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回答

如果一个将军被命令去打一场必输的战役,他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刘宏阳
5个点赞 👍

做好的做法是写诗。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能写出传世的作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遭到反动派大军的残酷围剿,大部损失。

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

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

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陈毅因为在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6年冬,陈毅旧部陈海叛变,引诱陈毅等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二十多天。

陈毅为摆脱敌人的围剿搜捕,藏身于斋坑的岩壁丛莽中,在斋坑的一处山坳里用毛竹支撑一个窝棚,高仅1米,面积只有2平方米。

窝棚用藤蔓覆盖,仅有一条隐蔽山道迂回可以到达。敌人虽近在咫尺,但终未发现,于是恼羞成怒的放火烧山。陈毅自知难免一死,便写下《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以示绝笔。

《梅岭三章》一九三六年冬

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其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其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另外,陈毅元帅第二好的作品《赣南游击词》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发布于 2024-01-12 01:20・IP 属地陕西
紫芒果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