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沙特不当32强》
终场哨响起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梅西的表情。
不是绝望,不是痛苦,不是愤怒。
而是困惑。
我猜梅西在想:俺和劳塔罗兄弟一人进俩,沙特小黑子全场比赛就两脚射门,结果俺们咋就输了捏?
今天这篇文章,我试图把事情捋一捋,争取让梅老板死个明白。
我认为,梅西没有输给小黑子,阿根廷也没有输给沙特,只是斯卡洛尼输给了勒纳尔。
请不要误会,我是阿根廷20年队迷+梅西20年人迷,阿根廷输了我也很痛苦的好不好?你所看到的幽默感,那叫“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段子”。
不过,当我在20年前第一次看世界杯的时候,那时我坐在教室里,看身穿红衣的某亚洲劲旅被身穿黄衣的某叫不出名字的第三世界热带小黑子打成2比0,我突然在绝望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反向看球,你将体验到不一样的精彩。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有的时候,屁股稍微挪一挪,脑袋也许能学到点新东西。
不要问阿根廷为什么输给了沙特,我们要问的是,如果你是沙特主教练,如果你是沙特队员,你要怎么做,才有可能赢下阿根廷?
很多没看球的人以为,沙特逆转阿根廷,是一个龟兔赛跑的剧本:沙特龟勤劳勇敢,阿根廷兔骄兵必败。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小狐狸碰上老狐狸的剧本。
阿根廷并不能算轻敌。赛前梅西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饭要一口一口吃,赛要一场一场打。开局战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也不会轻视沙特。
从开场的排兵布阵看,阿根廷基本上尽遣主力,这个阵容和美洲杯对阵巴西最终夺冠的差不太多,除了因伤缺席世界杯的洛塞尔索。当然,你也不能指望阿根廷用血拼法国的精神头去打沙特,是吧?
然而一开场,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沙特大举压上,高位逼抢,都快过了半场了;而阿根廷龟缩防守,伺机打身后。如果不是球衣颜色和皮肤颜色,老眼昏花的我可能会把阿根廷当成沙特,把沙特当成阿根廷。
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已经注定,这场比赛不会简单。
斯卡洛尼的打法一如既往地务实:大幅减少梅西的盘带以降低体能消耗,位置锁定在前腰,当进攻发牌器用。同时两翼拉开利用场地宽度,梅西一脚妙传就能打穿对方身后。
这种打法再一次证实了,斯卡洛尼绝不是个大意轻敌的人。他不敢派太多年轻人上场,连左中场洛赛尔索的空缺都用老将戈麦斯来补,就是为了让有经验的老将控场,避免意外。但他又不敢过度透支老将的体力,尤其不敢透支梅西,于是以防反为主,让梅西传球连线劳塔罗,由后者完成最后一击。点球领先后,阿根廷仍然在试图进球,因为沙特看上去是最容易捞净胜球的对手。简而言之,斯卡洛尼不仅要赢,而且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
这一切,全部在对面教练勒纳尔的预料之中。
如果说谨小慎微的斯卡洛尼像司马懿,那么勒纳尔就是诸葛亮,直接来了一招空城计:
越位陷阱。
本届世界杯首次引进了一大黑科技:AI越位识别。
通过全场360度无死角的视频数据,AI可以实时把场上每个球员识别为一个类似“火柴人”的3D骨骼模型。识别到越位后,再把这个火柴人通过3D模型还原成一个动画虚拟人物,让所有人看个明明白白。
以往说不清道不明的“体毛级”越位,从此变成了“明察秋毫”。哪怕球已经进了,还是要经过视频裁判组的把关,越位100个也能给你吹出来。不服?不服就给你在大屏幕上用动画播一遍,什么姿势、什么部位越的位,腿还是胳膊多伸了几厘米,给你播的一清二楚。
时代进步了,吹越位都用AI了,越位进球再也不可能蒙进了。
这个信息,赛前肯定所有教练都知道。但只有勒纳尔,把信息变成了信息差。
上半场30分钟内,阿根廷打身后打出了7次越位,梅西1个单刀球被吹,劳塔罗两个单刀球被吹,整个上半场变成一部《走近足球之越位科普纪录片》。沙特后卫线齐得像刀切的一样,这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严重怀疑勒纳尔有虐待球员的倾向。
阿根廷到后来也明白过来了:这是摆明了要用造越位让我们的前锋白冲刺,耗尽我们的体力啊?
