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烧欠条后有人主动归还所欠的钱吗?
- 1071 个点赞 👍
有的,有个上海市民跑到香港去还钱,结果人被扣下了,杜先生的人说欠条上是一百大洋,但是因为没有按时还钱,现在要还一千大洋了,上海市民说自打共军进了上海就他找不到杜先生了,后来打听说去了香港,费了好大劲才偷渡过来还钱,杜先生的人说这个他们不管的,只看时间长短,让家里人再送钱过来,不然就剁手…
发布于 2023-02-24 17:4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大皮锤宝宝 - 935 个点赞 👍
某正处级领导,退休了5年了,找我们单位一个副处办事,我们单位这个副处,对他那个热情啊,又是端茶倒水,又是递烟点火,愉快给这位领导送走了。
你要问事办了吗?一年了,这位领导还在跑这个事,我们单位这个副处还是端茶倒水,又是递烟点火。
你问为啥?退休了,谁给他办事?
1.9更新
回复几个网友关心的问题。
都来找副处了,事肯定是可办可不办,多少是有点难度。这个正处级领导我没接触过,风评据说不错,只不过五年过去领导班子换了一茬了,来找这个副处肯定是有情分在,这个副处以前是办公室主任。
编辑于 2023-01-09 15:00・IP 属地辽宁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鸿雁复北翔 - 4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酪蜓概谆 - 187 个点赞 👍
杜月笙临终前,烧掉的欠条有好几沓,原本他以为有人会良心发现,但最终主动来还钱的只有一个。
1951年的8月7日晚上,已经病入膏肓的杜月笙,难得的感觉身体状态还不错,于是赶紧叫人请来秘书胡叙五,开始交代自己的身后事,也就是订立遗嘱。
遗嘱一共有三份,分别是关于后事如何办理,还有关于遗产的分配,以及欠条的处理等问题。
对于自己死后,白事怎么来办理,杜月笙的原则就是一切从简,在这个基础上,杜月笙只提了
三个要求。
第一,就是要入殓时,给自己穿上一身长袍马褂,这是他特有的一个情结。
第二,入殓所用的棺材,不要太次,要买好一点的。
这两点要求倒没什么,关键是第三点要求,就着实让杜家人颇有些犯难,为什么呢?因为杜月笙的第三个要求,是要在他死后,让家人想办法把自己连带棺材,一同送回上海。
之所以这么做,很简单,就是杜月笙想在死后魂归故里。
杜月笙出生在上海高桥镇,高桥镇就是他的故乡,虽说他在这里生活的那段时光并不是特别幸福,但不管怎么说,这里始终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死后魂归故里,也是国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的朴素愿望,而杜月笙也不例外。
不过,他的这个遗愿,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他死后,棺木停放在香港东华医院的义庄里,前后长达一年。
而在杜月笙去世一年后,他的太太姚玉兰,又将杜月笙的灵柩从香港运至台湾,暂寄在极乐殡仪馆,又过了半年多,才最终将杜月笙安葬。
所以说,杜月笙临终前这个魂归故里的心愿,最终还是没有达成。
除了交代自己死后如何操持白事外,杜月笙的第二份遗嘱,就是关于自己的遗产分配问题。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曾经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青帮大人物杜月笙,在临终之际,遗产满打满算,才只有11万美元。
但这却是事实,一辈子在金山银海里打滚的杜月笙,临死前真的没多少遗产。
针对这11万美元,杜月笙做了详细的分配,其中,每一房的太太,各分一万,杜月笙的儿子也各分了一万,而杜月笙的女儿,则根据出嫁与否分配。
具体就是,没结婚的分6000,结婚的分4000.
