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如何看待作家刘震云评价「文学作品烂尾现象是缺乏思想力量」?有哪些你认为可惜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

宋词
155个点赞 👍

纵观近年来海内外烂尾的知名作品……

有作者太肝把健康搞崩了,有作者沉迷麻将,有作者沉迷舰娘,有作者沉迷卖腐,有作者跟不上合约的更新频率开始瞎编,有作者原本有令人惊艳且震撼的结局但因为销量太好不想跟钱过不去开始水剧情……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资本、市场和监管审查这三座大山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我非常赞成刘震云老师的看法:哲学性和精炼的认知高度决定了一个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还是商业娱乐作品的核心关键,而近年来前者越来越少了。但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觉得出在文学是一个反市场的产品。一个作品的文学性/哲学性/认知高度,跟它消耗的时间、体能或者作者内心的“灵魂”/“疼痛”是成正比的,但往往跟收益成反比。所以,太专注于追求思想内核、认知高度的作家,往往有两个结局:

其一,因为机会成本太大,入不敷出,饿死或转行了;

其二,少部分幸运的作家凭借有思想/哲学性的作品脱颖而出、收获了赞誉和关注度,那么对他来说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做法是转向更新频率/长度/商业化,而不是继续深耕哲学性文学性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任何一个学科的生存,都有来自两个渠道的燃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能拿官家俸禄;在民众层面大受欢迎,能吃商业红利。比如说造舰造火箭,就纯粹是前者;影视艺术,就基本是后者。

纯文学是个很尴尬的东西。思想高度是人类文明巨塔的重要砖石,但又没那么必不可少;市场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喜欢(比如我),但只要牺牲掉文学性/哲学性把它变成纯粹的商业娱乐,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产品,代价是丢掉它最内核最宝贵的东西。

二者兼存的作品/作家,这个比例,嗯……跟我抽卡的时候满天蓝球里出现一颗金球差不多吧QAQ

编辑于 2022-11-15 10:59・IP 属地山东
猫球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