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退休后当群演 4 天赚 1200,成「董事长专业户」,如何看待越来越多老年人退休后找到了工作?
- 0 个点赞 👍
其本人对此回应https://b23.tv/LP6PHjf
查看全文>>
笺一一 - 802 个点赞 👍
看了新京报的报道,我觉得,魔鬼在细节里。
这是多么机缘巧合的事情啊。
咱们国家营业网点数量在2020年底是22.86万个,当然这里面包括了数量非常夸张的邮储银行,还有很分散的农村银行,但哪怕是大家熟悉的工农中建,也都是万级的营业厅。
就这么巧,刚好就在这位退休行长工作的营业厅里面取景了?
更巧的是,在其他媒体转载报道的时候,「贴心」的把这一段给删掉了。
核心放在了:
退休了,没人找了,好像就要脱离社会和主流,成为一个闲余无用之人了。
我大概能理解最近很多类似新闻的初心。
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期阵痛,最好让退休老人动起来。
要么去给带孩子,承担原本应该由社会来承担的养育问题,释放青年劳动力;要么去互助养老,承担原本国家承诺过后面好像忘记了的养老问题。
总归,余热要多散发,夕阳岁月一定要激情燃烧。
但你直接说学习隔壁日本、新加坡那种老人被迫工作,不然晚年不保,会显得有点残忍,体现不出优越性。
那就换个角度,从个人实现、从爱好发挥、从不成为闲余无用之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引导。
但这角度其实不太好拿捏。
你谈钱吧,显得太过功利,所以要强调是为了给退休生活找点精彩,坐着飞机去全国拍戏,赚的钱还不够机票钱。
你不谈钱吧,又没有促进作用,所以还是要说说4天赚1200的经济账。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正面典型,写出来了漂亮的新闻,完成了任务。
结果没想到,这年头网友不太好忽悠了。
退休行长靠着自己多年「养移体、居移气」和富裕生活堆砌出来的矍铄精神面貌,再加上「巧合」的能在自己工作过的营业厅里面取景,换来的4天1200,细品之下,其实和低收入群体可以出租闲置房或用私家车拉活来增加收入有什么区别呢?
下次还是报道姜子牙吧。
70岁出山打拼,139岁去世,又满足了发挥余热的舆论导向,又宣传了长寿美好的生活,多好。
发布于 2022-11-16 18:14・IP 属地荷兰查看全文>>
爱吃肉吧唧 - 705 个点赞 👍
这怎么说呢。
毕竟戈尔巴乔夫自1991年退休以来,共在70多部电影里扮演过戈尔巴乔夫。
退休行长出演董事长,那也算是有相关工作经验吧。
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是退休行长,他们只是普通职工退休。
如果还想再就业,就只有保安、保洁、保姆、园林绿化等工作可以选择了。
关注退休行长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退休行长在这个社会中并不具备代表性,所以无论他怎么蹦跶,也不可能探索出一条老年人就业之路来。
反倒是因为这个案例,有些骗子蠢蠢欲动。
办一个老年人演艺培训班,教老年人怎么演戏,然后说可以推荐去当演员,赚大钱。
结果老年人交了几万块钱学费,却只能去剧组充当一下群演。
关键是骗子还会说这是因为培训的不够,还要继续交钱上提高班,才有机会出演重要角色。
然后继续榨干老年人。
剧组不可能每天都有活儿给老年人,老年人也不可能跟着剧组走南闯北去拍戏。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出路,跟职场也没多大关系,这只是个夺人眼球的娱乐花边。
老年人就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新路径,创造新职业,颁布保护老年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出台鼓励企业招募老年人的减税降费和补贴政策,组织老年人互帮互助的组织,提供老年人可以从事的公益岗位。
而不是去找一些退休行长再就业,明星夕阳红,企业家80岁在董事长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新闻,来得出越来越多老年人退休后依然有工作的结论。
不要关注行长,要关注人民。
发布于 2022-11-16 11:3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无良HR - 15 个点赞 👍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老年人退休后找到了工作?
我只想用“呵呵”两个字给予回应。
银行行长退休后当群演4天赚1200他称早早筹划退休生活,圆了作家和表演梦。
这哪里是什么老年人找到工作,这明明是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圆了年轻时候的梦想。
能退休的老人,有退休工资,有医疗保险,大多晚年过得就算称不上富足,也不用为钱犯愁,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退休生活多姿多彩起来,他们不用找工作,只是消磨时间。
而没有退休一说的老人,比较大的群体是农民工,没有退休金,可能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限,看病仍有较大负担,他们想找工作,但是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就像此前知乎热榜上的一个话题,大龄农民工是要被清退的,想要继续工作还要去染发和伪装的更年期,真的是没有点化妆的技术,工地的工作都干不了了。
那位说,他们为啥不像题目中这位一样去做群演呢?
如果真的能4 天赚 1200,我相信那些农民工抢着去干,可真的是那么容易就能赚到的吗?
