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入关学”写写墓志铭了,总体来说,“时代的痔疮”。
所谓“入关学”,就是欧洲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旧日本帝国也经历过的,当资本主义发展至一定阶段,市民阶层的小资产阶级狂热和帝国主义情绪总爆发。
这一种情绪和其结局的进展与变化,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其变化的依据,是根据其所处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其所处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即小农人口比例,其所处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军事强度,外部势力和思潮的影响,故而各国亦各有其特点。
在我国,这种情绪出现时,世界处于信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时代,而国家小农人口比重大,外部影响势力繁多,国家在经济上优势大于军事,但都不是最强,额外的但也极其重要的是,国家不存在法理上允许的贵族阶层。
这些因素构造了我国市民小资产阶级狂热与帝国主义思潮的特征,即“群体特殊”“割裂发展”与“迅速转变”。
由于小农人口比重大,而所谓“市民阶级”绝大部分是在自2015-2020年地产泡沫中诞生所谓膨化中产(一捏就碎),故而实际上“入关学”的真正受众占人口比重相当低,而且高度不稳定,只是这帮人与当时互联网键政人群重合度高,文化知识水平,至少在一开始,是高于平均水准的。都市白领,私企中层,小商人子女,一二线城市中低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这是所谓的“群体特殊”。
“割裂发展”,是因为人口构成中“小农”比重大,“市民”比重低,而境外思潮势力影响大,故而迅速发展为了不同的路径,对“小农”来说,“攘外”只是名头,对内用数量优势,或者利用对外战争的严酷性,夺取所谓“城市人”的“特权利益”,最好是“死掉一批,取而代之”,才实惠,这一派,在北方势力影响下,发展为“小农民粹”。
“市民阶级”内部,则由于“地产泡沫”迅速破灭,也产生分化。最为脆弱无出路者,发展为“市侩主义”,“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其中受西方势力影响者,发展为“投降主义”。而那些有既得利益可以食利的,即有出路的,转换为“保守建制派”。
最后,那些“入关学”的发起者,在这种迅速的幻灭过程中,尤其是出于其较高的知识水平,意识到自身群体的脆弱,国家实力之真相,有决定权之群体利益和意图之所在,转变为“悲观主义”。
由于在“入关学”开启时,市民阶级为资产泡沫的狂热所煽动,错误地判断了自身群体的普遍性,错误判断了(大部分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力)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而这一资产泡沫又迅速于2021-2024年破灭,国内经济转为萧条,故而上述转变极其迅速。
“入关学”是市民阶级小资产狂热的总爆发,而据观察,此类情形为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必须经历之阶段,故而,其出现和存在的必然性不容否认。
至于其最终解决,流血,死人,收割,灭绝,痛,之后要是国家民族尚存,则自然得到教训,能好一段时间。
必然出现,不流血,不痛,不割,一时间好不了。
“时代的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