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看待报道称「 7 成日本年轻男性没对象,年入 400 万以下在日本结不了婚」?具体情况如何?

中国经济周刊
62个点赞 👍

年收入400万以下难结婚,这个数字在日本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

一般未婚女性对结婚对象的收入要求:600万比较理想;400万是可以妥协的底线。也因此得来“年收入低于400万很难结婚”的相对普遍共识。



哪怕看不惯,常年被诟病“要求脱离现实”,可未婚女性在回答政府问卷是这么选的,在婚恋平台填写资料是这么划线的。愿意妥协的就妥协了,不愿意的就单着。反正是双向选择。


那不高也不低,普普通通的要求是什么样呢?

以东京未婚女性为例,她们眼里的“普通条件”综合下来,发现星野源刚好符合要求。


●身高165公分以上。

●体重60~80公斤。

●年薪500万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约30万以上。

●大学学历,日本大学、东洋大学、驹泽大学等不好不差程度及其以上程度的大学。

●有健身习惯。

●保持清洁感。

●鼻毛不露出来。

●注意修剪胡子、指甲。

等等


星野源,就是和新垣结衣结婚的那个男人……


这么一看,日本好多“普信女”啊。

反过来,现在的日本男性也对配偶有收入要求,对配偶的家庭条件也有要求。

理由很简单,现在不比从前,丈夫一个工作可以养活全家。过去30年间,日本平均薪资的实质性涨幅仅为4%,在主要发达国家里垫底。


家庭收入里,多了妻子那份,自然越多越滋润,丈夫的压力小很多。

妻子娘家条件不差的话,非但没有精准扶贫的风险,买房孩子教育上说不定还有一定支持(别怀疑,起码日本社会,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会支持子女买房钱、孙子孙女的教育开销。很常见的规避遗产税手法)。


成功范例:


有经济能力的女性越来越多,在配偶选择上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


她们不用像母亲那一辈的女性,因为没有经济能力,得依赖丈夫的收入过日子,所以给丈夫提供拿拖鞋、备洗澡水等等保姆式服务。


可时代发展至今,日本社会依然顽固地认为一个家庭里,妻子理所当然承担主要家务。能回家干些家务的丈夫,被视为“体贴优秀”。



站在女性角度看,这事儿就怪了: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没问题。为什么结个婚,给自己找个大爷回来天天伺候着?哪怕不用像从前那样提供保姆式服务,但家务活儿的量肯定比单身时期多了。


站在男性角度看:我挣钱给自己花多爽。为什么要给老婆孩子花呢?大把的自由时间花在兴趣爱好上,花在与朋友谈天玩耍上,才是为自己而生。


曾经吸引女性结婚的“养家”优势逐渐淡去。


可能社会越发达,就越便于“独自”“独立”“绝缘社会”,不用像从前,得抱团而生。人呢,也就越容易优先爱自己,重视自我利益吧。这个不分男女。


男人没对象,女人也没对象,说白了就是对结婚这种“亏本”买卖越来越难调动起积极性了。


没有计算得失的,单纯的,对“喜欢”和“爱”的心动、冲动越来越难了。纵观人生前30年,那样的心动,比大熊描发情交配成功还要难。

编辑于 2022-06-24 22:14・IP 属地日本
南木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