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倒了,中国的压力肯定骤增。但中国绝不是俄罗斯,台湾也绝不是乌克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才算俄罗斯倒了?是承认战败?是普京下台?还是俄罗斯再度解体?
先说承认战败,目前看来还不大可能。因为俄罗斯已经骑虎难下了,有价值的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拿下,包括吞并和消化卢、顿两州,继续扩大战略缓冲地带,封锁乌克兰的黑海出海口,包围基辅迫使乌克兰屈服,在新占领的国土上形成稳定的防线等。
如果这时候主动认怂,那支持普京的国内强硬派第一个就不答应,反普京的国内势力再一拥而上,普京顿时就成了里外不是人!还真有可能步一战时沙皇的后尘了:被逼下台,以及下台后惨遭清算(沙皇全家都被枪决了)。所以仗打到这份儿上,无论怎样也只能硬挺下去了。
更何况,即便现在选择退让,俄罗斯手上没有可以谈判的筹码:缺乏战果,没什么能够反制西方,能源终归可以替代。美国在没有好处或被制约的情形下,也不可能答应全面解除制裁,反而只可能把制裁当作紧箍咒,从此更被美国任意拿捏了。所以承认战败的唯一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那么逼普京下台呢?这与承认战败的不同在于,战败是普京主动求和,下台是普京被人推翻。所以也只能借助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了。然而普京毕竟克格勃出身,又已统治俄罗斯长达二十年之久,有实力的反对派早就被清洗了。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十分单一,莫斯科的地位又过于突出(唯一千万级人口的超级都市,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唯一交通枢纽),粮食能源都完全无虞,超大面积国土还净是荒漠,手上更有足以匹敌美国的核武。事实上想掌控这样的国家,要远比庞大的中美容易得多。
更何况,支持普京的民族主义者、乃至整个俄罗斯的百年国运,其实都已经和普京发动的俄乌战争深度绑定了。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人去认真区别俄罗斯人民、俄罗斯反对派和俄罗斯国家的差异。目前的俄罗斯已抽象成一个符号,只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而如果俄罗斯再度解体呢?那事情可就真的闹大了,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国际局势!况且,俄罗斯解体与苏联解体相比,毕竟还有着深刻而本质的不同:
首先,俄罗斯虽然名义上属于联邦制,却是地道的民族国家,而苏联则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上的多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目前俄罗斯本族的占比已超过77%,趋向单一民族的国家凝聚力也更强。
其次,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本身是由多个国家自愿加入,同样也是可以自愿退出的。因此历史上的苏联解体,是在完全依法的过程中和平实现的。而俄罗斯要解体,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若局部企图强行脱离,莫斯科就能合法动武,难度系数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再次,当年的苏联解体是民心所向的水到渠成,所有独立的国家都痛恨苏联时代的专制统治,都是奔着民族从此自治的美好憧憬去的。但解体后最起码是俄罗斯,已充分领教了西方的忽悠本领,又遭受过休克疗法的经济阵痛。若再一次面临解体,民意恐怕就没那么好煽动了。
最后,苏联解体的时候,毕竟还有最大的亲儿子可以交接。核手提箱、苏军指挥系统、大部分的核弹头,都让俄罗斯给直接继承了,这样才能确保核安全的顺利过渡。可等到俄罗斯要解体,却没有足够大的组织能完整承担了(核按钮在莫斯科,核潜艇在北冰洋),整个人类都恐将陷入核扩散的高风险中。
这个道理美国也不是不明白:若真控制不住核弹头,俄罗斯只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城市,具备战略价值。而欧美脆弱而繁华的世界级大都市,可实在太多了。天底下从来都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若真走到那一步,“如果俄罗斯都没有了,那还要世界干什么?”恐怕就一语成谶了。所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谁都不敢把俄罗斯逼得太狠。俄罗斯再度解体的可能性,目前估计还不太现实。
再回到本文的最初提问:或许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俄罗斯倒下会怎样,而只是真关心俄罗斯倒下后,中国的处境会怎样吧?
