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国家励志奖学金或省级三好学生在保研面试有很大用处吗?

0号先生
54个点赞 👍

意义不能说没有, 只能说微乎其微.

我参加过和周围人参加过的一些保研选拔,

如果是导师主导的面试(大概的优先级排序, 每个学校可能不一样, 我们是理工科):

  1. 竞赛/科研/实际工程能力评估(有一些大创竞赛论文等会好很多)
  2. 专业课基础(成绩以及你的现场对答)
  3. 出身成分(是否华五, c9, 985, 211, 双非)
  4. 绩点排名(一般看的都是学分加权成绩排名和学分加权均分)
  5. 数理基础(我们是理工科)
  6. 英语能力(别稀烂就可以, 包括46级和当场的对答, 注意, 6级高分但是口语稀烂仍然有机会被pass)
  7. 思想品德(别玉玉症, 癫狂症, 或者有其他莫名其妙的沟通方式, 正常人不会在这里卡住)

如果是学校教务处主导的选人:

  1. 出身成分
  2. 你专业的学科评估状况 (然而第五轮据说不公布了, 那么估计就只能看985/211了....)
  3. 绩点排名
  4. 英语能力

教务处主导的选人就暴力了. 先刷不是985的, 然后刷211的, 然后刷绩点不是第一第二的.......剩下的再走导师主导的流程. 相当于刷两遍. 这类学校一般都比较牛逼 (什么清北华5之类的), 不缺一两个. 所以很难逆袭.

导师主导的选拔过程, 如果你成绩稀烂但是业务能力确实强悍, 那么可能有机会.


至于奖学金和省级三好学生在保研面试的用处.........

奖学金不应该是保研人的标配吗? 另外国家励志是只有贫困生才能评选的, 所以可能反而校级奖学金更有含金量. 然而从来没见过这个东西在什么场合特别重要, 因为各校评估方式不同, 难以量化, 干脆就算了. 简历可以写上占版面, 但是长篇大论的写这种奖项就会显得你人很水.

至于三好学生, 没听过这个东西. 可能是我不够优秀, 周围人也不够优秀, 完全就没听过大学有这个评选. 不过听名字感觉可能有点用.

国家奖学金(8k那个), 这个在保研中有用. 因为每个学院也就评那么几个, 大大的含金量.

知名的奖也可以写, 什么近代科学家奖学金啊(遗憾呐, 陪跑到面试环节然后寄了....), 还有各种企业的奖学金之类的.

社会活动, 什么志愿者啊, 优秀党员团员什么的, 理工类的话还是不建议写了, 写上导师会觉得你是准备混学历然后参加选调当公务员的, 所以有这种想法的人务必在面试环节隐藏自己. 毕竟导师是要论文产出之类的.


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萌新......

还是建议优先搞这两个:

  1. 竞赛/大创/论文/专利等乱七八糟的科研/工程玩意. 注意要有具体的成果
  2. 刷成绩, 卷排名

首先, 你什么学校已经没办法了. 你不太可能遇见考上了双非但是毕业的时候学校升了双一流这种小概率事件. 所以没必要为校长操心.

其次, 上面那两类事情属于"一阶成果", 可以从0开始搞, 并且是"二阶成果"的先行条件. 比如国家奖学金, 校级奖学金, 各种乱七八糟的荣誉啊就是二阶成果. 我觉得应该没人妄想自己又没有成绩又没有竞赛就能拿到三好学生.

所以大一大二应该好好搞成绩, 搞竞赛, 发论文专利(这个大一搞不来, 最快到大二或者大三), 别人参加乱七八糟的活动浪费时间的时候就是你弯道超车的时候. 一定要有定力, 不要被当前的蝇头小利骗跑, 记住, 大的在后头呢.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如果滚的好, 你就可以大一大二绩点课外双丰收, 然后大三的时候拉开别人成绩一大截, 放心的去浪费时间参加各种二阶成果的评奖评优, 此时你就和一个资本家一样, 靠吃利息拿奖拿到手软. 同时不忘再参加一些自己心心念念的, 认为有趣有意义的竞赛. 正式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佬. 最中保研的时候会苦恼一张简历塞不下你的n阶成果而不得不学会word如何设置窄边框, 解放更多版面.........

一般来说, 滚雪球只有滚的大和滚得小的区别. 每个人都有和自己雪球大小匹配的美好前途.

然而, 如果你滚的不好, 雪球没滚上把自己滚到沟了......比如绩点没刷上去, 肯定保不了研了. 那还是建议尽早准备实习就业. 这年头考研还是不太容易, 反而早点就业似乎能赚大钱.

如果你大一大二陷入了无穷尽的局部最优解, 天天搞各种活动, 靠着线性增长率水一点点学分混奖学金的话......那么到大三的时候你就会体验到什么叫做来自高阶增长率的降维打击. 到最后别人利滚利, 玩指数级别增长率的时候, 你再醒悟就有些迟了. 好在大部分保研的人都有这个觉悟.

我是比较幸运, 大三才知道保研这个说法, 然后发现自己刚好能保研, 纯粹随机的摸到了正确的路线.


如果你现在大三.....

其实大三刚开学就基本上知道自己能不能保研了. 如果是边缘人, 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后路规划. 否则损失是很大的.

如果你能保研, 就赶紧搞明白怎么在大三上半学期尽可能利滚利, 获得更多的二阶成果, 三阶成果....拿更多的奖才是正事. 此时你的赛道其实是不拥挤的, 比如能评上国家奖学金这种1%的人才能拿到的奖项, 估计参评的也就5%左右(然而都是卷王, 其实也不容易). 下半学期, 赶紧摸清楚怎么参加各学校的夏令营. 大四开摆.

如果你可能保不了研或者绝对保不了研的话(一般加权均分拉开1分差距就基本没法追了, 每个学校情况不一致, 要看政策), 那么早点搞实习经历, 多拿几个有含金量的竞赛国奖, 找个什么华为中兴本科生能进职位混薪水, 要比你9/28之后开始准备4个月考研实在的多. 当然从大三开始直接准备考研也是绰绰有余的.

区别就是, 找工作和保研在很多事情上, 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万一你准备就业结果意外发现自己搞的加分让自己保研了呢? (比如我)

但是考研的话, 基本上是和保研/就业完全不一致的路线. 鱼与熊掌的问题. 你又是刷数学刷专业课, 又是卷绩点(考研的专业课和你大三的专业课只有一小部分重叠), 又要搞加分项目, 你有这本事, 你大一大二能被别人卷趴下?

如果要找工作的话, 要么走技术路线, 要么走销售路线, 根据同学们的情况看, 都很赚钱.

混实验室的, 有竞赛奖项的, 乱七八糟的项目参加的多的, 业务能力强悍的, 善于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 就去面试研发岗, 不会有大问题. 网课这几年, 大伙平均水平很差的, 要对自己的能力自信. 你能混实验室其实就比90%的人强了. 技术岗的缺点大概就是加班啊之类的吧.

混学生会,各种社团的, 与人打交道非常擅长的, 但是又不善于搞技术, 那么就去面试销售岗位, 薪资一样高(取决于绩效). 缺点就是微信可能会加很多很多人.

如果能保研的话, 三年之后一样面临上述问题, 不同的是你的竞争对手也整体更强大了, 你的预期工资可能也会高一些吧.

反正, 搞明白自己在干啥, 擅长干啥, 就问题不大.


文史类专业不了解国家励志奖学金或省级三好学生在保研面试有什么用, 只知道他们对于英语能力要求奇高.

发布于 2023-01-30 16:00・IP 属地陕西
NGC13009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