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 11 月 4 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182个点赞 👍

我个人对中德关系持谨慎乐观态度,前几天欧盟召开了一个内部闭门会议讨论对华关系问题,与会者甚至不允许带手机。会后各国表态都相当强硬,只有匈牙利表示明确反对对华强硬,而就是这个朔尔茨,表态十分的暧昧。

朔尔茨说得很圆滑,表示对华脱钩不现实,但是也不反对“寻找更多合作伙伴的建议”,属于是模棱两可准备把这事儿糊弄过去。相反其它除了匈牙利的欧盟国家表态都很干脆,特别是另一个欧盟核心法国,整体上欧盟是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


因此我认为朔尔茨此次访华能够取得的成果有限,中欧关系在未来整体是下滑趋势。朔尔茨带领的德国本身也要受到欧洲相当大的掣肘,否则朔尔茨也不必把话说得这么委婉,大可以拍着桌子臭骂马克龙是个蠢货,而不是跟个小媳妇儿似的委委屈屈的表示少数服从多数。


法国当然已经破罐子破摔,就法国现在这个德性,对华关上大门才是最好的,实际上他们也准备这么干,前段时间法国已经明确表示不再在中国制造标致和雪铁龙汽车,以后只会以整车进口的形式参与中国市场。问题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爆发增长之中,这种退缩态度十分耐人寻味,花了大价钱建起标致和雪铁龙生产线的东风气得吐血,也没有办法。


法国这种做法当然也很正常:再不关闭市场,法国就得彻底沦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倾销地。


贸易保护主义本身就是工业弱国面对工业强国的无奈之举,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工业,法国现在对华能够谈得上有竞争力的只剩下个空客,此时不保护更待何时?


德国则不同,好歹还有大众宝马奔驰三家还撑着,化工产业也没法跟中国脱钩,实际上最近两年BBA三家在华销量还不错,汽车消费长期来看还是在升级中,豪华车销量在增长。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繁荣,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离不开中国市场,哪怕被比亚迪骑脸输出也必须要守住这一块。


这就是朔尔茨说软话的原因。


具体分析可以去我的公众号看,搜索“龙牙的一座山”关注即可,每七天一次全面一点的热点点评。关于欧洲这个方向,大背景还是去工业化与高福利的矛盾,这里展开写不大方便。




但是德国受欧洲掣肘也很明显。


德国毕竟很依赖欧盟本土产业链,国土又搬不走,自己那么多产业工人和企业怎么办?


欧洲,包括英国在内,我的话说就是:达则自由贸易,穷则贸易保护。灵活双标是欧洲老贵族范儿,只要对自己有利,打脸算什么?从大清开始他们就这么办的,丝绸陶瓷大量赚取欧洲顺差的时候打都要打到你接受鸦片进口平抑顺差,到了你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时候又打到你开放通商。


现代一样是这样:你改革开放之处工业基础薄弱,找你的时候就是自由通商,指责你市场不开放;你工业品强大起来就吵着要“寻找更多贸易伙伴”了。


德国现在不说硬话,耍滑头两面糊弄,还不是因为手里还有拿的出手的产品,否则他圆滑个屁。


因此我不觉得朔尔茨访华有多大实际意义,也只是拖延时间,赚走能在中国赚的最后一桶金。想办法说服中国尽快少占据德国市场、多开放自己市场而已,都是那些老话,加一点“欧盟内部唯一伙伴”的新料,以自己欧盟大国身份,抓住中国不愿意彻底放弃欧盟市场的心理,为德国争取更多利益。


关键就是这个“抓住中国心理”。


中国当然不会放弃欧盟市场,开玩笑呢,欧盟从2000年左右占据世界GDP高达20%以上,到今天占比不足10%,这是什么?


这是大肥羊。


GDP急剧下滑的背后是消费市场出现巨大空缺,傻子才不要呢,制造业衰退以后谁来提供商品?当然是世界工厂啊。


德国在欧盟里毕竟举足轻重,朔尔茨心里想的手里拿的,就是这个筹码。


所以我不看好他此次访华,我认为我们大概不会让太多利,朔尔茨拿不到他想要的。

发布于 2022-10-29 09:36・IP 属地四川
龙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