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左小祖咒”。
左小祖咒,1970年3月4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内地独立音乐人、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就是下面这位。

1、2011年开始左小祖咒听说常州要拆迁,于是先后把自己12个亲戚的户口都落到了常州老丈人的房子。
2、左小祖咒对拆迁部门一口要价700万。这次拆迁据说是为了修地铁,而非房地产开发,也就是说这拆迁费其实是纳税人的钱。
3、左小祖咒的圈内圈外好友,比如李承鹏、韩寒、姚晨等,纷纷发表微博表示声援左小祖咒,痛斥这种强拆的行为,痛斥这个民不聊生的国家。
4、左小祖咒的老婆发了照片说自己房子被拆,后被网友指出那是她爹邻居的房子,不是她爹的,她爹的房子完好。
5、然后线路规划作出了修改,绕过左小祖咒岳父的房子。左小祖咒的抗争圆满胜利,基本人权得到了保障。
6、由于左小祖咒的抗议,他岳父的邻居的房子现在协议拆迁,得到一套140平米安置房和120万赔偿金。邻居十分感谢左小祖咒。
7、李承鹏偷偷删除了声援左小祖咒的微博。
8、据常州网友介绍,规划了火葬场以后,当地几乎没有什么人家了,基本都拆迁走了,以后的情况很可能是火葬场边上留着一个孤零零的左小祖咒岳父的房子,以及他家十几二十号亲戚的户口本。
2020.7.23凑够了十个赞,再放两张关于左小祖咒新闻的截图。。非常有趣。

1993年,有着上海“打口之父”之称的左小祖咒离开了上海,去往北京成立了北京艺术家部落“北京东村”。当时包含左小祖咒总共10人,他们每人凑了两百块前往北京的妙峰山,这次的旅程他们成功地缔造出后来名声大噪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按照左小祖咒所说,这部作品目前价值总和已超梵高《向日葵》两倍。

当时,在完成《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这部旷世神作五分钟之后,除了左小祖咒以外的九个人认为不能浪费这两千块钱,既然都还没提上裤子,干脆再搞点作品。这时左小祖咒极力阻拦,劝说他们回北京城用剩下来的钱吃点奢侈的涮羊肉。队友们极力反对,执拗的完成了另一份作品《九个洞》又名《无名山九壮士》。很遗憾这个作品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当时我了解这件事的经过之后常常在想,左小祖咒和他的朋友们其实有点浪费力气,他们确确实实不需要第二部作品,这点左小祖咒的观点是没错的。 他们只需要把第一部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更名为《为无名山增加九个洞》,那这部作品的价值可能早就超越梵高《向日葵》价值的4倍了。
2020.7.25更新
第一,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但是我实在是没想到这些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的。

员外大人,这事儿真的跟粉红不粉红的没关系,请您不要这么魔怔了。乐意把自己当上帝您就当,我管不着,但是不要乱扣大帽子,显得您挺没水平的。
第二,关于《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是不是好作品。

本身我是不想跟他说这么多的,因为在他的审美里《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是一部好作品。
但是他在锲而不舍的跟人解释为啥这是一部好作品,这就让我很不耐烦。

出于尊重,来跟你解释一下吧。
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方式,停留在我上初中的时期。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总喜欢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作者的中心思想,很明显你现在就是在感受左小祖咒的中心思想。如果左小祖咒有幸看到你的回复,肯定会高兴的乐歪了嘴。
我来给你一个构思,绝对不模仿左小祖咒的伟大作品。
下面上作品构思:
翔帝老八,在玉林狗肉摊子边,一把从屠夫的手里夺过了一只杂毛土狗,老八夺到杂毛土狗的一瞬间,被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然后照片冲洗完成后,我会给这部作品起个名字叫《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
关于这幅作品,说一下我个人的深见:深奥的讲,让翔帝老八拯救出即将被屠宰的食用狗,可以充分反映出在当今社会上,还是有些人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以食用的,这部分人,是良知和希望的代表,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也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个社会上“饿”现象的深刻讽刺!我摸着良心说,这部作品对得起神作的名号!
然后呢?没有了。我觉得《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很蠢,是因为我一眼看过去这张照片就很蠢,仔细想想我觉得它不光是蠢,还很恶心。我觉得蠢的原因,我上面给你解释好了,就解释这一遍,您爱懂不懂。
第三,关于我是不是为了黑而黑。

您认为一群人是为了黑左小祖咒所以在黑左小祖咒,您嘴里的这“一群人”应该包括我吧?
搞笑的是您个人的逻辑问题太严重,也确实导致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下面给您讲一下为啥吧。。
首先,您身为他的音乐欣赏者可以抛开左小祖咒的人品问题不谈,但是我为什么要抛开不谈呢?怎么滴?他人品差不许讲?想骗由纳税人的钱组成的拆迁补偿款,我把事实说出来,这也叫黑吗??
其次,您觉得他的音乐完全没问题和我觉得他的音乐什么也不是,这冲突吗?您是神仙啊?您觉得好的所有人都得觉得好?我听了他的音乐,我就是觉得很难听啊,怎么了?周结巴口吃??您何苦自己树个靶子自己打一打呢?我在说左小祖咒,您跟我提周结巴。我要问您今天吃饭了没,您是不是要告诉我翔帝老八半年前就把您喂饱了?
最后,解释一下,请大家改变一下对“公知”这两个字的刻板印象。

在网上扮演“公知”这个身份的人,被广大网友称作“公知”的人,有很多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
比如姚晨、袁立、童大焕、柴静、罗永浩、韩寒,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
但是他们确实就是在网上被口口相传的“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