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输了。至少从战略上来讲是这样。
俄罗斯对于俄乌战争的战略目标从一开始到今天,可以说一降再降,现在已经是降无可降。
从2022年2月24日到4月初,俄军的目标是彻底颠覆泽连斯基政府,扶持亲俄政府,然后吞并顿巴斯,将整个乌克兰变为俄罗斯的附庸。
所以,俄军才摆出四路出师,直扑基辅的战略姿态。

可惜,俄军先在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中失败,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控制机场,将重装备空投至基辅郊区,失去了闪击并占领基辅的机会。
这之后,俄军顿兵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坚城之下,毫无作为。俄军的后勤转运极为艰难,根本无力支持这种“全面进攻”。
所以,自去年4月俄军从基辅、哈尔科夫等地撤军后,就从“全面进攻”转为了“重点进攻”———重点进攻顿巴斯地区。
但是,俄军的重点进攻搞了半年,从4月到9月,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俄军的顿巴斯攻势从一开始的包一个大包子,再到包饺子,再到包个小馄饨。
最终,俄军用尽洪荒之力,只攻占了“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两个小镇。
连乌军在顿巴斯的防御核心“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杨斯克”的边都没摸到。

乌军在2022年9、10月发动了第一次反击,将俄军彻底逐出了库皮扬斯克、红利曼等战略要地。
再往下,就是刚结束不久的俄军“冬季攻势”,由瓦格纳集团打前锋,用囚犯堆人头战术硬推巴赫穆特。
从经济上看,俄国已经不堪重负。
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底这段时间,西方又祭出了第九轮和第十轮制裁,这令俄罗斯的制裁效果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在12月份的时候,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已经跌到谷底。一个月之后,石油和天然气依然在跌。
拿石油来看,由于欧美设定了俄罗斯油价上限,俄罗斯每天将损失1.72亿美元。
而且,在2023年2月5日之后,当其他制裁生效时,俄罗斯能源每天的损失增加到了2.8亿美元。
而众所周知,整个俄罗斯国民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收入。
目前的俄罗斯,卢布赤字已经达到3.3万亿,国库亏空,甚至连给伊朗无人机付账的钱都没有,只能用24架现役苏-35战机以货易货,给伊朗无人机付款。
京子曾说过: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句话应该改为: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原始社会般的俄罗斯。
未来,俄罗斯的经济只会越来越糟。
去年12月份,德国已经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德国自2022年8月11日起,就没有再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而天然气进口已从2022年初的55%降至零。石油进口从40%下降到零。
连德国都这样,更何况其他欧洲国家。
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占有率,无论如何都回不到2022年2月24日以前了。
即使现在投降也白搭。
经济的乏力会严重影响战场火力,自1月初以来,据美国军方和乌克兰官员透露,在俄乌前线的一些地区,俄罗斯军队的炮火强度已经下降了75%。
从军事上看,俄乌双方的军事力量正在呈现此消彼长之势。
一个小小的巴赫穆特,直至今日,俄军仍未拿下。
在武器方面,这段时间乌克兰得到的援助很丰富,包括英美德波兰各国提供的坦克、装甲车。
1月19日,英国、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丹麦、捷克、爱沙尼亚、荷兰和斯洛伐克九个国家签署《塔林宣言》,承诺对乌提供一揽子军援。
这是欧洲内部对于乌克兰最强大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将逐步得到极大的增强。
反观俄军,与乌克兰不断增强的装甲部队相比,俄罗斯的坦克已经越来越少。
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俄罗斯的坦克库存,白俄罗斯的坦克,以及俄罗斯刚生产出来的T90A和M,都已经被俄军投入战场。
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乌克兰的反坦克武器实在太多。
有个刚刚诞生的乌克兰谚语叫做:每辆俄罗斯坦克肯定会找到一个要将其击毁的乌克兰士兵。
马上进入5月,乌军的夏季反攻即将开始。俄军压力越来越大。
近日,瓦格纳集团的老大普里戈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声,要求俄军“立即停止特别军事行动”,转入就地防御,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