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在择业的时候,如果先把城市给圈定了,就会极大地限制找工作的空间。
尤其是当你的行业,工作类型这些因素也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的时候,那你的就业目标,就很可能只能指向非常少的几家公司了。
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例外,比如你在互联网行业里做一份典型的互联网行业的工作,那你把就业城市锁定在了北京,你的就业选择依然会有很多,因为这一行业的很多公司,本身就集中在北京。
但是,如果你的行业工作因素和城市并不匹配,比如你是学大国工匠专业的,你想从事对口工作,而你的择业目标却是一线城市的市中心,那你基本上就只能选择有限的那几家企业了。
这也是,在上海这个地方,尽管生活成本已经非常高了,某几个制造业外企在上海的各种部门,依然可以用相对比较低廉的价格吸引到一群名校博士去应聘的原因。
因为这些人首先圈定了上海城区,然后又要做本行对口工作,同时还不想屈就浪费自己的名校博士学位,那最后就只能选那几家企业了。
这可真是这些企业的用人红利。
如果你学的专业再冷门或狭窄一些,很可能在你毕业的时候,你就知道,如果想从事对口行业,那你可选的城市就那么几个。
所以,城市在大多数择业选择中,都无法放在第一位。
都只能在你先确定了其他几个大因素后,然后看看符合这些筛选条件的工作都有哪些,都在哪座城市,然后再在这些城市之中做出选择。
只有在你对其他几个因素都无所谓的情况下,才可以先从城市的层面做初步选择。
如果把我定义为一个被“五千块定律”禁锢的求职者,只能在城市里找一份五千块定律的工作,然后慢慢生活的话。
这几个城市,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广州,毕竟相对生活成本低,各种配套也都还凑合,如果想去湾区其他几个城市,也都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儿,广州居中,西边佛山江门珠海中山,东边东莞深圳惠州,去哪里都方便。
编辑于 2022-12-02 17:08・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