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香港的演员有哪些是真正爱国而不是双面人?

小菠萝的小荔枝
481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关于成龙,说几点吧。主要讲回归前的,回归后总有键盘侠会说“连夜绣红旗不算”之类的,所以回归前总可以说没那些个“饭”恰。

第一是建丰。他去世的时候,咱们这边更发了唁电,用的是“惊悉”“深表哀悼”这样的字眼。百度一下就找到了。87年建丰开放探亲,是公认的推动民族团结的大事,给予最高评价的是咱们这边。

然后那个老登,有媒体统计过,上台后到94年,他一共公开讲了156次“统一”。所以当时他还没有暴露真面目,大家都被他骗过。

在建丰去世之前的198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十年之前,成龙接受日本媒体访问,被问及97,他是这样回答的:

也是在1987年,成龙自编自导自演了《A计划续集》,看过的都会记得里面那段关于革命的宣言。

对此电影评论人张建德在《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一书中就说,这段台词一方面除了表达成龙热爱香港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强调“要站在历史的正确面”,所以最后成龙饰演的的马如龙,就选择帮助内地来的革命党。

同时,这段宣言也是成龙表达“爱民即爱国”立场的写照,只要人民能珍惜自己的生活,国家自然就会安定,这不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写照么?

在这之前的《A计划》(也是成龙自编自导自演),高潮部分三炮岛大战,为什么说像《智取威虎山》?因为这就是借鉴了《智取威虎山》,所以成龙当年在“今夜不设防”节目里,就说自己喜欢样板戏。

其中《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也是他最爱。

成龙爱看样板戏,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当年他还在做龙虎武师,每天都在香港油麻地的“北海街19号”等开工,下班后回“19号”,他要么就去对面的“普庆波楼”打桌球,要么就在“普庆波楼”上面的“普庆戏院”看样板戏,因为“普庆戏院“就是内地运营的,70年代初基本放的都是样板戏。

作为学京剧出来的,一方面自然对样板戏感到亲切,而另一方面更是成龙对内地文艺作品的喜爱,这叫“双面人”?

至于网上有说他参加日本节目说“移民日本”啥的,结果他不光从无行动,而且也对媒体这样强调——说真的,如果他真有移民动向,这些地方早就新闻满天飞了,还用得着靠有些人断章取义去发视频?

总结来说,别的港星移民是“本地新闻”,成龙如果移民的话那可是“国际新闻”,差别就在这。

还有1990年的报道,成龙通过其日本粉丝团等,收到了500万日元(当时折合30万港币左右)的善款,然后他把这笔善款捐给了谁?

哪个想“移民日本”的人会拿日子的钱帮同胞?再结合87年日本媒体访问,谁会相信一个要“移民日本”的人会说回归“没问题”?

当年报道,也确实提到新加坡主动邀请成龙入籍,所以“成龙移民”这件事,充满热情的是那么多地方的政府,所以个个都在准备给他“开绿灯”,结果都没有下文,只能解释为一点,成龙根本没打算移民!

这点内地媒体问他时也不例外,他的回答就是对国家充满着信心!

1993年,成龙接受内地媒体访问,第一次说出“回归以后没有香港电影,只有中国电影”——93年绝大多数港片市场仍在对岸,内地仍在进行市场改革,还没有全国范围的票房分账、民营电影公司、院线制度等,市场制度仍是陈旧的买卖拷贝方式结算——意思就是9000到10500元人民币一个拷贝卖断给中影,之后全国各地的戏院或公司统一向中影买拷贝,放映收入归各地电影公司或戏院,所以片方(当时以国营制片厂为单位)根本不存在“分全国票房”这回事,换句话说,仍处于“公有制”状态,还没“市场化”。

但即使这样,成龙也在内地电影市场还相对挺落后时,公开说“回归后都是中国电影”,这算是“双面人”吗?

对于“中国电影”的定位,早在1981年成龙就已经对媒体说过了,那时他刚拍过《杀手壕》,但公开说他的计划就是每拍一部“国际电影”(西片),就会拍一部中国电影——他并没有说自己在香港拍的是“香港电影”,而是将港片也视作“中国电影”。

正如他所说,《龙少爷》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抢包山”和“踢毽子”,高潮大战的动机,也是因为要保护国宝:

十几年后,他说到做到:1998年他在中国香港电影《我是谁》后拍了西片《尖峰时刻》,在北美乃至全球票房大卖,成为名副其实的好莱坞巨星。这之后,想都想得到好莱坞多少项目找上门来,但他选择拍的,是中国香港电影《玻璃樽》。

当时采访他也说,《尖峰时刻》在北美票房成功,他固然开心,但他希望在中国更成功。最终,《尖峰时刻》除了北美以1.41亿美元票房打入年度十大卖座片第7名,内地也以2500万人民币票房,成为年度十大卖座片第6名。

有趣的是,当年有媒体提《尖峰时刻》,还用“亲华排外”来总结,无论是否夸张,但这样的人物和剧情设定,也在北美票房大卖,也能看出成龙拍西片,对其角色的立场。



《玻璃樽》后,他依然坚持这个顺序,拍西片《上海正午》,然后拍华语片《特务迷城》,再拍西片《尖峰时刻2》,然后01年8月华语片《飞龙再生》和外语片《燕尾服》前后脚开拍,02年到03年两部西片《上海正午2》《环游世界80天》,然后就是华语片《新警察故事》《神话》《宝贝计划》,再到两部外语片《尖峰时刻3》《功夫之王》,又两部华语片《新宿事件》《大兵小将》,还两部西片《邻家特工》《功夫梦》...