而这样分了一圈后,杜月笙的家当也就所剩无几了,原本,杜月笙以为,他的太太们对这个遗产分配方案会有所不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宣读遗嘱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既然都没有异议,那么就该宣布第三份遗嘱了。
第三份遗嘱,是关于如何处理杜月笙的保险柜里,那厚厚的几沓子欠条。
这些欠条都是什么欠条呢?简而言之,就是杜月笙闯荡江湖几十年之间,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借出去的钱。
在这其中,最少的一张,都有五千美元,而最大的,则有几十根金条。
看到这些数额不等的欠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杜月笙混迹江湖一辈子,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可以说,他的一大部分财产,都在这欠条里。
所以说,并不是杜月笙没钱,而是他的大部分钱都是欠条。
而对于这些欠条,杜月笙的处理方式,让家里的人以及他的秘书都十分震惊,为什么呢?因为杜月笙一把火把这厚厚的几沓欠条全部都烧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啊,随便拿出来几张,都可以让杜月笙的家人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况且,当时杜月笙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毕竟香港不比上海,在这里他没有多少收入来源,很多时候,他和他的家人,都是在靠着吃老本维持生活。
不然的话,杜月笙也不至于在临终之际,只有11万的积蓄。
不过,虽说心中有很多不解,但杜月笙的太太们以及几个孩子,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是任凭杜月笙将这些欠条烧掉。
而杜月笙也知道家里人对他这个举动十分不解,因此,他在烧完欠条后,把家里人召集过来,对他们解释了为何要这样做。
用杜月笙的话说就是,他烧掉欠条,是为了救家里人的命。
杜月笙这么说,也确实有他的道理,在这厚厚的欠条中,借杜月笙钱的,不乏有国党的军官,还有一些背后势力庞大的人,另外,更少不了一些曾经的亡命之徒。
如果杜月笙活着,并且还在上海滩的话,那么,这些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那多多少少都要卖杜月笙几分面子,只要杜月笙张口,无多有少,都要还上一部分。
但问题是,如今的杜月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杜月笙了。
不仅如此,如今的他,已然是油尽灯枯,即将离开人世,这个时候,再想让这些人给面子,无疑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情。
而如果把欠条留下来的话,杜月笙的子女家人,必然会想方设法地去追要欠款,但到时候,对方不还钱是小,甚至有可能会对杜月笙的家人带来伤害。
正如杜月笙本人所说的那样,感恩杜家的人,没有欠条他也照样会报答杜家,而不感恩杜家的人,拿着欠条又怎样?说不定就是因为一张欠条,反而害了杜家人。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杜月笙才会在临终之际,甘愿把这些欠条都烧掉,在他看来,钱财始终是身外之物,要是因为这点钱,让杜家人遭到伤害,那就太不值当了。
交代完遗嘱,杜月笙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状态,之后,他曾接连昏迷了多次,每一次都是靠着强心针等特殊方式苏醒过来。
但强心针这种方式,虽说从表面上看,确实让杜月笙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实际上,对杜月笙的身体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油尽灯枯,这就是杜月笙当时最真实的状态。
到了8月16日,杜月笙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就连他的小儿子杜维善匆匆从外赶回到他的床前时,杜月笙也是勉强睁了一下眼睛。
而在老蒋的特使洪兰友赶到杜月笙家中时,杜月笙仿佛是回光返照,听到洪兰友转达老蒋希望他早日康复的慰问后,他大声的说“大家都有希望”。
8月16日下午4时50分,杜月笙病逝于香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青帮大佬,在异乡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而随着杜月笙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他临终烧掉所有欠条的事情,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在他欠条名单中的人,纷纷赞叹杜月笙的风骨,但在欠条名单中的,则各怀心思。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属于是没有还款的能力,他们在听说这个事情后,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因为这笔账再也不用考虑还了。
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具备有一定的还款能力,而听到杜月笙的举动后,都赞叹杜先生大义,认为自己没白交杜月笙这个朋友。
当然,他们也只是赞叹一下而已,还钱自然是不会还的,欠条都没了,还给谁去?
再者说,杜月笙自己都已经把欠条都给烧了,因此,在部分人眼里,这就代表着不用他们还钱,因此,绝大多数人,在杜月笙去世后,再也没有提过还钱的事情。
仿佛,当初杜月笙帮助他们在危难之中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没办法,有时候人性就是这么现实。
不过,也不是说所有人都没有主动还钱,在欠杜月笙钱的人中,就有这么一位愿意主动前来还钱的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仲。
