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进行过不多不少的些许正能量文艺创作。和一些官方机构有过合作。
如下把各种当今的负能量亚文化,麻、抗、孙、惨等等元素统称为神,仅是方便论述,若觉得不严谨之处还请见谅。
实际上,神友的出现尤其兔转神的出现,最大的本质,不是从小到大只听过公知语的问题,恰恰是把2014年左右以来的兔式新文艺宣传的套路,整腻味儿的结果。
当然我们可以说,疫情以来大伙儿出行不便,了解世界的窗口过度依赖网络导致信息茧房等等客观原因。
但是最有担当,最有使命感,最先进的文艺创作,总是要勇往直前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我也是2020封笔 到了2022有了大量的现实实践经验和包括知乎在内的多平台舆论观察,这才重新开始了创作,给团中央投了新稿子。

新时代的观察结果以及对主要矛盾的报告,我是有一定自己的理解的。
其核心是鼓动观众的参与欲,不搞供人崇敬、暗示观众的渺小的景观,要做供人捏一把汗、体现主角的力量平凡、竭尽全力,暗示观众在现实里身为群众,他们的支持非常重要的作品。
过去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决不能说错误,恰恰相反,是属于过去时代的最重要的当务之急。
彼时,必然是要号召观众们对强大国家力量的仰视感,从大洋彼岸的灯塔,转移到我们生长的地方来。
这既不能因如今陈旧而否定,也不能因曾经成功而固守,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事实上,如今应有的工作方式是因如今潜在受众的新问题而决定的。
大伙儿迷茫于不知道怎样参与建设,习惯了旧宣传模式的仰望,以为一切都会比公知对于归顺灯塔开出的空头支票更好,而且只要一直仰望就能兑现,一言蔽之,忘记自己已经长大。
所以,应该把工作的重点,从与灯塔争夺受仰视的地位,转移到介绍群众如何参与建设、鼓起勇气参与建设,以及,获得公平的报酬,就像“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那样。
爱国主义自2008左右开始复兴,2014左右已可以堪称盛期。我们以西方文艺复兴盛期作为类比。

在米开朗琪罗完成《大卫》的1504年,封建君主持续与教会争夺权力,斗争步入白热化。人民也反对教会对人的矮化,纷纷支持封建君主带头对禁欲主义等教会控制的反抗。
因此文艺复兴盛期,君主化身国家守护神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大量因刻画十分完美,而让人感到高不可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雕塑,被创作出来,其代表作就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而,用米开朗琪罗《大卫》式的威武雄壮的审美取代了中世纪矮化丑陋的审美之后,依然会出现新问题,也正如我们用威武雄壮的祖国取代了威武雄壮的大洋彼岸之后,会出现新问题了。

文艺复兴末期的1624年左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必须从崇拜中出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远的1640年,克伦威尔就起义了。人们发现仰望天主和仰望君主都不能强化自身的力量,人们应该帮助愿意与人民并肩作战的领袖,而不是把领袖仰望如天神。
这一尊因拼尽全力而咬碎嘴唇的《大卫》,便是巴洛克时代的雕塑的代表作,
它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守卫者也是血肉之躯。他不像一个天神,却像你人生中最喜欢的那个班长,那个班主任,那个篮球队长,那个爬山社社长,那个课题组长......你既知道他好,也知道他是肉体凡胎,拼尽全力也不知是胜是败。
你知道他也许会输,你不想让他输,你想并肩作战。
此番类比,我们发现,历史是滚滚向前的,所以人也是应该长大,应该勇往直前的。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天神,甚至可以说一个也没有,那种只需要你供奉与景仰就保卫一切的天神,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旧公知开出的空头支票中。
只有咬碎嘴唇拼尽全力的人,因能带头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坚守社会正义,而被称为优秀的领袖。
四处都是,你人生中最喜欢的那个班长,班主任,老师,课题组长,无处不在。
社会主义不是红艳艳的太阳空降就能牛气冲天,也不是突然出现一个考茨基天就塌了。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作为人民的一份子的观众,包括作为人民一份子的创作者,需要找到战场,寻找领袖。
你的寻找领袖的过程,应该是对于必要的战斗经验的尊重与战场效率优化的追求,就像一场顶级竞技比赛,需要极其优秀的头脑型选手一样。
而不是对于传统尊卑秩序的机械执行。
这是先锋队理论的理想,这也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领袖,即是闻道有先,术业有专。
跟随者,即是闻道在后,术业须攻。
人类无差别的经验积累,从实用主义层面,决定了话语权的大小。
如是而已。
待到更新思维的新一代主旋律工作者,讲清楚这些这个时候。
神友这个圈子中只是因为迷茫困惑而神言神语的大多数将会重新思考自己。
而长期反社会抱团的,在网上参与大量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中真正的坏分子将无处遁形。
与读者共勉,与看到这一条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主旋律文艺工作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