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会和司法考试哪个更难?/
共2个回答0条评论

注会和司法考试哪个更难?

aoye
排序方式:被封时间
时间排序由新到旧
  • 298 个点赞 👍

    双证持有者。20年拿法律职业资格证,21年拿cpa。非本专业零基础考的。目前国内法律资格100万人,cpa资格30万人,执业占比均约30%-35%。双证绝大部分都是先cpa后法考,人数在5万左右,双证的绝大部分从事会计财务金融类,很少从事纯法律。

    个人感觉如果在非本专业零基础的情况下,cpa会更难一些。主要原因就是cpa培训界的讲师太弱太弱,反观法考界讲师很强,刑法柏浪涛(唯一的神),行政李佳、徐金桂(各有千秋,都有硬核段子),民法钟秀勇(豁达乐观派,花样自损,各种精神洗礼),民诉韩心怡(表妹,真的强,首选,戴鹏段子多但知识没有夯实),刑诉左宁(男高音,框架感极强,一听就知道肯定能学好,但考的一定是最差,是的,法考最难的就是刑诉),商经鄢梦萱,郄鹏恩(梦萱姑是厚大唯一拿得出手的培训讲师罗翔老师适合更高级的殿堂,技术性培训这块还差点意思。郄鹏恩虽然前段时间出了点抄袭的事,但放心,讲课绝对比原创好一百倍,特别是听一次就无法忘怀的经济法体系,就是郄鹏恩当年给构建的:经济法很乱,但从宏观、微观看很清晰,宏观分二次分配的调控、经济冷热的调控和核心生产要素调控,二次分配调控就是税率即税法,经济冷热调控就是利率即银行法,核心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即与土地相关的那些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微观也是两面,一个是市场主体厂家,一个是消费者,厂家分两种情况,要么是竞争太狠比如3q大战,所以有反不正当竞争法,要么不竞争了,赢者通吃了,所以有反垄断法,消费者方面呢,实际上法律是倾斜保护消费者的,所以就有了消费者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这是经济法的体系;商法无非就俩,主体和行为,主体法就是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法,行为法比如票据是融资的,破产法就是死亡的等),三国杨帆(她和柏浪涛是唯一的公认的顶流的各自课程的不二人选,真希望杨帆能去讲会计审计之类的课,国际法只有客观题,但很爽,能理清国际法国内法的关系和背后的机制原理),理论杜洪波白斌(还有众合那个胖老师也很强)等都讲的出神入化(与在教室现场讲课略有关?),特别是知识点的案例比喻简直绝了。反观cpa的一帮老师,真是受不了,比如会计中很多重要知识点没有形象的比喻和实务案例(和法律一样,会计也是理论➕实践应用学科,任何奇奇怪怪的会计处理都有背后的经典案例和学术实践争论博弈,可cpa老师就是楞不讲),还有那个租赁准则中售后回租的处理让人头大,当时自己真是冥思苦想才得以明白点里面的一点意思。会计还有很多记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分,底层逻辑只有一条,就是要报表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能力而非其运气成分,运气赚来的的归其他综合收益,还有金融资产定义中关于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那个点,不固定数量结算作为资产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固定数量本质上就是把自身权益工具当做钱来花罢了,固定数量就是卖身(权益工具),但老师们就是不点破这个,导致很多学生云里雾里,还有收入准则中,应收和合同资产的分界线,应收那个定义奇奇怪怪,本质就是干完活了,坐等收钱的意思,时段履行义务的应收就是按民事合同来,合同写的啥时候应该给钱,就是应收的确认时点;财管,由于本人数学底子还行,财务管理那一块基本都是先做题再看书,老师不用说,选择东奥的闫华红,就是那个写字潦草但数学直觉倍棒的三姨;经济法裸考过的,和法考有很多重叠,特别是涉及民法基础的知识,就会感觉经济法真是小学生题目了;税法是硬功夫,不记不行,听的叶青,还行;审计呢,有点意思,比起刑诉的严谨性和神经病式的样差远了,还能适应,选择斯尔的小金老师;战略不少常识范畴,看书做题不用听课。总之,cpa培训讲师除了财管闫,审计金,其他基本都是照本宣科,特别是辅导书,非常之垃圾,几年不变吃老本,说的就是cpa培训首子东奥,太烂。