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为什么有的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很落后?

秋生
180个点赞 👍

我們很發達嗎?這個我很難評價,至少在那些覺得我們不發達的外國人眼裡,我們確實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地方。

我先不和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比較,我先給大家一個數據,你們可以自行體會一下。2022年,台灣的最低月薪大概是5500元左右。

2022年,台灣的平均月薪約是9000元左右,我這些數據其實比較保守了,如果想要進一步瞭解,可以去百度一下,在此不再贅述。

在美國待過的讀者,應該能清楚中美底層服務業的收入待遇差距。國內的餐廳服務員,可能每天都疲於奔命,美國的服務員卻有多餘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把視野轉移到北歐國家,你會發現更多「不可理喻」的現象,這裡的流水線工廠不會規定工作時間為14小時,而且工作環境非常好。即使是最基礎的手工流水線,只要你願意做下去,獲得的錢比你想象中還要多。

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瑞典的文章,瑞典的工廠和我們的工廠差距「有點大」,在瑞典「進廠打工」不是網民互相貶低的詞彙,反而是業餘時間賺取外快的好途徑。瑞典的大多數流水線工廠,工作環境都比我國的工廠好很多。

在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歐美大多數工廠對於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都非常重視,因為在資本主義國家,媒體每天都在盯著各大工廠。

工廠的負責人都大氣不敢出,只要自己負責的廠區出了一件「員工過勞猝死」或是「工廠內環境惡劣導致員工患病」的事情,輿論會鋪天蓋地襲來,恨不能把這家工廠徹底「掀翻」。

瑞典的工廠老闆每天都會監督員工「按時下班」,那些高污染、高噪音的流水線上,老闆會親自監督員工穿戴防護設備,而且絕不允許任何人擅自延長工時。

畢竟,沒有人想因為一點醜聞被工會抓到把柄,最後在一片罵聲中暗淡收場。歐美國家的股市與輿論息息相關,任何有醜聞的企業的股票都會出現下跌,所以沒有公司敢冒這個險。

2020年以後,瑞典大多數企業已經實現了9小時工作制。其實這是一個保守的說法,稍微好一點的企業已經在嘗試7小時工作制了。

瑞典的招聘信息上不會重點強調「雙休」,因為在這裡大多數公司都有雙休日,這都不算「可以用來宣傳的優勢」。

美國的工作舒適程度不比瑞典,但是大多數州也開始嘗試控制工作時間長短,美國的日均工作時長是11小時,現在可能會更短一點。

在美國,較為發達的州也逐漸嘗試嚴格推行8小時工作制,雖然沒有普及,但至少讓勞動者看到了希望。

還有一點我需要重點強調,歐美國家的工會,比你想象中還要厲害。早在20世紀30年代,也就是美國經濟大蕭條剛結束的時候,美國工會的勢力就開始「突飛猛進」。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就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工會已經成為資本家最為懼怕的組織之一。

如果一家企業讓相當數量的員工感到不滿,這些員工就可以申請工會仲裁,無論結果如何,這家企業都會陷入相當持久的「官司」。而且,從羅斯福時代開始,美國政府就一直有偏向工會的態勢,這代表大多數公司在和工會打交道時都撈不到一點便宜,所以只能去切實提升員工待遇。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玩一下一部模擬遊戲:《這是警察》,遊戲里的各方勢力可以說是「非常真實」了。在這部遊戲里,最令玩家頭疼的就是「職員舉報」,我們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警察局局長,卻經常因為幾個告密者被搞得焦頭爛額,或者直接被掃地出門,足以看出美國職場的「凶險性」。

我在遊玩這部遊戲時,經常被工會起訴貪污,然後就被各種制裁,薪水獎金統統被克扣。

這部遊戲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真相:在美國,即使是政府部門的領導也不敢和下屬完全撕破臉皮,或者公然壓榨員工,更不要說那些私企的老闆。

講到這裡,你應該能想象到,美國大多數企業為什麼要給勞動者相對較好的待遇了吧?如果要打官司,對企業來說簡直就是個「無底洞」,還不如我一開始就吃點虧,稍微讓點利給員工,大家保持著面子上的和諧算了。

很可惜的是,類似的情況在我國完全反過來了。在歐美是企業小心翼翼,生怕被輿論和員工裹挾,極力避免官司。

我國的部分企業卻完全相反,因為我們沒有強有力的勞動保障組織,如果開打官司,企業只需要無休止地拖下去,往往就能拖跨對手。

在歐美各國,當一個企業選擇「拖」的時候,輿論就會開始發起攻勢,這個企業在社會上的形象很快就會變成「惡魔」,不用幾個月,可能就有人舉著牌子在工廠門口遊行示威了。

我國的優勢在於發展迅速,雖然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全方位超越老牌發達國家,但是後續的發展潛力巨大。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經濟發展受到的綜合影響程度低於西方各國,這是一點好消息。

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中國大多數人肯定還沒有過上部分「專家」口中的「比美國中產階級吃得好」的生活。

記得以前有某位學者,公然指出:「月薪2000人民幣的生活優於3000美元的生活。」這種話我不建議大家深信,權當一條參考信息,在心裡敲響一個警鐘。

我一直很厭煩一種行為,就是坐井觀天,總是覺得自己很強了,別人都不足為懼了。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已經考慮到有人會罵我,但我還是要寫,因為真話總需要有人說。

我以前寫過文章,系統地介紹我國與歐美國家的發展差異。在對比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時,我重點強調了一個事實:我們沒有任何原始積累,能達到現在的發展成果已經相當不易。

不易歸不易,但是我們不能拿著「不容易」去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

這就好像一個差生,通過努力學習最後考上了普本,本來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可他非要說那些考上重本的學生「全都不如自己」。雖然那些好學生可能起步早,或者有「課外輔導班」,但在這個只看「分數」的時代,我建議大家還是務實一點。

我說這些不是在唱衰祖國,也不是在讓大家快點跑到國外。我想說的是,我們要認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白發展任務「任重而道遠」,在未來繼續保持努力。

我為國家的高速發展感到欣喜,可是當看到一些人開始「捧殺」的時候,我的擔憂感比看到一些人「詆毀」我們時更甚。

编辑于 2023-07-30 14:17・IP 属地山东
仁勳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