王艮仲是南汇县大团乡(今上海浦东大团镇)人,算起来的话,他是杜月笙的老乡,并且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期间时,没少为抗战事业奔走。
那么,他为何要向老乡杜月笙借钱呢?这说起来,还得从王艮仲先生在抗战时期的贡献说起。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有不少爱国青年参与这场运动之中,而正在上海浦东中学求学的王艮仲,在目睹了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导致国家民不聊生的局势后,萌发了爱国、救国之志。
带着救国于水火的热忱,王艮仲在学业完成之后,毅然投入了抗战事业当中。
但抗战不仅需要人,同时也需要钱,虽说王艮仲的家境在当地还算不错,但毕竟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他不得不为抗战四处筹款。
而在某次王艮仲先生筹款时,由于缺口比较大,一时半会凑不齐,思来想去,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老乡杜月笙。
当时的杜月笙,已经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佬人物,人人都知道他手下的产业无数,钱财更是数不尽,所以,向他借钱,也最为合适。
托了一圈人,王艮仲先生终于见到了杜月笙,而在见面后,他直接开门见山,张口就问杜月笙借20万大洋。
这个数目,对于杜月笙来说并不算多,在了解到王艮仲先生借款的用途之后,杜月笙也很爽快,当场大笔一挥,写了一张条子,让王艮仲去上海的中汇银行取款。
有人可能会问,那中汇银行是杜月笙开的吗?他写一张纸条子就能取钱?还别说,虽然中汇银行不是杜月笙开的,但基本上和他开得没什么两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银行,都知道杜月笙是上海滩的龙头,所以,只要杜月笙开口,拿多少钱都没问题。
银行不怕杜月笙还不起,毕竟光是杜月笙这三个字,在当时就值钱,曾经有一次,有人问杜月笙借钱,由于他身上没带多少,就随手抓了张报纸,在上面写上取多少钱,然后盖个章,借钱的人拿着到银行后,银行立马就按照杜月笙的吩咐把钱取了出来。
所以说,杜月笙给王艮仲先生的条子,那就等同于钱。
而在这之后,王艮仲先生按照借钱时的约定,分批按月的一点点在还款,哪怕是杜月笙去了香港,他依然没有停止还款。
当杜月笙把欠条烧了的事情传开后,王艮仲先生也得知了此事,不过,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不再还款,而是一如既往的,把该还的钱一分不少的还给杜月笙。
甚至到了后来,由于王艮仲经济上出了不少问题,导致他也是捉襟见肘,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欠杜月笙的钱,有记载说,王艮仲最终把自家的田地都卖了,终于清偿完了欠杜月笙的所有欠款。
所以,王艮仲先生也成为杜月笙烧掉欠条后,唯一一个主动归还所欠钱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王艮仲先生曾任政务院参事,并兼任民建会的工作,在他的后半生里,为民建和中华职业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2013年6月,王艮仲先生病逝,享年110岁。
综上所述,杜月笙在临终之前,把所有的欠条烧掉后,虽说他期望有人能良心发现,但大部分人并没有主动前来还钱,也只有王艮仲先生一个人,宁可卖家产,也要把杜月笙的钱还清。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泽一 - 182 个点赞 👍
杜月笙贩毒、杀人放火、强奸、抢劫、走私军火、开设黄赌毒场所、拐卖妇女儿童、逼良为娼、欺男霸女、利用毒品控制女明星以性侵甚至招待权贵、组织青帮集团或单独屠杀工人代表、收资本家的钱做狗疯狂杀戮左翼群众、学生、绑架、非法拘禁、贿赂等等等等……
我想问,我更关心的是一一
那些或存在或悄无声息消失的受害者们,他们或他们的后人有找牠复仇的吗!
太TM搞笑了,沪上吴某的绿狗子书集和一帮子乏走狗真会替旧社会的糟烂玩意儿洗地,洗出来一帮没脑货和一堆奇谈怪论,青帮不欺男霸女?主要经营赌场?那次要呢?偶尔杀个人呗、不小心强个奸呗、手下临时工四一个二呗、集体屠杀千把工人呗、表面上不当汉奸私下里两面下注和皇军暗通个款曲呗,还真看个上海滩、读两本地摊文学就TM以为当时这帮坏逼都是许文强啊,就这还让别人去了解清楚,这帮或蠢或坏、又蠢又坏的玩意儿真太TM搞笑了。
编辑于 2022-11-09 21:0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明石元二郎 - 66 个点赞 👍
想想能让一个上海青帮头子肯借出去的钱的人物,到底是个什么样分量的人物。
这到底是借,还是送,真真假假,说得清楚吗?
别说杜家是落没了,就是没衰落,你敢要吗?
或者你愿意就为了这点钱,把人情断了吗?
这和一般人借钱的概念,并不一样。
发布于 2022-11-09 14:27・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弹吉他的胖达 - 53 个点赞 👍
杜月笙当时如果不烧欠条,被烧的就是他本人。
你以为他烧欠条真的是仗义疏财?有钱有势的时候都没干过的事,跑路之后能去干?长脑子就知道,这不合常理。
合理的解释是,他这是在保命。
杜月笙是什么人,黑帮头子。
干的是黄赌毒,放高利贷的勾当。
欠他钱的能是什么人,猜也能猜到。
要么就是被他黄赌毒坑的家破人亡,最后被逼欠了高利贷的人。
要么就是其他黑帮的小头目。
他有钱有势,爪牙遍地的时候,那些被坑的人敢怒不敢言。被逼的卖儿卖女也得把钱还给他。
当他失势之后,一个糟老头子。你说这些人会不会想弄死他。没有欠条,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可能也懒得去找他。犯不上再惹麻烦。
还有那些同样是黑帮的人,他手里拿着人家的欠条。这些混黑道的人会怎么办。
选择一,欠你十根金条,我变卖家产,把钱还给你,然后流落街头。
选择二,花一根金条,雇个人把这糟老头子宰了。
你猜那些流氓会怎么选。
你说留着欠条,不去找人要行不行?