不过阿根廷人的士气倒也没受太大的打击。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造越位是个概率问题,只要失败一次,那咱可就将计就计了。上半场全被吹了,没关系,下半场我们接着来。
结果下半场一上来发现,沙特变阵了。
沙特把防线往后移了一些,诱敌深入。阿根廷试探了一下,也就将计就计往上攻了。
这肯定在勒纳尔的预料之中,他吃定了斯卡洛尼不捞点净胜球不会罢休。
谁也没想到沙特人居然留了一手反击。阿根廷放松警惕也情有可原,因为沙特人上半场连一脚射门都没有,算上中场休息,大马丁已经1个半小时没见过沙特前锋了,我觉得他可能都忘了沙特人长什么样。
结果沙特后卫一脚长传就打穿了阿根廷中场,罗梅罗没贴紧,被沙特前锋小角度打进死角。

五分钟后,阿根廷后卫解围不干净,明明已经抢下来的球又被沙特前锋抢了回去,直接抡一脚,一道弧线又搓进了死角。

阿根廷从稳赢变成惨案,只用了五分钟。
事后想想,这不科学啊,编故事都不敢这么编啊!
沙特全场总共两脚射门,两个前锋一人一脚,居然百发百中,进球效率远超梅罗。关键是这两个球进的绝对漂亮。第一个球让我遥想托雷斯当年,欧洲杯决赛雄姿英发,一记十分角贴地斩,让小将布冯原地灰飞烟灭。第二个球让我想起了姆巴佩最喜欢的姿势,左路内切,然后脚弓大力搓远角。如果把第二个球的前锋p成姆总,恐怕我是真看不出来。就凭这两个进球,沙特前锋可以吹一辈子。
落后的阿根廷只能大举压上。然后沙特全员龟缩,换下前锋,增加后防,屯兵中路,放阿根廷人打边路。
勒纳尔要的就是阿根廷打边路,因为阿根廷没有大中锋!
看到阿根廷一次次令人绝望的下底传中,看到头球攻门的竟然是梅西和小蜘蛛,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德尚每次世界杯都要带上大吉鲁,为什么索斯盖特要把英格兰练成75%进球是定位球。大中锋是杯赛开瓶器,名不虚传。没有开瓶器的阿根廷,如同狗啃乌龟壳般,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从马后炮的角度复盘,我发现阿根廷只有一个战术能稳赢不输,那就是开局偷一个点球之后苟起来摆大巴,让沙特来攻,然后打反击。但这恰恰是阿根廷最不可能采用的战术。勒纳尔太了解斯卡洛尼和阿根廷人的心理了,他料定斯卡洛尼想多赚几个净胜球,他料定德保西们心气正高,誓为梅老板夺一座大力神杯。
这场比赛,将成为足球史上的官渡之战。这不仅仅是传统足球技战术,更是信息战、心理战。如果沙特像大多数弱队一样,一上来就苟,肯定不会有逆转的可能。这也要归功于沙特球员的执行力,他们坚决执行了教练的意图,而且执行得无比完美,造越位成功率100%,射门转化率100%。无论你支持哪一方,当任何人看到大卫击败歌利亚,看到鸡蛋砸穿石头,都忍不住为弱者喝彩。
这场比赛更证明了,足球世界没有强者胜,只有胜者强。32强无弱旅,哪个不是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除了东道主是用钞能力混进来的。别拿沙特不当32强,他们现在的名字叫亚洲之光。
今夜,我为阿根廷哭泣,我更为沙特怒吼。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足球英雄。
这是我在本届世界杯写的第3篇文章,都会收录到这个专栏:
肯定不如评球的大佬们专业,不过也许能带来一点不一样的视角。
我正在写一个太空/航天主题的长篇科普作品,我把它叫做《太空三部曲》系列,这是我有生以来写过的体量最大、内容最多的科普,包括物理、天文、航天、生物各领域。第一部《逃离地球表面》,正在知乎专栏首发连载,欢迎大家踊跃试吃~
点这里可以看:逃离地球表面:从地球大炮到火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