人家退休之前是银行支行行长,那圈子和人脉岂是农民工可比,又是跟明星同框,又是写书的,一般人真的比不了。
所以说,总体来看,还是找不到工作的占大多数,那些玩票形式的也不用算在找到工作的里面,毕竟他们找到的不是工作,而是乐趣。
编辑于 2022-11-16 15:4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焚香抚琴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ane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旗漫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平安语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狼外婆的守护者 - 0 个点赞 👍
很多人在心里一直认为,等到退了休之后就可以过上清闲的日子了,可是等到真正退休了,却选择了继续兼职,这些老年朋友都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结婚或者生育较晚
有些老年朋友虽然到了退休的年龄,孩子还在读书还没走入社会,不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还需父母的大力支持,而退休金不足以支撑孩子各方面开销。
朋友小静结婚不算晚,因为和前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所以选择了二婚,和前夫所生的老大也开始工作了,并不用她操心经济问题,
但是和现任所生的孩子还在读初中,所以她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而实际上还不能真正做到可以退休,微薄的收入不能支撑孩子成长所需,只能继续工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是权利也是义务,小静因为有了新的情感生活而选择了二胎,她感受到了新的快乐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责任,
继续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在她的人生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还需继续工作,透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和决定,累并快乐着。
二、对经济上的需求较大,多挣才能多花
有些老年朋友虽然已经退休,退休金也足够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但是由于对于生活方式的更高要求,所以选择继续工作。
朋友小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原工作单位岗位一直不错,她和公司老板是老同学,老板也一直信任和满意其工作能力,所以希望她能继续任职,
小丽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质量,她并不止满足于一日三餐过于简单的生活,喜欢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学习、娱乐和旅游从未间断过,
所以小丽很乐意继续工作下去,工作可以实现她精神上的愉悦感,也可以支撑她旅行和各种娱乐开销。
像小丽这样的老年朋友之所以会选择退休后继续工作,是因为他们还未做好真正退休的准备,如果不工作会产生一种失落情绪,或者会丧失一种存在感,
他们还没有勇气去过那种清淡、平静、波澜不惊的生活,还没做好从人群之中隐匿下来,他们受不了那种被人遗忘的感觉。
他们只有在工作岗位上才能体味着一种自信、一种能力的被肯定感,如果不继续工作,那种空虚和寂寞便不期而遇。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从容应对退休生活是另一种能力的体现。
三、不想面对家中繁琐的事情
有些老年朋友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或有老或有小,或两者均有,小的需要帮忙带,老的正等着你去照顾,
如果只是单纯做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关键是有些更老的老年人真的很难伺候,面对他们的絮絮叨叨,累身更累心,
依赖性太强的老年长辈,如果让他们知道你退休了,便会开始安排你的日常,让你无理由脱身,久而久之身心俱疲,所谓的退休生活便会过得一塌糊涂……
朋友小琴终于迎來了可以退休的年龄,她本来以为可以过一过清闲的日子,
哪知道她退休的消息被其年迈的母亲知道后,便对小琴说,你退休了正好可以来照顾我了,在外请保姆太麻烦,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总感觉别扭,哪里有你我娘俩熟捞!
照顾母亲的日子一久,小琴发现她正逐渐失去自己喜欢的生活,每天的时间都被母亲安排来安排去,这种感觉让她苦不堪言,
当面对强势的母亲之时,如果直接拒绝又害怕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除了忍耐她无计可施。
无奈的小琴向好友倾诉,好友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可以找借口出去上班,或许可以回避母亲的控制,
不久之后,小琴以家里开销出现入不敷出为由,找到一家公司就职,终于暂时摆脱了母亲的操控,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有很多老年朋友也会遇上类似的困扰,在面对性格强势的亲人之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或许上班真不失成为一个解决的方案。
四、为了补贴子女而选择继续工作
有些老年朋友在年轻的时候,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经意地把孩子培养成为了巨婴,
长大后的孩子虽然也工作了,但是只要一遇上困难就会伸手向父母要,而父母那颗“慈爱”之心始终无法关闭,必然会不停地伸出援手。
朋友小辉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她知道她那点退休工资只够她一个人的生活所需,
儿子已经娶了媳妇也生了孩子,媳妇因为要带孩子无法出去正常上班,儿子的收入也经常捉襟见肘,无法支撑所有开销,
退休之前小辉和老伴就经常接济儿子一家,现在虽然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不能实现真正的退休,还要继续找事做。
现实中像小辉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现在的年轻人想要结婚,房子车子票子都少不了,而这样巨大的开销单靠他们自己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父母只能把多年积蓄捐出来,助力下一辈人成就婚姻大事,
而在有了孙字辈后,用钱的地方就更多了,父母很难选择袖手旁观,即便是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也不敢轻易放弃工作。
结语
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龄却又还在工作,第一、第二种情况是源于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而第三、第四种情况多少有些被动,一个是为了逃避被控制,一个是不敢选择退休。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无法控制的东西,就算是退休也不例外,有的人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有的人还得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状态,原因各不相同,数第四种最为心酸。
END(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布于 2022-11-18 17:32・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实战专家鲍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