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逻辑发生了变化。
刚好回到老家,我一边拍家里的东西,一边讲讲农村和城市的区别。

这是大门口,人来人往。其实我有阳台,每个房间都有晒太阳的地方。但是在农村所有人都喜欢这里晒。
他们不会想内裤这么隐私的东西,怎么可以大庭广众露出来。他们甚至会把这个东西当成展示架,评头论足。

这胶布贴的,几乎没有任何审美。这也是农村的生活逻辑,一个东西只有一个属性,能用就行。好看与否,是否安全,一点不重要。

这是我爸去外面干活带来的矿泉水,这水还没我家的山泉水好。不过这东西花钱了,他就不舍得喝。一直存着,存到过期。

有非常大的空间,但是没有任何收纳的概念。东西几乎都是随意堆放。

收集许多用不上的东西,或者把可以用的东西收起来,用一个其他东西替代。比如这个垃圾桶我买来很多年了,他们不用,东西还是习惯丢地上,或者用那种塑料桶替代。

卫生间里有热水器,长年开着,但是不用。每次洗澡还是用土灶烧水,然后打一脸盆水洗澡。

喜欢炒很多菜,然后一直剩菜。一桌子的剩菜,也要再炒几个菜,然后剩菜热了不吃,一直热。当然这里是儿女回家的原因居多。好客也是农村的通病。

洗衣机买来好几年了,从来不用。还是手洗。

不舍得开灯,总是摸黑干活。然后经常摔伤,切手之类的。屋里的灯也是买那种瓦数很小的。

我的房子地基一百二十多平,三层半加一个封起来的院子。加起来至少四五百平。其实家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东西,家具极少。可是每个房间都满满当当的,看起来特别乱。

时代的烙印太重了,所有东西都要用塑料袋包起来,然后随意摆放。
生活观念太固执了,根本不会接受新的思想。
他们生活的意义,十分简单。就只是村里人的闲话,说你家好听的多,那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十恶不赦。
还有就是没有自我,农村人不是没钱,是没有自我。他们一辈子都在奉献,从不想自己。
他们的爱过于质朴,过于沉重。
对于儿女来说,这种爱我很不喜欢。我希望他们自私一点,少做一点,用自己挣的钱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去想去的地方玩。
他们总用自己的辛苦来给儿女压力,这不好。爱应该轻松一些,自由一些。
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孩子,天生就有臭脸综合症。一出生就要带着整个家族,整个村子欣欣向荣的使命。一旦成年后,就迫于生存压力,让自己死在三十岁之前。
我希望他们没钱了找我要钱,而不是问我要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