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权与海权孰轻孰重?
- 0 个点赞 👍
管你陆权海权,东风快递权才是最厉害的
查看全文>>
火麟飞 - 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凯岩城永不陷落 - 90 个点赞 👍
谈一谈我对海权陆权地位变迁的看法。
太早的历史我就不说了,我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说起。一战二战时期的世界是一个陆权压倒海权的时代。两场大战的绝对主战场都是在陆地上。 海权大国英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陆地上的威胁而衰落。而新海权大国美国虽然也打了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海战,但其国际地位的确立基于世界大战期间将大量陆军投到欧洲。二战后美国成了陆海双权之国。
二战以后我们进入冷战时代。我认为冷战时代依然是一个陆权压倒海权的时代。 首先,苏联和中国在整个冷战阶段是明显的陆权压倒海权。美国虽然具有海权,但他必须在陆地上和中苏两国较劲。在西线主要表现在欧洲堆积大量的陆军和陆基航空兵陆基导弹,在东线主要表现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这是冷战地缘斗争的主线。对冷战进程有极为重要影响的几次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中东战争也基本都是陆战或陆基空战。美苏两国的海上较量,除了苏联明显不顾海权劣势而冒进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外,基本上对冷战的影响并不大。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海权重于陆权的时代。最主要表现有两个,一个是基于海运的全球化深度推行,一个就是冷战后从绝对值上得利最大的两大国中国和美国都主要是依靠海权庇护下的体系迅速发展的。
未来会怎样呢?无论中美竞争的结果是中国明显压倒美国后美国不屈服还是中国明显压倒美国后美国投共,结果都是海权大国的胜利。或许还有人对中国是海权大国有怀疑,我写过一篇键政文论证为何我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是和美国并列的世界顶级海权国(中国现在算是个海权国家还是陆权国家?)。
中国现在的确也重视陆上经济带的开发,从中亚到东南亚都是如此。但中国在陆路上搞到的钱和在海路上搞到的钱相比还依然相差太远,在可遇见的将来很难追平。 中国对外的开拓固然有一部分是基于陆路,但也有很多乃至更多是经过海路开发的。非洲,拉美和一部分东南亚的开拓都基于海权。 将来的开发中东固然会靠陆权,但相当部分也必然依然是来自海权。 中国与美国和西欧这两个大经济体距离遥远,而且与美国没有办法搞陆路运输,与欧洲则只能部分倚靠陆路。东亚的日韩和中国也是靠海路搞贸易。 所以感觉不管中国怎么开发世界中国从海路搞到的钱远超从陆路搞到的钱这件事恐怕都是难以改变的。 此外,如果印度强势崛起,很大可能在经济上主要是依托海权而非陆权体系。
总之,放眼未来海权压倒陆权之势难以逆转。
发布于 2022-08-01 07:12・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持续低熵 - 74 个点赞 👍
现实难道没有告诉你,先后两只陆权巅峰比蒙巨兽,德意志第三帝国和苏联,是怎么分别被两代海洋霸主利维坦封锁到死亡的。
海权论用历史事实证明了它先进于陆权论,在海运占世界贸易90%的时代,控制住水道与航线,就能卡住一个国家的脖子。
大约在1890年,马汉的海权论就被立为了美国的立国基石,此后一直是不遗余力的践行着这一理论。旧日本也奉海权论为圭皋,大洋的霸主只能有一个,那就要碰一碰了。
编辑于 2023-09-01 17:3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独自的快乐 - 5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凌极 - 7 个点赞 👍
陆权的打造实在是太昂贵了,你根本打造不出一个好的陆权。
陆权的核心在俄国,俯瞰整个亚欧大陆,但是俄国南下的过程实在是阻力重重,伊朗沙特中国印度土耳其,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伴随着民族主义在亚洲的崛起,想要统合这片区域实在是太困难了。这需要极其高昂的代价,苏联仅仅是手握中亚五国+半个东欧就把自己拖解体了,很难想象还要统领其他国家需要怎样巨大的代价。
陆权早就该埋了
发布于 2023-09-03 13:2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RainBow丶雷电 - 2 个点赞 👍
如果某个国家可以完全地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能维持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科技发展与领先,那么这个国家就可以窝在地理大发现之前的陆权时代。
然而现实显然是残酷的。
世界岛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使是,世界岛内部的物流运输依然高度依赖海运。
当然也可以以陆制海,但前提是,陆权国家能够确保,可威胁世界岛上的贸易路线的舰队都在远程火力范围之内。
而这需要把东风21变成沿海国家,特别是北非,东非和中东国家的标配。
是的,基于弹道反舰导弹的侦查和火力投送体系是一种改变了游戏规则的船新的产物。
当然,这么做,背后的政治风险也是巨大的。
编辑于 2023-09-03 00:4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良马逐利艰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