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枪支暴力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头号死因」,反映出美国社会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11月21日报道,美国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里程碑: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头号死因是枪支暴力。报道截图马里兰州约翰·霍...
- 139 个点赞 👍
我来说个大实话:禁枪这件事儿,在美国已经无解了。
是的,无论死多少人,无论美国球星科尔等人怎么愤怒、怎么要求改变,都只是情绪宣泄,没有实质作用。最终,美国只能像对新冠死100万躺平一样,对枪击每天死100+躺平,然后降半旗。
至于拜登、希拉里等人呼吁“站起来反对枪支游说集团”,大概率只是因为这些集团跟他们不是一个阵营——就像他们在野时也攻击特朗普躺平防疫、而自己上台后也躺平一样。
咱就先不说军火集团的既得利益了,也不说“美国人拥枪可以反对暴政”的所谓情怀了,那些大家都明白。
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买枪是刚需?
这是因为:
美国像中国一二线那样的大城市,其实只有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三座城,美国第四大城市是休斯顿,连地铁都没有,市容市貌还不如郑州,人口才230万,还没北京朝阳区(360万)人口多。
美国90%的地方,都不是中国那种人口密集、有困难找民警、警察蜀黍又抓坏人又给大妈劝架的生活方式,而是“大农村”。
这“大农村”也不全是贬义,“村民”的人均收入、GDP等指标并不低,但问题是:地广人稀、独门独户、警力覆盖严重不足。
这些“大农村”的美国人,住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的大房子里,房子面积确实大,出门还有更大的院子、甚至更更更大的农场——地方大、耍得开,是挺爽,但安全怎么保障?这种地方,不可能像中国城市小区那样门口有保安、摄像头、出门有派出所、社区里还有“朝阳大妈”,或者像中国农村那样有村委会和街坊邻居盯着。
一旦有坏人盯上你家、破门而入,你没有枪,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报警的话,等警察呼呼呼开好几公里赶过来,早就来不及了。
怎么办?要么大幅加强警力;要么只有一个办法:家家备枪,非法闯入者,射杀无罪。
这么看,美国枪支合法化,也符合国情。但问题是:你给了公民持枪的权利,就要确保他们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
——在自己家的地盘上看家护院可以持枪,但不能把枪带进大城市,更不能带进超市、学校、教堂(最近美国几起血腥惨案发生的地方);
——持枪的人要精神正常,考过执照,对社会没有怨念,最好隔一段时间就测一次TA有没有怨念;
——城市生活不需要持枪看家,就限制一下买枪自由,至少不要买长枪、只买手枪。
等等。
其实上述例子,美国都有法律规定,比如很多超市门口都写着“No firearms(禁止持枪进入)”。可问题就在这,这些规定,就算再符合逻辑,你觉得会有执行力吗?它们完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一个人对社会这一秒没有怨念,下一秒可能就有了,然后你跟他说不要带枪进超市?拜托,人家都要杀人了,还会遵守你在超市门口的一个指示牌?
这就是今天的美国国情、制度、道路——这是一套基于200年前的美国国情设计出的制度,早已不适应如今后工业化的时代了,但美国选择的道路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只能对过去的制度进行小修小补,比如制定法律,要求超市门口贴上“禁止持枪”。
看过古装戏的人都知道,凡是高喊“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是变法的阻力。但变法派的人,其实也不一定就是真正“为了天下苍生和江山社稷”,很多不过是借机攻击政敌而已。
这就是美国今天的现实:
——“拥枪派”用一堆诡辩术,比如“是人杀人、不是枪杀人”,“拥枪是为了反对暴政”等等,来维护一个明显过时了的制度,保证军火集团的既得利益;
——“禁枪派”、“控枪派”则用另一堆话术,比如“有枪就会杀人、禁了就好了”、“控制枪支范围能减少犯罪”等等,攻击“拥枪派”,目的并不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因为自己没捞到既得利益而已。
为什么我说“禁枪派”、“控枪派”也没有为人民服务?因为他们没有解决上面说的美国百姓的刚需——禁了枪,“大农村”里的人,在警力覆盖不足、离群索居的情况下,如何自保?控了枪,那些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规定,有多少执行力,去保护守法公民的安全?
