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参加法考之前,对这个行业还是很尊敬的,律师这个职业属于有一定门槛的技术人员,知道法律法规和办案流程(而普通人不懂,这就是信息差,说得玄乎一点就是认知差异)。
请过两个律师,
第一个案子是40万的标的额,请的宇宙第一所的律师,结果出来就17万。
接案子的时候信誓旦旦,什么都答应你,妈的因为光环原因,让我这优秀营销人员都上了当,这不就是销售套路,电话营销目的就是邀约到店。当时觉得一个经过市场检验的专业律师,对付两个整天摸鱼的公司小法务不是碾压,结果第一个让我不爽的是开庭前一天,让我把之前交给他的录音整理成文字。谁让咱当初几万块钱都交了,忍了。
这时还是对他比较信任,开庭没去,结果给我打电话说对方愿意10万和解,问我答应吧,当时就气炸了。等结果出来,又是对我进行预期管理,而我当时因为不懂诉讼流程,想着15天内提起诉讼还得再花那么多律师费,就算了。
第二个案子请了个年纪大的老律师。絮絮叨叨,虽然感觉太过古板,很不爽,但是给人感觉非常认真,对比前一个找这个代理了。
因为本人是原告,把每项金额往最高了要,律师给我来了句如果你一个人,法官认为你不懂,有了律师金额要合理。有道理,没毛病。结果算少了。气愤的是又撺掇我和解,当时不知道算少了,和解了。
=====================================================
很多案子都是关联的,后面第三个案子,打到北京高院,就是因为第一个案子没上诉,第二个和解了,结果最后拿到的钱少了一个0。
因为上面的经历,对这行非常有看法,就开始自己研究,自己上,因为本身对行业和事实比一般律师了解深入,加上态度上肯定上心,效果明显好于请律师。有点像古龙小说里自己从小患病,但是找不到好大夫,结果自己学医治好了。
后来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些亲身了解,知道怎么选律师,但是我也不会再用律师了。有一个案子我作为当事人参加庭审,知道对面是个半路出家所里最年轻的律师。但是她不知道我。开庭还给我玩了个小心机,举证期限前只交证据清单,证据留在当庭交,想打我个措手不及。当时翻了一下有一包A4那么厚的证据,发现全是与争议焦点无关的,知道基层审判人员一年几百个案子,不愿意改期开庭(我可以要求一个举证期限),让着她。
可能因为我全程展现的太过了,对方很得意,还来劲儿了,跟我说,“因为你没有请律师,我给你讲一下案件后续的发展,对你很不利。”,对我不利为啥法官给你施压要你们让步,为啥问我愿不愿意和解,从博弈论角度看到这就知道谁赢谁输了。然后我就逗她,“看您年龄,毕业10年以上了,现在是高级合伙人了吧?”,没想到那女的居然还认了,她认了。一个开庭不拿原件的律师真敢认啊。
很多时候律师出面解决的都不是法律问题,很多案件的胜负也不在法庭上。曾有朋友介绍,一个资深律师代理了我以前行业客户的案件,想从我这了解一下对方资金走向,不然连对方钱在哪都不知道,还打啥官司。
现在很多自媒体上的律师,说不好听的只会念法条,问问他们如果抗诉或者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知道不知道北京一分检接待窗口在哪(可不是办公大楼),很多实际的东西根本没操作过。拿举报黑车举例,像这位,小法条一念,专业,告诉去交管部门投诉,问题就出在这。
您说的交通部门是哪个。交警支队?去了人家会告诉你如果对方是违停,你拍照留证据,到时会开罚单;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分局?人家只处理企业不合规;打12328?人家只处理网约车不合规;打12345?派单到综合行政执法队,也就是城管,城管又只能截停黑三轮,私家车没权限。
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五支队,你得找对人。当天举报,不到24小时展开行动。
同样,你朋友吃饭包忘外面没拿进来,吃完想起来丢了,这情况报警派出所会告诉你是遗失,不立案。找哪个律师都是下次注意,你需要怎么动用民警,有摄像头商家,物业,社区在第二天找到这个人,拿回东西同时给对方教训而不被法律追究。
哥们被人打了,轻微伤,派出所里吓唬我哥们逼他和解,我怼完一毛三,和过来的二毛一掰扯,对方平平淡淡丢一句你也在我们辖区住,我才不管,一般的律师会这样吗?没那个交情。
当然各行各业都有精英和混子,我本人层次较低,接触的也都是低端问题,各位精英律师不用搭理我。
一是很多律师不做风险代理(确实部分当事人风险代理后赖账),都是先收钱,既然钱都收了,还有啥动力,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挖掘新潜客,反正这行很多人也不会是回头客。加上心态上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后来了解了之前请的两位律师,都不是某一领域深耕,属于“万金油”律师,第一个有点糊弄事,第二个虽然认真,但是很多东西不变通。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穷,作为一个男的本来就讨厌整理文件这种事,实在不行雇个小助理看着还养眼,不说了,努力搬砖以后都找律师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