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郑晓龙的刑侦剧《南来北往》官宣白敬亭?
- 0 个点赞 👍
《南来北往》正在央视八套热播。
列车马上进站,汪新(白敬亭饰演)看到一个女人慌慌张张到处找着什么,他上前一问,这女人说自己的儿子丢了。
列车靠站后,汪新在站台上盯着出站的行人,他发现一个男人抱着的一个睡着的孩子,非常符合丢失男孩的特征。
汪新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去,拦在那男人的前面,那人一看是警察,抱着孩子就跑。
汪新三两下子就制服了男人,他将男人交给赶过来的其他同事,将孩子交给了那个女人。
女人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汪新解救了一个孩子,还抓住了人贩子,他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夸奖,铁路局领导还准备给汪新申请表彰。
汪新不由得心里美滋滋的。师傅马魁(丁勇岱饰演)今天休息,自己一个人就破了一个大案子,谁说我没有师傅厉害。哈哈哈。
汪新脸上喜悦的表情还没有消失,事件就发生了转变。
丢失男孩的父母报案了,这孩子和汪新找的那个男孩特征一模一样。
汪新这才发现自己被人贩子骗了。
虽然汪新也抓住了一个人贩子,但更大的人贩子团伙却还在作案。汪新垂头丧气地去找师傅马魁。
马魁说,如果我在班上,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汪新说:我怎么知道这女人不是孩子的妈妈!
马魁说,你是警察,你办事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力气。
马魁的话怼得汪新一时语塞。
汪新最初对马魁是不服的,一个坐牢十年的人会有多大的本事,我还是警校高材生呢,你马魁怎么配当我师傅。但后来的工作中,马魁的表现让汪新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对他的看法。
有一次列车上有人的新皮鞋丢了,马魁和汪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位老人言辞躲闪,死死护着怀里的一个包裹。
汪新怀疑老人有问题,他准备上去翻看老人的行李,马魁却拦住了汪新。
马魁对同一车厢的乘客说,如果有人看到了皮鞋或者提供皮鞋的有关线索,请到列车餐厅来找我。
马魁说完就拉着汪新走了。
汪新坐在餐厅里,埋怨马魁:我本来可以抓住小偷的,你这样做,如果小偷不来怎么办。汪新话音刚落,那位老人就抱着包裹找过来了。
老人说自己以为这鞋子没有人要,就帮忙收起来了。
马魁也顺着他的话,感谢他及时帮忙收起皮鞋,然后让老人回车厢。
汪新却不干了,他掏出手铐就要抓老人,老人吓得双腿直哆嗦。
马魁说:你不要得理不饶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知错就改依然是好同志。
马魁虽然执法严厉,但他懂变通讲情理,看得懂每个人行为背后的人性,不付吹灰之力就破了一个案子。汪新呢,只想执法,办事冲动,不考虑其他,在他眼里是非对错就像一和二一样不能混淆。
从这件事情,让汪新明白了,自己需要向师傅学习的地方还不少呢。
车上有一个逃票钉子户瞎子老人。老人以列车为家,列车长看到了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汪新开始也是不服气,认为这样的人不能纵容,否则别人都这样,工作还怎么开展。
马魁没有将老人赶下车,而是主动帮老人补一张票。汪新见师傅这样做,还讥笑他:你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你有好多钱帮他。
马魁却说:能帮就帮点吧。
马魁没想到,就是他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帮助他们破了一个大案。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瞎子老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鼻子特别灵。
他能够凭嗅觉闻出一个人的年龄,职业,性格,善恶。
马魁得知老人的这项能力后,主动要求拜老人为师。老人感激马魁的帮忙,也愿意帮他。
马魁十年的牢狱生涯,让他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也从一个只知道办案抓坏人的青年刑警,变成了一个老成稳重的老乘警。
马魁明白,列车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和这些人打交道,可不是一腔热血就能把事办好的,还需要智慧,需要和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
马魁学会了黑道行话,遇到抢劫土匪,他用行话与他们沟通,避免伤及无辜,最后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土匪下车后将他们制服。
汪新对马魁越来越佩服,遇到事情也愿意向马魁请教了。这次人贩子事情,马魁告诉汪新,犯错了不要紧,及时改正,将功补过。
汪新一直看不起列车上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他的理想是办成大案,让所有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但马魁告诉他:小案子也可能牵扯出大案子,作为警察,不能放过每一处细节,不能瞧不起每一个案子。
马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身为警察,智慧比蛮力重要,细节比大案重要。马魁的粗中有细,善良助人不仅帮了别人也帮了他自己。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马魁吃过苦,所以他努力给别人甜。做力所能及帮别人的事。
马魁得到的帮助也告诉我们:你只管善良,有一天, 你的付出终会回到你的身上。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发布于 2024-02-11 23:2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