这就是今天的美国国情,哪个派别都没为人民服务、也都没办法为人民服务。
发布于 2022-11-24 11:4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海牛哞眸 - 50 个点赞 👍
截至11月11日,美国已有多达280名儿童(0-11岁)和1170名青少年(12-17岁)死于枪击。
研究人员追踪了15年来儿童与枪支的有关伤害,发现约一半与不安全的枪支存放有关,一半与社区暴力有关,而后者在疫情期间有所增加。
美国每天有8名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走火事件中遭到意外枪击,这些家庭走火事件主要是指在家中发现枪支存放不当或使用不当造成的枪击事件。
美国校园枪击事件也频发。
2022年5月2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发生一起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死亡人数达21人,包括18名儿童和3名成年人。
10月24日,美国圣路易斯中央视觉与表演艺术高中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3人身亡,另有6人受伤
2018年2月14日,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中学14名学生和三名职员遇害,17人受伤。
美国平均每天有一百多人死于枪口之下,儿童和青少年是最没有反抗能力的,也成为攻击的对象。可见现在美国社会的暴戾之气已经触目惊心。
枪支暴力是美国社会的痼疾,只是将枪口对准少年儿童未免品德太过低下。中国的古话称,盗亦有道,美国连这个都没有了。
近3.3亿人口的美国,民间枪支保有量已经超过4亿支,平均每人持有不止一支枪。海量的枪支没有给美国民众带来安全,正好相反,带来的是难以承受的伤害。
民间有如此多的枪,再谈禁枪已经不可能了。政府只能限制持枪的年龄和减少重型武器流入民间。
随着美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底层民众生活越来越窘迫,极端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美国很多指标已经是西方国家中最靠后的,包括民众的医疗保障、安全、犯罪率、暴力事件等。
发布于 2022-11-23 22:0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5 个点赞 👍
单纯的枪支不是问题,单纯的大麻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吸了大麻拿枪就出门了。
吸毒拿枪可比吸毒开车狠多了。
——————
而且关于儿童问题更可悲的是啥?共存派也不告诉你,疫情产生了20多万的新冠孤儿!这些孩子可不可怜??
编辑于 2022-11-24 12:24・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周圣和 - 2 个点赞 👍
这些人根本就搞错方向了,要想禁枪光喊口号光在议会提建议压根没用,毕竟卖枪在美国关系到很多政客军火商的利益,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禁枪派里找些极端分子,隔三差五给军火商和支持枪支流通的政客的孩子家人喂上几颗子弹,这样他们才会感同身受有动力禁枪。
这不是偏激,是有事实依据的,记性不好也懒得查资料了,不知道是哪届运动会,某国交通一直很混乱,然后在举行运动会的那段时间里,总统的女儿被车撞死了,于是这才使得总统下定决心整治交通问题。
未成年问题也是这样,与其在网上骂法律有问题,不如去给制定法律的官员送个体验礼包
发布于 2022-11-24 10:1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yado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坏消息是儿童死亡率上升,好消息是人口还在快速增长。
坏消息是美国家长很担忧,好消息是很多孩子被送到美国。
坏消息是人权受到践踏,好消息是人权标准是美国定的。
in future!
发布于 2022-11-25 09:21・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老石人 - 0 个点赞 👍
克莱尔太太,您不想让孩子在学校受欺负吧?
这把柯尔特,只要59.9美元。
史密斯太太,您不想让孩子在学校受欺负吧?
这把沙鹰儿童版,只要109.9美元。
约翰逊先生,您不想让孩子放学后被堵在校门口吧?
这把AR-15青春版,只要259.9美元。
玛利亚女士,您不想孩子在毕业聚会被孤立吧?
赛里斯进口40火,感恩节特价559.9美元。
课堂上
历史老师:截止2035年,科幻电影里的核战争仍然没有爆发,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各大国都拥有核武器!
历史老师:为什么我们的校园没有暴力?
学生:因为人人持枪!
God bless America!
砰砰砰,哒哒哒哒,嗖
轰!
别笑,美国强也是因为持枪
因为这提供了广泛的常备军
败也会因此加速
发布于 2022-11-25 11:3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旅大统制齐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