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有哪些令你触动的话?
- 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到现在还记得初中历史课本是这样描述毛的晚年的,我不知道现在教材改了没。
"1966年,毛错误预判到资铲阶级和管撩主义即将复辟,发动了十年xx"
看书的小孩不懂事,是不是错误预判他们也不懂,难道写书的大人也不懂事??
十年是动乱确实是客观事实,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说是错误预判,一个国家用来教育小孩的教科书,对他的开国领袖采取这种别有用心的评价,我很难不怀疑背后有人搞鬼。
另外这群搞鬼的人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做起了反作用,这些小孩总有长大懂事的一天,他们走上社会经历毒打以后反而对毛更加崇拜了。
发布于 2023-04-23 09:43・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咣咣 - 12104 个点赞 👍
欧文顿做了上万次实验后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查看全文>>
夯先生 - 6777 个点赞 👍
韶光易逝,劝君惜取少年时!
——生物必修三孙儒泳老先生
字字珠玑啊。
查看全文>>
求是 - 2446 个点赞 👍
天花病毒(公元前约10000年——1979年12月9日)
当年我在这行旁边写了一段注释,现在读起来还是很中二(⁄ ⁄•⁄ω⁄•⁄ ⁄)
“它的暴政开始于远比历史本身还要久远的过去,结束于昨天。”
查看全文>>
我从不轻易改名 - 477 个点赞 👍
翻了半天没人提,我说一个。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查看全文>>
棠棣 - 176 个点赞 👍
小时候学数学里面的古典概率这一章
教科书上提到有人扔几万次几十万次硬币来判断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当时我觉得好傻
后来本科学了大数定理
出于好奇自己用蹩脚的matlab编了个随着扔硬币次数增加,出现硬币正面的概率
我把次数设置为10次-几千万次
当我看到输出的图由前期震荡变为后期稳定为一条值为“1/2”的直线的时候。那种震撼的感觉哪怕我现在打字的时候也依然清晰记得。
那时候,小学教科书的那个故事回荡在我脑中
查看全文>>
mirrorsboifriend - 71 个点赞 👍
“胎儿血红蛋白HbF与氧气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成人的HbA,这显然有利于胎儿通过胎盘(氧分压大大低于肺)从母亲那里获取氧气。HbF与氧气亲和力之所以高于HbA,是因为与α亚基结合的γ亚基不能结合BPG。由此可见,无私的母爱在分子水平上已经开始了!”
——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第3版)》,2018,第67页
查看全文>>
杨梅12138 - 69 个点赞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查看全文>>
12dora - 44 个点赞 👍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
“规律是对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的归纳,规律越普遍,适用性或预言性越强,有时也会发现违背普遍规律的情况。例外的出现,必定另有原因,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段话仿佛概括了人类认识研究自然的过程查看全文>>
君尹未去83413 - 39 个点赞 👍
“皮肤是一章无字的书,记录了年轮碾压的痕迹”。—《父亲》
查看全文>>
馨柔星愿 - 20 个点赞 👍
中国古代法的源头,正是伴着祭祀的香火和战争的铁血向我们走来
查看全文>>
柚椟 - 7 个点赞 👍
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三
讲“雷火炼殿”的小部分
“没有水火的炼洗,金殿的色泽暗淡了许多。”
当时上课时都没注意过这里,高三学不进去时翻教材才看到的,心里为之一震
查看全文>>
Kmovit - 6 个点赞 👍
1、终其一生能陪伴我们的是细胞分裂、分化、新生与死亡。这意味着生物不孤独,我们自己是自己的历史,也是自己的未来,在我们受伤、甚至自弃的时候,身体里所有细胞仍旧值班在岗,不放弃修复我们的生命。——生物
2、每个人的第一次心跳都是由妈妈的血液驱动的。——生物
3、在这个熵增的世界里,每一个生物都是努力对抗熵增的熵减王国。——物理
4、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他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物理
5、人类生命的奇迹不在于我们生而具备一些弱点,而在于我们没有被弱点湮没."--《人体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