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1个

人的最后终是死,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天秤砣子
10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本回答是我的知乎回答: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思考。

和其他的作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在思考,在我们回答: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克服来自一个方面的恐惧,这个方面就是我们自我的死亡。想要追寻人生,首先要学会直面死亡!

一、将死之人的人生之问

这里我来模拟一个将死之人的思考:

对于一个将死之人,他的人生的关键词不是成功、不是荣誉、不是社会地位、不是财富。因为这些东西都带不走。

现在,他只能感受到即时,即刻的急促呼吸,只能听到到死神的脚步

虽然他可能想竭尽全力回忆起往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甚至连他的回忆都不是那么靠谱。

突然他释怀了,他明白了,他进入病房前的生活,是多么地美好,有完美的家庭,相对成功的事业,早年的疯狂与鲁莽,人间百滋百味,都体验过了,值了!

释怀之后,老人终于停止了呼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人生不过一场美妙的体验

人生不过一场美妙的体验!这个想法,来自我对于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的公开课:死亡(Open Yale Courses: Death)[1]学习后的感受。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对于我们这几代人来说,可能都是这个结局。我们要追寻,追寻一个可能100年之后,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我们愿意追寻吗?我想我们是不愿意的。或许只有我们开始注重体验,注重点点滴滴,哪怕最后都没有的结果,我也愿意。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承认了,人的一生没有一个实质上的结果,当这不妨碍,我们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欣然地接受这个观点:因为人生不过是一场美妙的体验。

现在出门旅游时,有人说,我们赶紧来拍个照吧!

我说,给我一点时间,我想用我的大脑,好好地感受着眼前,感受着当下!

三、我自己的经历

最后我来谈谈自己的经历,也就是我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背景,在这个时候,我也是正好遇到了和题主一样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句实话,就算是到了今天,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不能彻底接受这个观点,即:人生就是一场美妙的体验。

因为在我最深处的想法中,我还是希望,人生是一场积累,你的每一个汗水,都会让你成长。

同时,我也不是完美的,我也有最为消极的想法,即人生毫无意义,当然这也是不可取的。

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积累、体验和无意义,三个从积极到消极的关键词之间摆动。或许这就是人生的修行吧。

事情发生在2015年的gap year。在2015年2月的时候,我的爷爷即将去世一周年。但我真正知道这个消息的时间,也就2月份奶奶来我家过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个事实。大家已经瞒我将近一年了。

虽然我的内心早有预感,但是真正第一次感受到最亲的亲人离世,内心充满了悲痛。加上自己对于未来的发展还特别迷茫,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也在思考我们在追寻着什么。但是我认为这个思考放在当时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我在随后的一年慢慢地想通。

在当时,我认为对我最重要的是,第一次认真并且严肃地思考了死亡。

在这期间,甚至一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因为人总会离开,你的东西,甚至你的记忆,都无法带走。

在此期间,我看了很多TED上关于死亡的演讲。有演讲者认为,人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再记得你;有演讲者认为,在一些国家,只有完整地进行完死亡的仪式,他们才认为你真正地走了;还有追求长生不老者,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可以因为科技而死亡逃逸,比如奇点来临。

下面真的不要笑,我在这段期间,一度认为,我们可以因为长生不老而让人生充满意义。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经过认真地思考,我认为这样的事情,还是过于乐观了。

经过,寻找,我找到了一门非常适合我现在状态的课程,就是耶鲁大学的死亡课程。这个课程,我不是听完的,我是购买了这套的课程的文字版本,好好的阅读了一遍。在这一时期,我还阅读了有关生命的意义或者和哲学相关的其他书籍,比如《苏菲的世界》、《瓦尔登湖》、《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些书都非常好,但是还是无法回答我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

这本书的内容我不在这里阐述了,我只想说,看完这本书,经过那几个月的思考和体验,我开始尝试接受了,人生的体验>结果这样的结论。

由于是GAP年,我不需要有学业上的压力,也没有就业上的压力,说实话,感觉很好。

四、写在最后

这个问题,说句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答案。当然我最终的目标,还是向着体验人生的这一角度对我的过往和未来进行解读。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对你有一定的启发,谢谢!

张浩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