只看了一集,也就是第一集,然后就再也没有兴趣看下去。

所以,就以我只看过的第一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这部剧完全不内行。

第一集才看了几分钟就发现一个很外行的情节:

既然李唐是冒充警察的台湾间谍,那他最怕的就是警方调查他这个假警察,所以不应该留下任何可供警方追踪的线索。

而小偷已经看到了他的假证件上的名字和隶属单位:

如果他想不留线索,应该要回东西后直接放小偷走。

而不是像他这样把小偷绑起来后走人:

因为小偷被人发现后,肯定会有人报警,警察会来调查。

警察一听小偷说的就知道不对劲儿,真正的警察肯定会把小偷带到公安机关,而不是把他绑起来后走人。

而小偷知道李唐的假证件上的名字和隶属单位,告诉真正的警察后,警察就会发现这是个假警察。

既然是冒充警察,而且还有假证件和假警服,真警察肯定会调查。

而小偷非常清楚李唐的体貌特征和当时的行动轨迹,警察只要调周边的摄像头,就可以完全锁定李唐。

再根据不同的摄像头连续追踪,很可能一举就将李唐抓获。

而他要是放小偷走了,小偷会认为这是警察在他的哀求下法外开恩,不会怀疑他是假警察,更不会傻到报警说自己偷东西遇上了假警察。

一个长期潜伏间谍要是这个智商的话,应该早就被抓获了。

更不用说他还在现场留下了自己的“砖头笔迹“,而且那砖头上还有他的DNA,连这些可以被做同一鉴定的证据都敢留,你见过这么蠢的间谍么?


不戴手套的情况下拿砖头写字,留下自己的笔迹,然后还把带有自己的DNA的砖头留在现场,没有半点儿反侦查意识,这叫哪门子的间谍?


第一集中又一个很外行的情节:




三天找不到上线才报失?

不知道间谍是每天都要向上线报平安的么?幺鸡哪怕一天不向在台湾的上线报平台,台湾的上线也知道他出事了,还用得着幺鸡的下线在三天后报?

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报平安比以前容易多了。

以前报平安是每天晚上十点把自己家卧室的灯打开,然后在窗台上放上一盆花之类的。

现在报平安只要在某个网络论坛上用自己的帐号发特定内容就可以了,比如每天晚上十点在知乎上发一个关于美食的想法。

幺鸡一天没发想法,台湾那边就知道了,还用得着三天?

为什么冷战时美国情报机关在整体上逊色于苏联情报机关?很大程度是和这个相关的。

因为苏联的克格勃是将对外情报机关(第一总局)和反间谍机关(第二、三、四、五、六、七总局)合在一起,而美国则是对外情报机关(CIA)和反间谍机关(FBI)分立。

比如FBI抓获了一名苏联间谍,而CIA觉得这名苏联间谍对自己的海外情报工作会非常有利,于是CIA向FBI申请将这名苏联间谍逆用为自己的双重间谍。

由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机关,所以走程序的时间会很长,而间谍每天都是要以某种方式向自己的上线报平安的,一般都是以某种报警暗号的方式,比如哪一天晚上十点他家的灯没亮,就代表他出事了。

所以,在抓获间谍后,时间非常紧迫,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一定要赶在被抓获的间谍的上线发现他已经出事之前,也就是在他当天报平安的时间之前就将他策反和逆用。

所以,自然是对外情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合在一起效率更高,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单位,内部走程序要简单得多,会省下很多时间。

间谍必须每天向上线报平安的意义就在于不给敌人留出充分的策反和逆用己方人员的时间。

如果真像《对手》里这样搞的话,间谍不用天天向上线报平安,失踪三天后才由下线报失,那他们的”对手“可就太舒服了,有三天的充分时间来软硬兼施,把这名被俘的间谍策反和逆用为为自己服务的双重间谍:

这一段就更不用说了,段迎九是在审讯间谍嫌疑人,内容是涉密的,然后还在审讯室里带着手机?不知道这样会被窃听?

这部剧的灵感显然来自于韩国拍摄于2012年的电影《间谍》,主题都是把Sleepers(长期潜伏间谍)拍成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但远没有韩国的《间谍》拍得好:


你看看这海报像不像?


编辑于 2022-12-04 07:37・IP 属地北京
黄金大亨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