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为什么郭沫若的名声一直这么差?

Enchanted
720个点赞 👍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跑到了维基百科上去翻了他的生平。

很出乎意料的是,即便是以“反华”著称的维基百科对他也是赞美有加。起码从维基百科罗列的大段史实中,尤其的建国前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中,可以看出郭沫若是一名非常忠诚的战士。

大节无亏,我认为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应该不会低,这还没有算上他在甲骨文研究中的贡献。

然而,相比于文学家、科学家而言,他的更加确切的头衔应该是社会活动家。他的文学水平,有;他的科研功底,有;但都不如他的社会活动贡献大。

仅凭他的文学水平,不足以名列“鲁郭茅巴老曹”中。但党中央要他扛起鲁迅之后的文学大旗时,他也毅然决然地答应了。

换言之,他其实是一个在众多头衔包裹下的政治人物,符合了我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尽管他的贡献如此之大,从他晚年的处境来看,依然是个悲剧人物。对此,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还是非常可怜他的。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得到过许多的荣誉,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他得到的荣誉并非是因为他自身的出色,而是时代的需要;他经受的苦难,皆为时代的烙印。

他本身就是宏大叙事中一部分,他是没有自我的,或者说在历史的洪流中他的个人意志无足轻重。

你可以说他前倨后恭,说他首鼠两端,说他谄媚,但在我看来,这都是无端指责。因为他的这些行为本不是出于他的自我意志,而是在更高级的意志支配下做出的。不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不应当受到指责。


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来说,郭老本身是无可挑剔,也是无可争议的。他的工具价值,已经超越了他其他的一切价值。早年间他投身报国,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切,不知道晚年时看到两个儿子死于非命时他作何感想?

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郭沫若,他可以研究自己喜欢的学问,可以写下自己喜欢的诗篇,可以不必受日本特务的监视,可以不必在重庆挨了两回打,晚年也不必承受丧子之痛。从郭老早年的抱负来看,即便他自己一生坎坷,也希望广大的中国人民能过上这种日子。

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情郭老的。他早年投身革命,成为宣传工具,基本没什么选择的余地。而在今天的大多数人,虽然也被卷入到了宏大叙事中来,但还有一些选择的空间,至少还能选择躺平。

从一个宣传工具来看,他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的所有任务;从一个学者来看,他对甲骨文的研究居功甚伟,在其他领域也有成绩;从一个普通个体来看,没法看,因为很多选择身不由己,他是个可怜人。

综上,他是个纯粹的战士,也是个悲剧的人物。

但他终究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特殊的人才。希望随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进一步完善,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身在时代洪流中,而不是被裹挟着加入进去。

——————————

已知维基百科反华,那么它应该对我党的英雄人物抹黑;

然而并没有,这不是说明郭老难以被抹黑吗?这不是说明郭老伟光正吗?

敌人的评价往往是最真实的。

这个逻辑在形式上说的通吧?

至于维基百科到底反不反华,编辑战如何,不在形式的范畴之内。至少我认为维基百科的科学性在通常情况下,要高于其他百科。

编辑于 2022-05-07 19:20・IP 属地内蒙古
寒四公子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