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女生海底捞就餐时「噎食身亡」,门店回应「全力配合调查」,事故原因是什么?噎食时有哪些自救办法?

搜狐新闻
256个点赞 👍

这是一个商家-消费者权责界限模糊的问题。

最近两个新闻连在一起了,一个是有小哥买了海底捞的外卖火锅包,因为先放的底料再放的水,炸了,眼睛受伤;一个就是这位消费者被噎食,抢救无效。

两个是都是悲剧,两个都是消费者受损害。

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绝大部分时候是天然站在消费者这边的,屁股决定脑袋嘛,但是海底捞最近这两件事,还真不好这样说。

如果要商家承担没有边界的责任,那就两个结果,要么没人做生意了,要么价格会无限上堆。

价格上堆的本质,是其他消费者来承担一小部分消费者带来的风险,火锅定价除了食材费、服务费、房租费、企业利润等等,还要多交一个保险费。

比如外卖火锅包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先放油然后往里倒水,会四处飞溅,但是咱们不排除有些人平时不下厨就不知道,这就是一个小子集;海底捞在包装上用超大的字写上,「先加水后加底料」,但是咱们还是不排除,有人不看包装上的说明,这就是一个更小的子集;操作失误溅起来了,有人骂一句自己是二逼,吃一堑长一智,有人带着「买了菜刀切到手了那一定是菜刀厂商的问题」的心态找海底捞索赔,这就是一个更更小的子集。

站在海底捞的角度,或者说站在任何企业的角度,就要琢磨一个问题,我这个保护消费者的线,画在哪里。

比如海底捞可以送完外卖之后,拿一个大喇叭唱起来,「加水后加底料,与所有的烦恼说拜拜」;比如海底捞可以把底料包装五层,每一层都写「先加水后加底料,不然你就是个小二逼哟」,确保大家在一层一层撕开的时候反复看见。

方法有很多,但是每一个方法,都是在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是以消耗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为前提的。

在说吃火锅噎着的这个惨剧,看现场视频是立马有人来做了海姆立克急救,但是没救过来。

那海底捞也琢磨,我怎么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是进门来一句,欢迎光临,细嚼慢咽,不要着急,没人和你抢,毛肚咬碎,肉丸子别整个吞,鸭肠咬断再下喉……

还是在每个门店立个牌子,吃饭要小心,惨痛教训就在眼前,然后把案例挂出来。

做这些,其实也没办法完全避免类似情况,那就只有不断的,反复的,轰炸所有消费者,来保护很小很小子集的那一部分。

当然类似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所以一般这样的案件就是当做个案处理。

尤其是考虑到海底捞是一个以服务为主要噱头的ToC企业,提供的那是增值体验,对市场口碑非常看重。

那从品牌公关的角度,这事儿就要细致的拿捏。

说白了,我预测,「出于人道主义」的补偿会来。

根据我对这些企业的熟悉程度,最后大概率就是,派个人上门去聊,态度是端正的,承担责任是不会的,但是钱是会给的。

发布于 2022-09-09 13:46・IP 属地浙江
曹小灵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