更可恶的是法考时候,那么精良的培训课件都是免费公开,不收一分一毛,而垃圾cpa课件百分百收费,并且很大精力放在了打击盗版,这可能也是整体培训水平底下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如果还有点经验和各位分享,那就是兴趣第一位,如果毫无兴趣,有动力坚持也没有实际意义,一旦有兴趣会不自主的触类旁通,学习也是带着问题来学的,经常不等学完学会就跃跃欲试的用于实践,法考对自己生活工作帮助的确很大,经常不自觉的分析社会热点,比如那个下车库不小心压到人致死的案子,明显就是意外事件,不可能是过失,一定无罪。还有刚学法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刑法中的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容易混淆的地方(柏浪涛牛逼地方就在于这,彻底揉碎,从不装逼,诱导式启发,引人入胜,比如盗窃抢夺的区分有三个例子:做礼拜的老太太非常虔诚钱乃身外之物,不小心掉进水沟的小姐姐甩出去的包包,楼上小妹妹不小心掉在楼下的手机等等;还有分析中止和未遂的不为和不能为,拿强奸罪来说,分界线就是亲表姐,八十岁老太太竟也属于能为的范畴),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区分,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的区分,共同犯罪中"误杀同伙"案例的分析(错误论是柏浪涛立足学术领域的看家本领),几年不碰了还能历历在目,还有民法中先让与担保,自身就经历过这个规则,不是抵押贷款,是直接以来回过户的方式来"抵押"贷款,抵押和所有的区分直觉再一次加深,这里就和会计税法中的售后回购连了线,售后回购本质就是先让与担保贷款,也进一步区分售后回购与售后回租、融资租赁、金融租赁(不就是有具体场景的借贷嘛,前俩不需要金融牌照,融资租赁、金融租赁需要一个比银行门槛低太多的牌照,都是借贷许可的深度不同导致了各种层级的借贷。吸收公众储蓄是最高级别,即银行,最低到售后回购回租赁是不需要任何金融牌照的,中间就是金融租赁)的本质区别,此外各种连线(每每学到原理相同的地方,多少有点逻辑秩序快感,有时候真觉得世界普世,知识大同,原理趋同。啥玩意也就那么回事,也就那么点事)。cpa最感兴趣的就是会计分录,众科目归位的秩序感,分录直觉大抵是学到股份支付金融工具中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分录时形成的(分录是零基础初学者需要下的最大的硬功夫,光分录,得写了十几本草稿本,一言不合就写分录,最后都魔怔了,算结果加减法都不会了,竟然用借贷倒挤结果。。。)。还有损益二字,合并报表风险敞口等,诸多概念很爽(不再被忽悠),总资产,净资产,市值;期望报酬率内部报酬率必要报酬率到期收益率资本成本的区别到底怎么回事,醍醐灌顶,基本上都顺起来了。还有财管的一些内容,当时为了彻底了解透这门课,还买了东北财经大学的系列课本(还是大学课本牛逼,好多现成的知识前人到底怎么推导出来的),比如财管中对利率由来的分析,我们常识可能仅仅认为利率不就是货币的价格嘛,任何东西都是价值,货币也不例外,我们哪能那么简单粗暴刚愎自用呢,实际上是等待补偿(利率的最核心本质,就是我先不消费忍着,先给债务人消费爽一爽)➕通胀补偿(通胀的本质只能在宏观经济学中学到,通胀由宏观供需导致,超发货币仅仅是需求端的情形之一)➕期限风险溢价(夜长梦多,财管的期限理论中的流动性溢价理论应该是期限溢价理论)➕违约风险溢价(借出去十个人,一个人违约我得算到另外人的头上)➕流动性溢价(别有价无市不好出手咯,比如小企业债券,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家企业很牛逼,但其他人不知道,价值的确值那些,但没有充分的市场,没有人愉快的原价的去接盘),这都他妈是穷尽式列举,很多东西有了标准答案后,推及其他都有了自己的答案,12345都想的透,略爽。

    ps,就像学习法律不需要看条文一样,学习会计怎么可能去看准则,浪费时间不说,还显得很不会学习。条文都是学成后再看的,是用来引用的,那是结果,而非先期学习的,那样是本末倒置。

    加一句:cpa比法考难的另外原因就是法言法语会计语言的抄袭方向不同,我们的法律抄的是语言逻辑相近的台湾和日本,而cpa,不用说,很西化。

    编辑于 2023-09-02 18:41・IP 属地山东

    查看全文>>

    一千零一夜
  • 0 个点赞 👍

    作者真厉害

    发布于 2024-02-23 02:48・IP 属地吉林

    查看全文>>

    ll2018

1

  • 1
  • 跳至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