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只养过一个男孩,所以,我就自己的养育经历谈一谈养育男孩。
其实,我真正正视“怎么养好一个孩子”这个问题,是在我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因为在这之前,我觉得我都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儿子一直都很阳光开朗,善良懂事,孝敬长辈,我们家的亲子关系极为融洽。孩子他爸觉得我家儿子会和我们一直这样愉快地相处下去,他不会有青春期的各种表现,哪怕有,我们也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有那么牢不可催的感情基础和亲子关系。可以说,10岁前的儿子在我们心目中几乎是完美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或事物,如果有,那肯定是暂时的,只是一个片段。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是有青春期或青春期表现的,哪怕他已经是个60多岁的小老头了。
和儿子同学妈妈聊天,同样是男孩,都有类似的感受,为什么孩子突然就变了呢?那个曾经的乖娃娃去哪里了呢?这个动不动发脾气的娃真的是我家儿子?
其实,孩子的“变”是必然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直以不变的眼光在看待孩子。我们以为他还是那个事事都需要妈妈的小男孩。其实,他在慢慢长大,学着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尝试着摆脱我们给他的保护和束缚。
其实,无论是那个小娃娃,还是正在长大的他,都需要来自父母的“尊重”。
请妈妈们都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男孩们会听足球教练的话?为什么男孩们会加入海军陆战队并服从教官的命令?”答案是:这些男性领导者对男孩们来说是一种对自己的证明。他们传达给男孩的信息是:“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会成为令我钦佩的人。”
这是我经常在看的一本书《养育男孩》封面上的一段话。作者是拥有30余年家庭关系咨询经验的艾格里奇博士,他一直相信,男孩们会通过尊重之网打量世界,他们会用对方的尊重来衡量彼此的关系。所以他建议年轻的妈妈们:如果你只能给儿子一样东西,那就给他尊重!
在这本书当中,艾格里奇博士跟读者分享了他独创的尊重话语术,告诉妈妈们该如何在跟孩子的日常交往中运用正面语言滋养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成为一位独立、有担当、有领导力的男子汉。
他的妻子萨拉多年来一直传达一句话:“如果我早点知道‘尊重效应’对儿子的积极影响,我会成为一个远比现在优秀的母亲。”
如果你养育的也是一位小男孩,我推荐你去认真研究这本书,真正掌握“尊重”的精髓。当你学会用尊重的话语去和孩子进行沟通,我相信你会拥有一个真正优秀的儿子。
如果养育的是一个女孩,其实他也有一本《养育女孩》父亲版。我买的是《养育男孩》母亲版。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