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美国驻华负责人向美国提交的一系列报告中,有一份文件提到:
国民党政权无能,如果想要确保远东利益,防止出现一个新的大国强权,必须亲自出手介入中国内战。
中国比朝鲜有钱,这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共识。
然而美国人却在 20 世纪中叶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选择——没有干涉中国内战,却花了百倍的代价去干涉朝鲜内战。
美国人到底怎么想的呢?
其实,早在 1944 年,美国驻华最高负责人史迪威,就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系列报告,其内容是关于日本投降后中国地区的局势走向。
其中有一份报告是这么认为的:
国民党政权无能,美国政府如果想要确保远东利益,防止出现一个新的大国强权,必须亲自出手介入中国内战。
他提出两条建议:
1、国民党必须进行深刻改革,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政府;
2、美国至少需要 7 个师 9 万人亲自下场参战,扑灭中国革命。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魏德迈,驻华美军指挥官史迪威的接班人。
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干涉一个利益丰厚的中国,远比事后到朝鲜喝西北风要合算的美国人。

一、朝鲜战争是中华地区博弈的延续
魏德迈提出这个建议,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地深谋远虑,而是他和蒋介石的老婆关系挺好的,属于命题作文。
大家不要误会,没有你们想的那种「关系」。当时很多美国上层人士被宋美龄迷得神魂颠倒,不图名不图利,死心塌地为宋小姐打工。
凭着这层交情,魏德迈在解放战争期间三次试图介入中国内政,甚至不惜与解放军交火(《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有提及),但都被美国政府紧急叫停。
美国总统发善心了吗?
才不是!
杜鲁门虽然很喜欢中国这块经济殖民地,但他不同意中国很有潜力的说法。那年月欧洲才是「小甜甜」,亚洲,国民党负责牵制一下苏联就可以了。
再说了,百万苏联红军还在东北驻扎,如果美军现在介入,苏联人直接开着坦克杀过来怎么办?
得先把苏联人弄走。
这事儿嘛,斯大林很守信用,没等国民党过来接收,1946 年 2 月苏军直接撤出东北,日军遗留的仓库一下子无人看守,东北野战军含泪就给收下了。
对于中国的局势,杜鲁门当时是这么想的——卖国条约国民党已经签完了,只要中共加入联合政府,中国就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所以,是否消灭中共,对美国来说不重要,只要不耽误赚钱就行。
嗯,以和为贵。
马歇尔受命调停,不远万里来中国和稀泥。
既然要调停,总得有个气氛。那个天天喊着介入中国内战的人,太刺眼了。
说的就是「大战略家」魏德迈,中国战区已经取消了,国共也和谈了,剩下的事情马歇尔搞定,麻利点,卷铺盖滚。
刚刚解决魏德迈,美国人又头大了。
1947 年开始,欧洲就麻烦不断。
1 月英国断粮,食物配给低到了二战标准;
2 月意大利共产党搞事。
别的好说,意大利这个传统二五仔……
算了,忘掉中国这档子事吧,国民党一时输不了,咱还是赶紧回欧洲堵漏去。
结果,马歇尔一走,国民党政权如同脱缰野马。
「国府,将在三个月内,戡平内乱,彻底消灭叛乱割据之共产武装。」
历史上一段经典的宣言,就这么出现了。
什么联合政府,什么和平建国,什么调停。下刀之前的那个动作,才叫做「调停」。
然而,才到了 1947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就在东北被打哭了。急吼吼地找来魏德迈,看看怎么挽救一下。毕竟,美国人在国府身上投了很多钱。
魏德迈一看大事不妙,马上给美国政府写了一份报告,内容很简单,立即援助,否则国民党要完。
万万没想到,这份报告起了反作用。
要知道,美国虽然有很多人靠援助中国发财,比如麦克阿瑟和陈纳德,但也有很多人不想花这笔冤枉钱。
毕竟,陈纳德开的史迪庞克牌轿车,国会还有些议员开不上,突然又要一大笔援助,嘴上不好反对,行动上很多人却开始磨洋工。
摸鱼嘛,只要想摸总是可以摸到的。
多方拖延,援助方案拖到了 1948 年 4 月才通过,规模从 10 亿缩减到了 4 亿。
国民党郁闷了,条约我都签完了,怎么这援助还吃回扣呢?
宋美龄正要运作,欧洲又出事了。
1948 年 6 月,美苏英法爆发柏林危机,苏联的 122 毫米炮管天天顶着美国人的脑袋:

当时的西方媒体变着法造谣,说苏军的 IS-3 重型坦克怎么碾过美军直扑英吉利海峡,渲染第三次世界大战,搞得人心惶惶。
这么一闹腾,联合国五常有四常都围着柏林堆坦克,哪有心思理会世界其他地方。
机会来了!
这种机会就叫战略机遇期!错过了,没有后悔药。
毛泽东主席牢牢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给出了一个论断——「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抗日战争急不得,因为八路军根本打不过日本人,只能拖死他。
解放战争拖不得,因为苏美两国随时可能政治、武力干涉,必须在敌人回过味之前,解决问题。
1948 年 6 月柏林危机刚刚开始发酵,解放军立即发动豫东战役,验证了平原地区就地围歼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可行性。
随后,1948 年 9 月东北野战军冒着被国民党军三大兵团夹击的危险,封闭锦州,发动辽沈战役。
同月,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

后面的事情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至 1949 年 1 月平津战役结束,150 万国民党精锐被打败,其政权在大陆已成必败之势。
这个时候,美国人才急了。
都崩溃成这个样子了,没几十万美军,不可能在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挽回败局。
但要召集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跨过 5000 公里的太平洋,光伙食不得运几个月去?
决断的时刻到了。
1949 年 1 月,前美国外交官蒲立特递上《蒲立特向美援外会报告》,力主美军干涉。
主要意见是,恢复陈纳德的志愿航空队,派遣麦克阿瑟等 600 名美国军官担任顾问,出动四万美军守卫主要城市。
麦克阿瑟本人非常乐意,提出三条补充意见——立即给蒋介石大笔援助(入麦克阿瑟的账户);给陈纳德 500 架飞机扭转战局;美国海军参战(封锁长江)。
美国海军根本没搭理他。
长江口那条叫做「紫石英」的倒霉玩意儿你没看见是吧?
当然,美国人的叫嚣还是起了点作用,苏联方面一直拿这个吓唬中共,要搞划江而治。
笑话,中国共产党吓大的?

过江!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将第二野战军数十万将士留在后方,准备应对传说中的 30 万美国干涉军(美国人真敢吹)。
「关于美国出兵的问题,不去讲它不出兵,而是准备它出兵,并准备与之打,以取得主动,而不至于手足无措。
应该认识到,我们力量越大,美国干涉的可能越小,帮助国民党打的可能也越小。」
面对准备充分的解放军,美国政府犹豫不决,马歇尔直接采取鸵鸟姿态,辞职了。
至 1949 年 5 月 27 日,人民解放军风卷残云般解放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国民党政权彻底土崩瓦解。

到这个份上,无论是苏联方面提出的划江而治方案,还是美国方面提出的武装干涉方案,统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苏美两大强权都很郁闷,尤其是美国人,更郁闷。
美国人亏得是最惨的。
那时候,美国手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资本渗透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连一根火柴都要叫「洋火」,钉子叫「洋钉」。
在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帮助下,仅 1946 年 3 月到 12 月,美国就从中国抽走了 4.7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1947 年上半年,国民党政府将抗战后搜刮来的 8 亿多美元外汇,以及数百万两的黄金储备基本上霍霍完了。
什么生意一年半就能净赚 9 亿美元?
可以说,整个国家就是美国的提款机。
美国无偿援助国民政府 45 亿美元打内战,按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掠夺速度,9 年就能回本。
万万没想到,不到三年国民党就垮台了,美国资本家血本无归。包括全部身家换成金圆券的陈纳德先生。

斯大林也很郁闷,如果划江而治,苏联有大把机会在大连、青岛等地驻军,面向太平洋的暖水港,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海军基地,这是多少代沙皇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治外法权统统都要收回,斯大林亲手丢掉了自 1840 年以来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斯大林哪里吃过这么大的亏。
对于这个急转直下的洗牌结果,两大超级强国都不满意。重新洗牌已是一种必然。
正好,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