那将是更加难以预料的复杂局面,谁也不敢妄加揣测的。但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国与俄罗斯到底有什么根本区别呢?这还是比较容易分析得出来:
国力:中国的综合国力绝不是俄罗斯所能比拟的。其实全球已经步入到中美两强争霸的格局,包括GDP、科技、军事、工业、市场、信息产业、受教育人口、温带国土面积,中美都是世界上绝对的前两名,且与其它所有国家都不处在同一个等级,完全没有可比性。
俄罗斯在上述这些现代化的硬指标中,仅军力中的核武器勉强位列前三,其余各项都在前五、乃至十名开外。我国舆论总是习惯于把俄罗斯渲染成世界三强之一,是美国早就识破的韬晦之计,只是骄傲的俄罗斯自己倒有些信了。
历史:俄罗斯与欧洲各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与现实矛盾,英国最怕欧洲大陆的团结,千年不变地充当着幕后的挑唆者。法德既与俄罗斯有过世纪大战(拿破仑和希特勒),又担心拉俄罗斯入伙,会影响自己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东欧都饱受过苏联的集权统治,更害怕法德以出卖东欧小国利益为前提,和俄罗斯实现私下媾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
所以美国正是看准了,这才长袖善舞地,把俄罗斯威胁论用到极致,令整个欧洲都空前一致地仇视和孤立俄罗斯,可拿着同样这套把戏放在中国身上,效果可就大相径庭了。中国威胁论很难在欧洲引起广泛而真实的共鸣,光靠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又不能真的当饭吃。
海权:俄罗斯苦苦追求几个世纪的温带出海口,至今都还一无所获:北方舰队位于北冰洋内,一年就没几个月可以出海的。太平洋和波罗的海同样无法四季航行,且又被日韩、北欧和英德,控制在相应的内海中。只有黑海是唯一的常年温水港,却又偏偏是个内海中的内海:先被土耳其封锁在了黑海内,目前身边又多出个敌对的乌克兰,出了黑海还要面对地中海的英、法、意三大西方海军。况且这四大海军基地,还均被隔离在欧亚大陆的各个犄角旮旯里,彼此间根本谈不上相互支援。
而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且完全连在一起,便于相互支援。又是清一色的温水港,除小小的台湾岛外,都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首都虽然靠海不远,却还额外获得了辽东和胶东半岛的两翼保护。只要自身的海军实力足够强,什么第一、第二岛链的封锁,都是吓唬人的扯淡。即便是世界海权霸主的美国,也同样阻挡不了中国成为海权国家的。
陆权:俄罗斯名义上陆地面积世界第一,其陆权状况也同样堪忧,因为俄罗斯占据的都是没人要的苦寒之地。整个北方都是冰天雪地的北冰洋,东南方向与中国大量接壤,中间隔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无人区,俄罗斯远东永远都处于这种鞭长莫及的半游离状态。中南方向是中亚五国,均为经济落后的内陆国,同样把俄罗斯堵得没有任何出路。
只有西南方向,才算俄罗斯与全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俄罗斯从欧美进口产品和技术,向欧洲输送能源和资源,全靠这个方向的吞吐。整个西南方向包括:一、早就势同水火的波罗的海三国,二、目前正打得不可开交的乌克兰,三、还有就是现在唯一亲俄的白俄罗斯。尤其令俄罗斯感到恐惧的是,这个方向的欧洲大陆全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直到莫斯科脚下都没有任何地理屏障以资防守。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看,自己在陆权方向也被勒得快要窒息了,俄乌战争势必爆发。
中国的陆地邻国比俄罗斯还要多,但能对中国造成实质性威胁的却不多。北方是俄罗斯影响力微弱的远东地区,唯一有点活力的滨海地带,还被中国东北经济严重同化。西方同样是经济落后的中亚五国,还被广袤的新疆与内地隔开,根本就触及不到中国的本部。西南方向的邻国最多,却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及世界地理最复杂的横断山脉所分别阻隔。大国印度只能啃我国在藏南的鞋底,中国却可以轻易威胁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纵观整个中国大陆,能够从陆上入侵威胁的仅两个方向:东北的韩国和西南的越南。
越南早在自卫还击战中就教训过了,同时距离中国核心区域毕竟较远,历史上就属癣疥之疾。不过越南同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本来还有挑战我南海主权的威胁。只是近年来中国海军的飞跃发展,外加南海中心的人造岛屿,这种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而剩下来的韩国如果从陆地入侵,就只能从东北绕行,还须攻克天堑山海关,更何况与中国之间还隔着战略缓冲国朝鲜呢!如果从海路入侵,不仅有辽东、胶东半岛的保护,进入纯属中国内海的渤海湾后,就更是自寻死路了。
资源:或许中国什么都比俄罗斯强,但是资源总不如俄罗斯丰富吧?其实我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的资源,主要就是大豆、铁矿石、天然气和石油这四项大宗商品。
首先,大豆主要作为饲料之用的,也就是说都拿来增产中国的猪肉和鸡肉的。实在没有了,不过就少吃些肉。中国小麦、大米等主粮的本土年满足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另外还有大约两年产量的国家粮食战略储备,足以保证绝不会因大豆断供,而导致国内饥荒的。
其次,铁矿石之所以高度依赖进口,并不是中国缺乏铁矿储量,而是缺乏富铁矿。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廉价富铁矿可以敞开供应,干嘛还和自己的贫铁矿较劲呢?一旦发生战争,铁矿进口来源受阻,国内铁矿石也能满足需求,只是开采成本要高得多,但打起仗来还能在乎这点儿成本吗?另外中国大约于2035年左右,就能达到人均15吨的钢铁蓄积量,以后将利用废旧钢铁的再循环,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度降低。
另外,天然气对中国其实是可有可无的,目前主要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和冬季采暖。而且天然气有相当比例(接近40%)从俄罗斯和中亚的西北陆地管道输送,即便发生东南方向的海运封锁,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断供的。另外中国天然气的国产化比例是55%,也比石油强得多。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去烧煤嘛,中国的煤储量绝对管够,唯一的副作用就是雾霾。反正都已全面战争了,谁还会在乎雾不雾霾的呢?
