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如何评价《觉醒年代》中对胡适的呈现?

匿名用户
200个点赞 👍

我党的文艺作品在呈现这类人物的时候还是很客观的,今年两部讲建党的文艺作品,对这类人物的呈现都相当不错。不管是《觉醒年代》的胡适还是《1921》的陈公博、周佛海,都没有被刻意的丑化,也没有直白地提示观众他们后来做了什么,仅仅是展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的事,但是又在这些事中用细节暗示了他们后来的所作所为。

电视剧里的胡适满嘴专心学术,排斥反对政治和群众运动,可是他自己也没有真的热爱学术。在五四运动北大最危急的时候,他去伺候自己的导师杜威,为自己的文凭而不是北大的学生和他想要的学术环境奔走;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的时候,他要求大家“回到”学术上来,把匹夫有责交给军阀和列强的良心;在陈独秀入狱的时候,他又抢过《每周评论》,把陈独秀精心创办的时评变成他导师杜威的专刊。这简单几笔,就形象地刻画了胡适身上小资产阶级的利己性和妥协性。

按理来说,他和《新青年》其他人的分歧那是相当的大了,如果他真的有文人风骨,那就应该像黄侃辜鸿铭刘师培那样敬而远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他没有,他还是和《新青年》众人混在一起,每天跟大家唱反调,又不撕破脸皮。这个细节呢,又体现了这个人精于钻营,八面玲珑。

电视剧展现了正面人物的未来,比如陈乔年、陈延年、鲁迅等,但是对这类反面人物,并没有交代他们日后的所做所为,这让观众不会因此对这个人人物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在观看电视剧后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查阅相关资料。

当然,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查完资料觉得,电视剧把这些人美化了。

凯岩城永不陷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