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闻就是典型的拉偏架。说什么丧偶式育儿,说父亲缺少家庭责任。

的确有很多父亲较少辅导孩子,做作业,洗衣做饭。但那是因为男女/夫妻是有分工的。
我举个例子。古代男耕女织,就是男女的社会分工。
请问女人是不是可以说,我在织布的时候,男人在那里不动如山?
那男人是不是也可以说,我在耕田的时候,女人在那里不动如山?
本来男耕女织是男女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这样夫妻互相依赖,家庭关系就比较融洽。但你换一种说法,说自己在做事的时候,对方不动如山。就是带着怨气在制造矛盾了。因为你隐藏了对方也为自己做事的另一半事实。
所以这种提法根本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刻意挑拨离间,制造性别/夫妻对立。
展开来说,并不是家务就只能妻子来做。家务活和挣钱,这两件事情,通常夫妻二人。各自侧重于承担一头,这样是公平的。而不是其中一人既负责挣钱又负责家务,另外一人什么也不做。
那么,大部分家庭是丈夫挣钱多。承担了家庭的主要开支。所以很多时候是丈夫拿钱给妻子用,而不是反过来妻子拿钱给丈夫用。
所以,虽然妻子洗衣做饭辅导孩子,但是往往丈夫挣得多,花的少。而妻子挣的少花的多。家庭的开支是偏向妻子的。甚至还有不少家庭是账户工资上交。包括许多家庭结婚的时候,是男方花好几百万负责买房,买车的。那这可以看作是,丈夫对妻子的劳务补贴。这就是他们隐藏没说的部分。
所以,本来好好的一件夫妻互补的事儿,说的好像男人懒惰不做事。合着男人既要负责挣钱又要负责家务,女人啥事不干就公平了呗?
女人可以说我在家貌美如花。那如果男人说我在家貌美如花,不去挣钱,你能忍?
进一步的说,这种社会分工的存在,除了男女各自擅长以外,还有敏感区的不一样。男人天生对挣钱比较敏感。而女人对家务比较敏感。举例来说,同样的脏乱程度,男人可以忍受,而女人却接受不了,要去整理一下。
再回到对孩子教育这件事儿。妻子往往对孩子的作业比较上心。但是也比较娇惯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溺爱。而父亲虽然平时不动如山,但是,在孩子无法无天的时候,他就会像警察一样,出手管教和惩戒孩子。使他不至于成为没有教养的熊孩子。
根据统计,单亲妈妈,带大的孩子,犯罪率是夫妻正常家庭孩子的8倍以上。这也是父亲的作用。
而新闻中所谓的男德班,只谈丈夫应该负责家务,却对大部分家庭男人挣的多,花的少,女人挣的少,花的多的现状忽略不计。所以是在拉偏架,加重男人负担,制造对立情绪。这种话只说一半的逻辑,跟男耕女织中,说男人不帮女人织布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