(换个角度讲,西方一直都在渲染中国的雾霾问题,其实就是在逼迫我们也全面采用石油和天然气发电和取暖,这样能源就更高度依赖海运进口了,也就更容易被西方海权所控制了)
最后,中国目前唯一的麻烦仍是石油:自产率尚不足三分之一,且也仅仅实现了三个月的石油战略储备(目标也不过才6个月)。为此,中国建立了更为庞大而长期的综合应对措施:
接下来,需要从石油的出和入这两个方向进行分析:首先是“出”,石油作为能源可以利用的地方有哪些呢?无外乎军用、民用航空、民用车辆和发电。
军用石油肯定是最优先保障的,目前每年军事上的用量大约一千万吨。而中国本土的石油年产量,相对于六亿多吨的总用量的确有些寒酸,但毕竟还是在每年两亿吨左右徘徊的。所以国产原油支撑军用是完全够用的,根本不必担心。咱们好歹也比当年的日本强多啦!现代战争不会有庞大的地面部队用油了,主要就是各型飞机和海军常规舰艇,未来的航母和潜艇也势必往核动力方向发展。
民航是民用石油的一个重要项目,最麻烦是还没有不烧油的替代技术。因此中国的思路就是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在短途的跨省出行上,高铁基本就把民航给取代了,为中远途的国内旅行也提供了足够有竞争力的备选方式。仅仅国际航班还必须依赖石油,这样民航的用油压力就大幅减轻了。而驱动高铁依靠的是电,可采用煤炭、天然气、水利、风力、光伏、核能等多种方式发电,从此不再单纯依赖石油了。
民用车辆是民用石油的最大项目,而我国的想法还是同样的,即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目前在电动车的基础领域内,中国在电池制造、电传控制和互联网建设等诸方面,均实现了全球主导地位。美国仅特斯拉一枝独秀,而中国则呈现出比亚迪、埃安、吉利、小米、蔚来、小鹏、欧拉、五菱等群雄并起的繁荣格局,日、欧都已经全面落伍了。只是目前电动车的保有量刚超过一千万辆,距离全国所有机动车4亿辆的总保有量,占比还微不足道。所以未来推广电动车的道路还很漫长。
发电,是中国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为高铁和电动车提供零排放的能源,而且是现代通讯及所有自动化设备的唯一能源。发电需要从发电方式和电力传输这两个方面分析:
目前最主要推广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利、风力和光伏,不仅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还是全程零排放的最环保发电方式。中国一直都是世界水利资源第一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世界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横断山脉(占全球水利资源60%以上),剩余的也大部分集中在大西南。以前由于技术和资金的不足,建设周期还超长,很难充分地加以利用,如今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另外,内蒙、新疆和沿海还拥有着丰富的天然风力资源,目前中国的风力发电规模占据世界第二。虽然我国光伏发电的条件并不十分优越,但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却一直处于全球第一。上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如今已经达到44%的份额了(水电16%,风力14%,光伏14%)。未来的规划是到2060年,达到70%。
至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中国有取之不尽的煤炭资源,虽然因环保问题被尽量限制,却仍是一个战略能源的有效备份。中国核反应堆技术同样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但对核能发电一直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并没有大力推广。天然气发电倒是很环保,只是有相当比例需要依赖进口。目前的政策是进口的能用就先着用吧。我国火电燃料格局还是以煤炭为主,天然气为辅,燃油发电的比例极低。所以石油在中国,基本是轮不到用来发电的。