也就是说,到2010年,成龙依然在履行他1981年,也就是30年前说过的话,跟他后面说“回归后都是中国电影”的立场,是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他对电影如此坚持,就因为电影承载了他的这一番热情:

通过拍好电影,成龙也在回归之前,就为内地的电影市场做出贡献。

2024年11月,央六中国电影报道专题节目,就专门说到当年春节档及贺岁片的诞生,是从成龙和他的《红番区》开始的。

意思就是,这是内地第一部真正以‘’贺岁片”名义,在大年初一开始公映的电影,而且因为掀起观影热潮,从此开启了内地春节档的市场;换句话说,之后所有大年初一内地公映的春节档电影,《红番区》都是它们的“大祖师”!

1996年春节档《简单任务》以“白金龙”为片名内地上映,让内地进一步掀起了“成龙热”。

当时香港尚未回归,成龙已经通过电影,为内地的影视市场做出了一个大贡献。

至于《红番区》开创春节档后,成龙多年来为内地电影行业的更多贡献,看这篇文章就知道。

而在这之前,1991年成龙首次到内地韶关取景拍《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得到当地很多协助,那么是谁协助的呢?

非常简单的问题:新华社是什么身份?新华社会亲自给个“双面人”这么多拍摄的协助,还专程来参加“双面人”电影的庆功宴?

还有,《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当年在台湾上映,以3.2亿台币票房,打破当时台湾有史以来中外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并且保持华语电影在台票房纪录长达16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是当时台湾上映过的电影里,对内地角色刻画最正面的一部,包括这个画面也保留了,更不用说陈家驹和杨建华联手查案,不就是表达香港应与内地融合,“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的主题么?跟1987年《A计划续集》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

1983年中英回归谈判中,成龙拍了《A计划》,1987年距回归尚有10年,成龙拍了《A计划续集》,1992年距回归尚有5年,成龙拍了《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其实都是在大环境下表达自己对于回归和国家的态度,当中体现的立场如何,还不够清楚么?

至于回归晚宴上那句“哎,大哥,我跟你喝一杯!”相信也不少人听说过,就不具体说了。

但也可一提的是,当时港府为迎接回归,还专策划了名为“龙影香江”的成龙电影月,谁会给“双面人”这样的待遇?

回归后很多关于香港的活动,内地和香港也都邀请成龙参加,比如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访港,两地都拍板由成龙负责陪同,央视也专门报道,“双面人”有这样的待遇?

2008年5.12汶川地震,成龙和杨受成基金会5.14就捐了1000万,是圈中单笔捐款最多的明星。“双面人”光在钱上面就舍不得了吧?

若说成龙这样的三观是哪来的,自然也离不开他的师父于占元。他说过:“陈志平是陈港生的父亲,于占元则是成龙的父亲。”小时候在戏班学了十年京剧,一直受到这个国粹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所以让他从小就热爱中国的文化,也记住师父传授给自己的这一切。


所以1988年,他在美国罗省获得“荣誉市民”,师父也到场,有趣的是成龙因为从小就很怕师父,因为被打太多了,因为于占元曾收他做干儿子,但其他师兄弟挨打,他也要陪打,原因是于占元说“不能偏心”,而且如果是成龙犯错,会被于占元打得更厉害,因为师父说“免得别人讲我教不好你!”

所以这天,被师父一提醒,成龙就忘记了一切感谢词,但唯独记得一句:“我是中国人。”可见于占元从小给他灌输的三观,就包含了这句话。

8年前的1980年,成龙在美国拍第一部好莱坞电影《杀手壕》,过程中受了很多委屈,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曾给朋友写了好几页的信——虽然成龙因为学历问题,曾经识字有限,但他愿意去学习,所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靠多写信记字。

那他写了什么?

36年后,他接过好莱坞颁给他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没有忘记当年在信里写的那句话。

80年代末,成龙获颁英国MBE勋爵——其实参加86年英女皇访港汇演,就有人说他是“爱英国”之类,但事实是英国那边亲自写信请他去当地领奖,还主动给他好几个领奖时间供他选择,他都没去,而当时他希望有机会去的是奥斯卡,不想最后却拿到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

看,这些很多都是成龙回归之前公开表达的态度。不光是纸媒报道,在1982年初《龙少爷》上映之前的采访视频,留意2:04的那段话:“激发我更为中国人而努力,为中国人多做点事!”

1982年9月,中英回归谈判才开始,这个访问是1982年的1月。

看到这,有些人的键盘打算怎么绞尽脑汁、语无伦次、张冠李戴、强词夺理、咽不下这口气地说,这是一个“双面人”、“没有民族认同感”会做的事呢?哈。

编辑于 2024-11-29 18:2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姓亚名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