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没有落泪,但看到英雄的襄阳人民为金庸先生点亮全城,我破防了。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辫证思维,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孔子,“舍身取义,信善性善”的孟子,“忠而见逐,情何以堪”的屈原,“成一家言,重于泰山”的司马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嵇康,“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的陶渊明,“笑傲王候,空怀壮气”的李白,“耿耿星河,天下千秋”的杜甫,“君子之风,流泽万古”的苏东坡,“虽死何惧,丹心汗青”的文天祥,“圣哉忍者,踏雪无痕”的曹雪芹,“肩承社稷,肝胆昆仑”的谭嗣同等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和风流人物。
我们也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发动“巫蛊之祸,有“凿壁偷光”的匡衡有了权势后打压功臣能臣,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孔融成年后提出“父母无子女无恩论”,有“锄禾日当午”的李绅居然是个残暴贪官污吏等等一大批与我们听到过的、学校里面教的完全不一样的“粉转黑”形象。
上学的时候,爱读书的应该永远占少数,逼迫着看书都不见得能有多少人坚持认认真真把一本书看完,可是有一种书叫做“金庸小说”,你只需要给他看一两页,他会一整晚不睡觉的一口气读完,尤其是男孩子。
为什么?
这个老爷爷讲的故事里,有风花雪月、有爱恨离愁、有儿女情长,也有家仇国恨、不共戴天、生离死别,也有名族大义、有舍身取义、有慷慨赴义,还有营营苟苟、道貌岸然、处心积虑,还有名山大川、奇花异草、历史疑云…
可是。
这个老爷爷让人记住最多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在这人世走一遭”“欢喜快活原只一忽儿时光,愁苦烦恼才当真是一辈子的事”“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大丈夫一言即出,就什么马也难追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哼,青天只怕也管他不着呢。明月几时爱出来,便出来,不爱出来便不出来”等等。
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老爷爷而有了侠义情节,而才能把每个历史人物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后面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