最后简单说一下电力传输,由于国内的天然气自产和管道进口都在大西部,水电集中在西南,风力和光伏也大量在北方,煤炭资源主要在北方和西北。总之,就是全部位于西北两个方向,而中国的用电大户,又偏偏大多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方向。把这么多燃料都运过去再发电,不仅额外增加运输负担,对东南的环保也产生巨大的压力。理想的方案是在西北就地发电,再将电力零排放地输送到东南。但这必须依赖特高压输电技术才能实现,而中国恰好又是世界上解决这个难题的唯一国家。
至于石油“进”的方向,我国采用以下四种措施以降低风险:
第一,石油进口多元化,没有任何国家超过20%的份额,避免某个国家一旦意外,对整体石油供应影响过大。2021年最新进口比例是:沙特17%,俄罗斯16%,伊拉克11%,阿曼9%,安哥拉8%,阿联酋6%,巴西6%,科威特6%,马来西亚4%。
第二,石油进口尽量集中在陆地管道、海湾国家和非洲。陆地管道不受海运的影响,而海湾国家和非洲,只要能获得临近印度洋的制海权,发生海上冲突时的影响就尽量可控。目前中国已完全掌握住整个南海,再延伸到印度洋也相对容易。另外还可以从巴基斯坦上岸,用管道直接输送到新疆,以及打通泰国的克拉运河,以避开马六甲海峡的规划。还有就是控制住印度洋和南海,更是把日韩的石油供应线也攥在手上,必要时可实施有效的反制。
第三,不是按照每年国产石油的需求缺口,以进口相应的石油补充,而是尽可能多地进口,以增加国家石油的战略储备:
2017年自产1.92亿吨,进口4.20亿吨,加工5.68亿吨,结余0.44亿吨;
2018年自产1.89亿吨,进口4.62亿吨,加工6.04亿吨,结余0.47亿吨;
2019年自产1.91亿吨,进口5.06亿吨,加工6.52亿吨,结余0.45亿吨;
2020年自产1.95亿吨,进口5.42亿吨,加工6.74亿吨,结余0.63亿吨;
2021年自产1.99亿吨,进口5.13亿吨,加工7.04亿吨,结余0.08亿吨。
2022年自产超过2亿吨,进口和加工都是6亿多吨,结余预计在1.5亿吨以上。
不含2022的近五年,进口石油一共结余2.07亿吨。而且这还是相对于原油加工量的结余,并非原油的实际消耗量。原油加工后,还可转换成各种燃油和化工原料继续储存。
第四,减轻石油压力的最主要方式,还是提高国产化率,目前仍在持续开拓本土油田。相对于石油资源丰富的美国和俄罗斯,中国大陆的确算是个贫油国了。但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大陆架,近海石油资源却异常丰富。以前是缺乏技术和资金,近海石油开采难度太大。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规模,年产原油已超过6000万吨。
另外,虽然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已经很有限了,但又陆续在新疆和四川发现了更大规模的油气田,这样长期保持稳定的本土石油产量是可预期的。尽管中国传统的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但页岩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美,页岩气储量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是未来备而不用的能源储备。
最后总结一下资源状况:中国资源的确不如美国和俄罗斯那么富足,但也绝非德国、日本这些中型国家可以随便媲美的。目前的状况就是:虽不充裕但够用,少量风险也尽可能去化解了。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出来,即便俄罗斯倒下了,远比俄罗斯综合实力强大的中国,也绝不是让美西方可以任意拿捏的弱小国家。目前美西方除直接参战外,已然将所有的和平打击手段都用到了极致,仍然没有获得俄罗斯的丝毫屈服。更何况,他们能把同样手段也用在中国身上吗?仅举个例子吧:
台湾距中国大陆仅一百多公里,我国如今的海空力量和远程打击能力,足以完全封锁住整个岛屿。就连世界海军第一的美国,1500公里内都没有什么海空基地。即便有(目前仅有一个冲绳),也会被解放军所轻易摧毁的。如何像对乌克兰那样,向台湾输送武器和援助呢?
欧洲各国与乌克兰及俄罗斯之间,皆一马平川的东欧大平原,且距离还都是几百公里的数量级,向乌克兰输血简直再容易不过了,打击莫斯科都不是什么难事。而欧洲这些国家却和美国一样,距离台湾均相隔万里之遥的海疆,还想效仿对乌克兰地那样支援台湾,这不就是纯粹的瞎扯淡吗?
以美西方一贯的尿性,如果你很弱小,欺负你绝对没商量;等到你强大了,就愿意和平相处了。
所以再多说都无益,还是继续埋头壮大自身的实力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