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各位宝妈还记得宝宝第一次扎针是什么样子吗?有什么医院哄娃小技巧吗?

澜渟
2个点赞 👍

到底怎么样做才能破解打针哭闹呢?


小月龄及时喂奶和抱


小娃娃打疫苗频率很高,常常一个月要去社区医院两三次。


有时候娃正睡得香,冰冷的针头就把TA戳醒了,“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先哭一顿再说吧”。


小月龄的娃其实最好“糊弄”。



哭了抱起来拍拍安抚一下,看看周围转移转移注意力,还不行就奶一顿及时哺乳安抚孩子。


大多数孩子很快就能再次平复心情亦或是睡着。


我的们家孩子在一岁前,打疫苗有时候甚至都不哭,她那个时候可能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针就已经戳完了。



有几次哭凶了我就马上抱起来喂一顿母乳哺乳,她很快就从抽泣到平静再到下来睡着了,感觉小时候真的是天使一般的存在了。


大孩子事前先告知,不要隐瞒


有些家长害怕娃不愿意去医院打针,事先就瞒着孩子,不跟他们说要去干嘛,结果到了医院门口“战争”的号角就开始拉响了…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被人无缘无故带走,然后又不告诉我们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结果到地方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八百米跑道,然后马上体育老师开始计时跑步,这该有多绝望啊!“妈妈,我真的不想跑啊!!!”



一顿操作后好了好了,好不容易让接受了要打针的事实,在排队时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哭,看着后面的小朋友闹,孩子又想哭了。


家长贴心的却说:“哎呦,这有什么怕的啊,一点也不痛的”,护士姐姐说“嗯,勇敢一点,我轻轻的哦,一点不疼哦。”


当针头戳进去的一瞬间,娃马上又哭了“说好的不疼呢!!都是骗我的!!哇!!”



等连哄带骗打完针,孩子和家长都是满头大汗,精疲力尽。


娃觉得家长欺骗了自己,家长觉得娃难搞。信任和爱顷刻“崩塌”…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坚强。


事先应该告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如果可以的话,做个事前演练,告诉孩子,“我们要去打针啦,护士姐姐会把针头戳到胳膊肉肉里面去,会有一点点疼哦,但是很快就好啦,等打完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强壮的身体啦!!”



等到真的到了医院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回顾一下之前的演练,带着TA开始慢慢适应这里的环境。


告诉孩子“等下我们先去那里再去这里,那边的护士姐姐就会给你打针咯,痛的话也可以哭出来,也可以抱着妈妈,妈妈会一直在你旁边陪着你的哦!”



接纳孩子情绪,肯定她的感受



有一次在社区医院,我见到一有个奶奶带着孙女去打针,孩子一直哭一直哭,嘴里念叨边哭边喊着“不要打针不要打针!”

奶奶耐心且认真地劝说了十来分钟,没想到小女孩越哭越凶,甚至还要逃跑,奶奶耐心慢慢被磨没磨灭了。

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她实在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了,给了小女孩身上两巴掌,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哭得更凶了,甚至有点发抖,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到最后,孩子哭累了,奶奶终于能把她架起来打针了,小女孩见到真的要打针了,又想哭还在扭再次开始哭闹挣扎,护士姐姐怕针头打歪了,对她说:“不能动,动了就给你打最痛!”小女孩被吓得一动不动,只能默默抽泣。

终于着打完了,奶奶也松了一口气,小女孩哭着被奶奶拉走了拉着哭闹的孩子出去了。



这样的场面总是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



目睹小姑娘的经历,当时我真想给小姑娘她一个拥抱。


其实孩子打针会害怕、会哭闹都是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要以需要放下大人的姿态和成见去轻易认为“打个针有没什么好怕的”。


在孩子的认知里,打针可能就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你看起来好像很害怕,是吗?来,抱抱。”



往往比一味的否定和拒绝孩子的负面情绪更管用,温暖的怀抱也会比强行抱起孩子压着打针更有效果。


我们可以大人需要做孩子的安全港湾,在孩子害怕、退缩的时候给孩子支持和力量,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TA才能一路披荆斩棘,越挫越勇!



有时候需要适当“拍马屁”


孩子打完针之后,可以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奖励.


只要孩子这次的表现比上次更好或者是完成了今天的“任务”,那都值得我们肯定,娃克服了TA的挑战,又都是一次成长了。


孩子需要我们被看到他们并且被支持着他们被肯定。






不要灌输打针的负面信息


有些长辈很喜欢说“你要是不乖就找警察叔叔抓你”,“你不听话就带你去找让医生打针”…


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警察和医生都是可怕的职业,是会对他们造成伤害的。


孩子的世界非常单纯,如果下次有事真的要去医院打针了,他们就会非常恐惧,心想到底我做错了什么,妈妈要带我去打针。


前段时间的新闻报道了四岁被拐的符建涛,因为小时候太皮了,妈妈曾说“不听话就把你卖了”,他信以为真,隐忍了14年。



有时候家长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却不小心深深伤害到了孩子…


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让孩子对医生护士等都有正面的印象,才能让孩子积极去面对打针这件事情。



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刚开始我们只希望TA能吃好睡好、健健康康的;后面孩子渐渐长大了,家长却想让她TA坚强勇敢,做一个不哭不闹的小大人…


但是,小孩子哪里有不哭不闹的呢,只不过是自己把恐惧藏起来了罢了。


成年人也会有崩溃大哭的时候,下次当孩子害怕打针哭闹的时候,不防蹲下来抱抱TA,告诉TA


“我在”

我们有一个科学孕哺、科学育儿和解决问题的社群,如果大家在孕哺育有问题的话可以群内提问或者私聊我。

群是免费的,但是谢绝广告和水聊。欢迎大家私聊我入群,一起互动交流,和千万妈妈母乳喂养,亲密养育,祝福育儿妈妈,且育且长

发布于 2022-12-28 18:45・IP 属地广东
马蕾医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