也不行!
万一杜月笙又二次得势了怎么办?
万一他把这欠条转给别的有势力的大佬怎么办?
他活着,那些欠钱的人睡得着吗!
别看他烧欠条的时候说的话仗义。其实就一个意思。
过去的事一笔勾销了,给我留一条老命吧!
发布于 2023-01-11 12:4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识大杂烩 - 16 个点赞 👍
销毁敲诈勒索的证据,怎么说的这么小清新。就像那些整天喊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实际上是在保护他们的非法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发布于 2022-12-16 17:27・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gashero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漏网之鱼 - 7 个点赞 👍
你想想能从杜月笙手上借到钱又不还的会是什么人。
杜月笙是毒贩,黑社会头子。
俄国沙皇伊丽莎白一世虽然终生未嫁。但她有个公开的情人,名叫阿列克谢·拉祖莫夫斯基。
因为阿列克谢是个歌手,教会和贵族都不会同意女皇公开嫁给这样身份的人,所以他们就秘密结婚了。
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曾试探这个前女皇男宠有无政治野心,男宠马上找出了当年他与伊丽莎白女皇的结婚证书,展示给总理大臣看,并把证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之后就投入壁炉中烧掉了。叶二龙颜大悦,此后十分优待这位前男宠,直至他1771年去世。
前女皇的宠爱在她活着的时候是福分,在她死后就是祸患了!男宠如果敢以前女皇“丈夫”的身份招摇过市,甚至谋取皇位,一定有杀身之祸!
杜月笙的儿子敢去找债主要债也是如此!
发布于 2024-07-06 05: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luozhaoyu - 4 个点赞 👍
看一个古代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明朝正德年间,某条小河中出现了一具尸体,因为尸体腐烂严重,无人能辨识,这时候有一个女的出来认领,说她的公公已经离家几天不见了,这个尸体有可能是她公公。
于是就带到大堂上问她的公公为什么离家。她说是因为找她拿钱去赌博,被她拒绝了,然后就离家至今未归。
知县肯定不信。给我叫来他的邻居呀,乡绅啊,过来问情况,是不是平时有不孝的行为?
邻居都说没有,只有一个乡绅例外,说这个女的非常刻薄,虐待老人。
这下好了,老人很可能是被儿媳给逼死的,于是就给这女的酷刑侍候,女的熬不过招了!
没想到这时候她公公来到衙门认领,原来是自己在外面欠债,怕讨债人到家,就去女儿家躲起来了,儿媳并没有虐待他。
知县懵逼了,这人没死,女的肯定是被冤枉了,但是这个乡绅为什么一直要说女的虐待老人呢?恐怕事出有因。
于是叫来乡绅的邻居,仆人,连哄带吓就说出来,前几天有个外地人来找过这个乡绅。跟这尸体穿着很像。
那就大刑侍候把,乡绅熬不住说清缘由。
去年自己进京考试,因为盘缠不够,找同乡担保借了100两银子。放债的人觉得他家大业大,也不至于赖账。后来自己没考中,回来就把这事忘了。
没想到这个债主拿着欠条,追到家里来了。于是就跟儿子一起把这个债主给弄死,扔河里了,想来个死不认账。。
正巧看到这个事,以为他公公已经出外躲债去了,不一定敢回家。心想着,把这个罪推到女的身上。这事也就结了。
杜月笙如果让自己的孩子去讨债,很可能也被人弄死,来个死不认账。
你也可以搜一下相关的案例,要债的被欠债的弄死的案例太多了。这种事每年都发生好多。
编辑于 2022-12-11 18:38・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菩萨畏因 - 2 个点赞 👍
知道你主要是对商场上,上海人讲信用的公论,不服气么。---- 告诉你为什么,这些欠条本身,就跟上海人没多大关系。
我们假设,你是一个普通的、开馄饨店的上海市民,周转不灵又头皮硬想撑下去,去借了三五十块银洋钿的高利贷。且不说,杜月笙的生意,主要不是放高利贷。就算有,这种金额的欠条,杜月笙还要亲自带到香港去?
那大老板呢?孙文定都南京,却为啥把中央银行设在上海?问外滩林立的欧美银行借钱啊。更何况,在大英大马路(南京东路)跟领事馆路(北京东路)之间,还有很多小型中资小银行。如果你是个纱厂大老板,为啥不去找多如牛毛的正规银行,要去惹杜月笙?
所以,你想想,都有哪些人,敢于直接找杜月笙借大笔的钱?
编辑于 2023-02-01 09:3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硕鼠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唐国子监祭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狼外婆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