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问题:
1.你出于什么目的要厘清该县城利益关系?
2.厘清后,你能获得什么利益?
3.你能找到什么人为你介绍该县城利益关系?
4.你能为介绍人提供什么回报?
吃饭去了
吃完饭,继续填坑。
为什么要问这4个问题?
因为:
你出于什么目的要厘清该县城利益关系——划定了范围,知道你应该了解该县城的哪部分利益关系。
如果你做医疗生意,那么没必要非常清楚地了解矿业的利益关系。只需要知道大概即可。
详略得当,就如同划定考纲一样,要抓重点来复习。
厘清后,你能获得什么利益——决定了是否要继续厘清。
知乎上浏览这个问题的各位,几乎没有人有这样一个需求,因为真有需求的人一般不需要上知乎提问。
你是要做生意,还是要做官,还是单纯地出于好奇心?这直接影响了下一个问题。
你能找到什么人为你介绍该县城利益关系,你能为介绍人提供什么回报——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你是空降的县长,那么根本不需要你亲自去厘清县城利益关系,有的是人会争先恐后给你介绍一切。
如果你是大集团派来开拓新的地区业务的,那也会有人给你介绍县城,卖个好。反正这也是不费事的事,交个朋友不亏。
为什么这个问题在知乎上有这么多好奇宝宝?
因为这个问题被想的太复杂了,根本不需要你自己去厘清。
正常情况下,就是靠介绍人引你入门,然后你就能知道县城的利益关系。
这个问题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介绍人,如何给介绍人足够的回报。
知乎上最近热议的师徒制,其实这是有其生存土壤的。
贵人,伯乐,这些词一遍遍地在中国人嘴里传颂着,从古至今。
这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信息差。
哪怕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依然有非常多的学问只是家学。
要么主观上不想让它广泛传播,要么客观上没法广泛传播,总之只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到处传。
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理清楚很多的事情,不只是关系,也有些其他的事情。这些事站在高处的人,可能只是三言两语就能点破的。
但是,人家为什么要说呢?
公开渠道看的话,各政府官网值得看看。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经济统计数据。
政府官网里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信息,例如,如果深圳某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社区集体公司股民分红的平均数,两三万左右。
这些数据若非经过政府官网,就会是外人无法猜测得知的。
政府官网的信息适合用于建立框架,知道该地大约有哪些行业,GDP发展如何,支柱企业是什么。
中间人介绍的信息则是框架里面的填充信息。
只有填充会导致片面,坍塌,只有框架会带来太空,太无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