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满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倭患最严重的时期。而这个最严重的倭患并不是从光绪年的甲午战争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1792年,满清的本土库页岛南部就已经被日本占领。满清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倭寇占领本土的记录。
日文维基对库页岛也就是日本人说的“桦太岛”的介绍是这样的。萨哈林岛,隔着宗谷海峡与北海道隔海相望的细长岛屿,以前的日本名字叫桦太。
サハリン
宗谷(ラ・ペルーズ)海峡を隔てて北海道と,タタール(間宮)海峡を隔ててシベリアに対し,東はオホーツク海に面する南北に細長いロシア領の島。旧日本名は樺太(からふと)。

而这个桦太岛也就是库页岛是在什么时候归日本的呢?是在乾隆年间的1792年也就是十八世纪末,日本人开始登陆库页岛,并在库页岛的南端设立渔场(松前藩的一种特殊制度,由于库页岛和北海道岛都不产大米,松前藩往往把该藩武士册封到某个渔场当监工,督促库页岛的阿依努人捕鱼,捕获鱼后用鱼换其他藩的大米,大米大部分归松前藩,阿依努人只获得少量大米)
而在1807年由于北方沙皇俄国舰队袭扰库页岛,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家齐为了防备俄国人,还暂时把南库页岛收归幕府直辖管理。
江戸時代に松前藩が経営に当たり,18世紀末には島の南端に漁場を設け,労働力として雇用されたアイヌは経済的従属を強いられた。1807年幕府直轄地。
而且日本人颇为狡猾的是,虽然日本已经占领控制了库页岛,但是从1809年开始依然要求已经处于松前藩控制下的库页岛南部的阿依努人和北部的尼夫赫人去黑龙江假装向满清朝贡,用不值钱的鱼干换取满清贵重的丝织物官服和玉石。而满清对这一切茫然无知,还认为自己拥有库页岛。其实大把的钱和丝绸都到了日本人手里,养肥了日本。
满清的官服和玉石就这样源源不断的流入日本,特别是满清带着马蹄袖的蟒袍最后还成为了日本松前藩的一种贡品叫“虾夷锦”。
好玩的是很多皇汉同胞认为日本人审美高级是一种误会,日本人其实也有人喜欢那种满清服饰,还认为那种满清官服“珍しい”(珍贵)。日本松前藩主似乎还特别喜欢这种满清蟒袍官服,还穿着它见了幕府将军德川家齐,德川家齐也夸这种官服华丽好看。日本还有人把满清官服当传家宝保存,最后献给了北海道博物馆。因此不要幻想一个审美比自己高级,保存汉文化比自己好的地方,这种地方并不存在,这么想也是极度自卑的体现。
および蝦夷地幕領下の1809年(文化6)に始まった樺太南端白主(しらぬし)における山丹人との官営交易をいう。清国は黒竜江下流域に官人を派遣しており,山丹人や樺太の住民と朝貢・下賜が行われた。交易所も開設され,満州人からえた珍しい玉類や古官服・絹織物などが樺太を経由して日本にもたらされた。
日本博物馆珍藏的“虾夷锦”


而且搞笑的是,沙皇俄国最后并不是从满清手里得到库页岛的,而是和日本人先后在1855签订了《日露和亲条约》,在1875年签订了《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以将千岛群岛全部让给日本为代价,在1855年获得了进入库页岛的权力,在1875年获得了整个库页岛。日本人没有任何损失,只是让出了1792年也就是乾隆年间从满清手里占领的库页岛,就多得了一个千岛群岛,可谓稳赚不赔。
日本人为何如此容易就割占了满清的“满洲本土”,满清却毫无反抗之力呢?原因就是康熙雍正乾隆都乐衷于“版图填色”。从外东北大量捕捉打猎的索伦人去新疆和外蒙古战场当炮灰。使得当地人口不断减少,大量丁壮劳动力战死。
结果满清得到了西边的新疆却丢掉了东部的外东北满洲本土。而且最后两个地方都没有经营好,满清版图表面上看起来很大,其实又虚又空,很多地方没有驻军也没有百姓。
满清就像一个充气娃娃帝国,这也是在西边道光年间萨尔特反贼张格尔和同治光绪年间西萨尔特反贼阿古柏悍然叛乱,西域多次脱离内地管辖。而日本人占领外东北的库页岛的原因。如果不是汉将杨芳和左宗棠歼灭西域反贼,辛亥革命后张作霖大帅迁徙了大量内地汉人进入东北。那么今天绝不会有今天中国的版图,“满清奠定版图”这个观点其实很虚,如果细细讲究,1820年满清拥有新疆的时候,库页岛已经是日本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