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意识从何而来?
细胞是肯定没有意识的,演化到生物这一层面。苍蝇蚊子大概还是没有意识的,老鼠这一级应该有了吧。那最初的意识是怎么来的?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一个人从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发育,在遗传基因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裂与分化,靠近脊索背侧的外胚层细胞会逐渐加厚形成神经板,前端较宽的部分,会发育成脑和眼原基等位于头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后端则发育成脊髓,与肢体组织中的感受器、效应器相连。随着感受器和效应器的种类和数量的逐渐增多,连接两者之间的神经链路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复杂的分化方案,促使脑原基逐渐膨大,同时功能上也区分出了脑干、小脑和大脑组织。其中负责身体内部器官调节的神经链路汇聚在一起形成脑干部分,而负责平衡、肌肉调节等功能的神经链路汇聚在一起形成小脑,那些建立在这些之上的更复杂的逻辑处理所对应的神经链路聚在一起就会形成大脑的外观形态,进一步会细分形成各种的功能中枢。
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之前是按照各自的遗传信息建立起来的,神经网络虽然复杂,但也仅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处理逻辑,我们称之为本能,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意识。
发布于 2022-11-24 19:53・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冰笛 - 1 个点赞 👍
当我们说一句:他有意识。这句话时,就等同于说他具备区分能力,即能区分出我以及我的观点和世界其他事物以及其他观点不是一个整体的能力。
设想,在受精卵时期,没有意识。婴儿刚出生也没有意识,或他们当时区分我和世界的意识能力很弱,然后逐渐成长,大脑开始发育(本质是神经突触的电磁力的信号刺激)出来区分能力的,且逐渐能存储记忆,归纳记忆,又进一步迭代复刻(记忆加归纳)。
比如婴儿先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逐渐区分出妈妈和自己,逐渐又构建对妈妈的认知,都是记忆加归纳的过程。
比如幼儿投篮命中率很低,脑手联动意识性不强。长大后增加感统训练成为NBA球员,三分球都轻而易举。进入老年后,犹如拳王阿里,帕金森综合症就可以让他意识控制不住手抖。
即使自然老去,记忆力衰退,归纳能力衰退,神志逐渐涣散,我们可以称之为:意识涣散,且这个过程就如婴儿出现意识清醒的逆过程。
临终时,假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脑用久了用旧了而大脑生物性衰竭死亡,本质上就是大脑断电,或称cpu断电,用坏了,脑死亡,植物人,意识灭绝。
自此,人走完一生,意识随着神经突触的电信号通讯效率而展现强弱(眼明手快,思路深邃而清晰)
而意识过程,是不是就是一个:由生物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作为算力基础,神经突触作为算法效率基础,记忆作为算据补充的量子计算过程?
编辑于 2022-11-25 02:58・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yum - 0 个点赞 👍
谢邀!
细胞肯定是有简单意识的。
可以用离心力和聚合力来解释。
通过不断选择,比方说人类社会城市国家的形成,从单身到夫妻,从家庭,家族,部落,小镇,到城市社会,组成国家,完成从人口,公民,团体,政党,到政府的组织形态,再到国际社会的联合国,都是从简单走向复杂的演变过程。
最初的生命蛋白本身就是没有意识的。通过聚和分离,排斥组合,产生简单意识的识别功能。然后出现简单的生命,意识就完成了最初的演变。然后产生生命基因的组合,产生病毒形态的生命,再进一步发生演化过程中的升级程序,完成不同物种的演变。
凡是生命体,都是有意识的!
比方说岩石,各种自然界的天然化合物,也都具有产生生命意识的可能,只不过这种意识不同于人类生命意识这种蛋白模型。
比方说,硅化木的形成,玉石,天然矿物,宝玉石,翡翠的发育生长形成都是代表意识产生的原理具有自然属性的不同模型。
前段时间,发生博物馆古陶器长毛的现象,说明自然界的物质,都具有自动聚和分离排斥组合的自然物质电子原子核属性的选择性特征。
编辑于 2022-11-24 17:41・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现在的科技已经发现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具有感知外界和移动自己的能力,就会向食物移动,会逃离威胁。这就是说单细胞生物就有感觉,就有快感和痛感,只不过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该这样去解释而已。更多请看:贺兰山伯:从情感迈向理智
发布于 2022-12-30 11:3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0 个点赞 👍
人是不会知道意识的最初,但意识知道人是怎样产生的。
因为人是意识的寄生体,所以意识无时不在保护着人体,比如,有好多无法解释的自救行为。意识的行为,有时也会在人体内反应岀来的,比如,不满三周岁的孩子,出现高烧,抽搐的病,找不到病源,用民间的土方就能治好。也许现在的新冠也是意识或灵魂疾病。
等到人过了花甲之年后,意识成熟,人体死亡,意识就会去另维空间。
发布于 2022-12-09 18:4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方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