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现在马上大四了,公务员和考研怎么选?

做最好的自己
1个点赞 👍

考研、考公还是就业,仿佛是每个毕业生逃避掉的命题。

那么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怎样的顺序才能让我们更快成为那个“天选之子”呢?

小孩子才做选择,那么“成熟”的我们在这件事上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呢?考上哪个上哪个呢?

既然事实是,不能既到单位报到入职,又读研究生(非全日制除外),那么还是要有个先后顺序的!

理由一:两个考试都是独木桥,非全力以赴难以稳上!

首先看看研究生考试~~每年百万大军,还以超过10%的增长率递增,不仅毕业生在增多,还有二战、三战的勇士~~虽然感谢国家政策,高校不断扩招,看似报录比三选一左右,然而!如果真的一心考研,希望选择心仪的学校、专业甚至导师的话,这个比例可不止翻十倍!

再看公务员考试,以国考为例,疫情以来,为了稳就业,公务员招录职位和人数基本都在稳步上升,但是岗位多了,竞争的人也更多。同样在疫情之下,更多社会人士投身考公大军~~~毕竟能抵御疫情稳定收入的,公务员肯定是首位!

以前我总跟学生说,不要被报名人数吓到,里面三分之一是弃考的,三分之一是裸考的.....

从数据来看,2019~2021年报名人数是不断增加的,而弃考率却降低了~~说明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了~~


小结:两个考试竞争激烈,不宜兼顾备考

理由二:笔试时间相近,兼顾备考难度大!

从时间上看,历年考研时间比较稳定,集中在12月下旬~~

再看看公务员考试,各个省份不一样,但是由于有多省联考,所以也会有集中爆发期

以22年全国公务员招考时间看~~~一般来说,最早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部委先下手为强将拔尖人才揽入麾下,紧次其后的一般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上海、深圳等,其实也是地方政府的“抢人大战”白热化的一种表现~~

根据统计,历年国考的招考时间比较集中,10月中旬发布公告,一周左右完成报名,再11月下旬举行笔试

从这个时间来看,如果想考完国考,用一个月时间冲刺考研笔试的话,emm~~~咱就是说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几率渺茫

国考很多大神,那如果不参加国考,就参加省考能不能与考研兼顾呢?参加多省联考的省份占大多数,一般集中在4月开启,这几年比较特殊,受疫情影响,什么时候考试只能听。。。疾控的!


这时候更考研考生的心理素质,战线拉得越长,越容易松懈或者崩溃~~

小结:有意参加国考的,不建议与考研同时备考;准备省考的,可以留意本省的考试时间,但是!记得祈祷疫情,退!退!退!

理由三:年轻考公更有竞争力

众所周知,应届考研是不加分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

也就是说,本科毕业就阔以考试了,甚至你想考非全日制,还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经常看到宿管大妈、学校保安逆袭考研上岸

但是,你很少会听到哪个大爷考上公务员,毕竟人家年龄要求摆在这

以22年的国考公告为例(一般公务员考试都是这样要求的)

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再说了,从体制内的晋升提拔看,越早进入越有优势~~压线进入体制想成为上位者,机会渺渺~~

但是你60岁考完研究生,只要你有研究成果,依然可以成为专家~~年龄并不妨碍你的专业研究

理由四:应届生考公有优势

这是本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放在压轴

还是以22年国考为例

从招录职位来看,对应届毕业生是十分友好的,每年的国考都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可报考机会。近三年应届生可报的职位和招录人数都基本占到总人数的80%左右。

从考生素质来看,首先,学生年龄段都偏小,记忆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其次,学生有学习的习惯与兴趣,更容易进行备考;再次,学生的时间相对自由一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备考。

综上,个人认为,可以先考公再考研

发布于 2022-11-24 09:04・IP 属地广东
哈比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