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回答

有媒体报道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有药店售价涨超 50% ,具体情况如何?

财经十一人

前言:从2019年到2022年,疫情三年经历了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到现在纷争不断,改变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病毒传播力急剧上升而病死率下降(zhuanlan.zhihu.com/p/49);2、隔离封控所带来的个人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zhihu.com/question/5285);3、宏观环境国外大部分都放开的政策(放开不等于躺平,而是采用另一种方法去对面疫情)(k.sina.com.cn/article_1);4、适当管控到层层加码所带来的人员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受阻(view.inews.qq.com/a/202);5、出口承压、消费低迷以及投资平稳带来的宏观经济压力(view.inews.qq.com/k/202);6、就医受阻、探亲受阻所带来的个人身体与心理压力等等(view.inews.qq.com/wxn/2

科学抗疫,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国家对于人民生命的保护承诺,在初期疫情严重的时候克服重重阻碍、顶住重重压力最大限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早发现早治疗、方舱医院、隔离就诊的方法成为了科学抗疫的典范,取得这些成就不应该被忽视和抹灭(cn-healthcare.com/artic)。

随着病毒变异、人民疫苗接种、以及个人养成的防护习惯,目前来说疫情出现了高度传播性、低致死率以及逐渐转为自限性的疾病(cn-healthcare.com/artic),其对于身体的危害目前来说已经降低到很小的程度,2022年11月23日张文宏、钟南山、张新礼专家最新发言都对于其性质进行了界定(163.com/dy/article/HMSO)。但是目前来说抗疫放松也考虑了包括ICU比例等,详见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2022年11月23日发布的“第一次冲击”,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这些都是国家和政府需要考虑的。

当然科学抗疫同时保证经济发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保障就业、就医、合理出行等,这也是需要考虑的经济大棋,其实抗议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大家都是无条件配合的,但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饭吃,没有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被保证的话,一切都会变得困难。如果疫情放开迟早要面对的话,不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合理抗击疫情,群众配合,人民配合,所有工作都会好开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并且加大医疗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抗疫感冒药退烧药生产和储备,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平衡科学抗疫和经济发展呢?

发布于 2022-11-24 16:22・IP 属地广东
霖霖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