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争议并不大的,崇祯朝,大家都说他是个大坏蛋,是我大清给他平的反。
至于现代,某些人把他树立为“民族英雄”的目的,是要把汉族的皇帝丑化成完颜构、猪油煎一样残害忠良的昏君加暴君,是要把汉族的百姓,丑化为吃“忠良肉”的“愚民加暴民”,让汉族人在学习袁崇焕“英雄事迹”的时候“反思自身的民族劣根性”。
附图:掉哪吗顶硬上和马上风猴


附图:黑美版连环画《袁崇焕》“民族英雄”被吃掉,汉族的“愚民加暴民”吃“忠良”肉,面目扭曲,表情残忍,果然是“愚民啖尽忠良肉,“伪明”亡期亦临头”。

附图:黑美版连环画《袁崇焕》我大清“圣君”乾隆老佛爷为袁督师“平反”

附图:姓都某纪念园旅游景点——崇祯垃圾箱
这个垃圾箱是崇祯的塑像,塑像两手上举,摆了个上吊的POSE,上面写着:“我系崇贞(注:错别字原文如此,估计是想别人认真的时候不认帐),祖先社稷,巍巍大明,因我多疑,自毁长城!错杀崇焕,奇冤铸成!后人有眼,敬底澄清!尤想当年,痛苦悲鸣!圣旨下令,崇焕爱卿,备受尊敬,大官庶民,行礼立正,故园胜地,保持清净。”他中间开了一个窟窿,是垃圾箱入口。

袁崇焕被树为“民族英雄”的后果,是依法将袁崇焕处决的崇祯皇帝成了“昏君加暴君”,吃奸贼袁崇焕肉的汉族百姓,成了吃忠良肉的“愚民加暴民”。
学习袁崇焕“英雄事迹”的时候,中国人自然得“反思自己的民族劣根性”。

明白没?它们做的,从来不是让汉族人尊敬汉族真正的民族英雄,它们仅仅是要让汉族人时刻“反思”汉族的“民族劣根性”,如果没有“劣根性”,那就编造一个。
事实上,袁崇焕的老家——东莞,并不缺乏民族英雄,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就是东莞人,人家蒋光鼐是货真价实的民族英雄,他当年在上海,和蔡廷锴等人一起,率领广东子弟拼死抵抗日本狗强盗。著名的广东话“掉哪吗顶硬上”,并不是袁崇焕喊出来的,而是蒋光鼐、蔡廷锴率领的19路军在拼死抵抗日本狗强盗的时候发出的怒吼。
但是,赞美蒋光鼐、蔡廷锴,赞美广东子弟组成的19路军,能把汉族百姓丑化为愚民加暴民吗?能让汉族人反思自己的“民族劣根性”吗?

所以,真正的民族英雄——蒋光鼐照样被湮灭于故纸堆,无人问津。
至于争议为啥这么大?
很简单,网络时代,即便普通网民也能接触原始史料了。
网络普及以后,普通网民也能通过接触到《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明熹宗实录》、《崇祯长编》、《度支奏议》等古籍的电子版。
2007年前后,一个网名叫灰熊猫(起点的笔名叫“大爆炸”)的写明末题材的穿越小说《窃明》,从小说里的主角增援觉华岛的内容来看,一开始,灰熊猫认为袁崇焕是一个正面角色,为了丰富小说内容,这家伙到处搜集原始史料。史料接触得越多,灰熊猫就越是觉得不对头,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灰熊猫在小说里披露了大量对袁崇焕的“民族英雄”形象非常不利的史料。
这一下,灰熊猫捅了马蜂窝,一大群袁粉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一开始,吃瓜群众都不知道他们争的是啥,不过那些网上史料,灰熊猫能弄到,其他网民也可以。
更要命的是袁崇焕题材的话题热度越高,吃瓜群众就越多。和袁崇焕有关的谎言被揭露得也就越快。
这些史料里,最重要的,也是对袁崇焕最不利的史料,是袁崇焕自己写的《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以致于袁粉都不敢让网民看到,老夫在这里摘录若干:
臣(袁崇焕)愈讶之,与之言节制及更定营伍为道厅,以监临查核。彼悍然不乐,而咬恨阎鸣泰、武之望二人。其意在臣也。
臣见其难制也,不可用也,也讽之曰:“久劳边寨,杭州西湖尽有乐地”。文龙应臣曰:“久有此心,但惟我知灭奴孔核,灭了东夷,朝鲜文弱,可袭而有也。”
臣曰:“朝庭不勤远略,当有代君者。”文龙曰“此处谁代得?”
次日,臣又召其左右人来婉谕之,而令其亲信者往复开导文龙。于是毅然愿编营伍、受节制,惟道厅必不可用,曰:“一用道厅,必激之为变,岛中人俱夷性,不可狎也”。
臣以为,若定营伍,则有协有将,从此收其权亦不难,然求其必为营伍也,曰“营伍定,则年中必行甄别,祖宗自有法度,不得假也。”
文龙于是悔其言之失,私对副将汪翥曰:“我姑以此了督师之意,其实营制难,我只包管完东事便了。”
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终不可制。欲擒之还朝,待皇上处分,然一擒则其下必哄然,事将不测,惟有迅雷不及掩之法诛之顷刻,则众无得为。文龙死,诸翼恶者,念便断矣。
《题本》里的“日本之心”后面,袁崇焕自己说,他向毛文龙提了好几个要求,并且还做毛文龙身边人员的工作,让这些人再去做毛文龙的工作,毛文龙先后同意了袁崇焕的所有要求,先接受了编营伍、受节制,“于是毅然愿编营伍、受节制,惟道厅必不可用”;
然后,毛文龙再次作出让步“我姑以此了督师之意,其实营制难,我只包管完东事便了。”
也就是说,袁崇焕明面上所有的要求,毛文龙先后全部接受了,只保留意见,认为袁崇焕的要求不合理。
然后,袁崇焕说毛文龙“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终不可制”。
毛文龙都已经全部接受了袁崇焕所有要求了,还“狼子野心”?
那么,哪句话证明毛文龙有“狼子野心”呢?只能是毛文龙那句“我只包管完东事便了”。
意思就是,你袁崇焕明面上的要求,我全部满足,我姑且相信你也是愿意“五年平辽”,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包管完东事”,然后万事大吉。
“我只包管完东事”,对明王朝来说,确实是没毛病,可是,对于我大清来说,就成了破坏我大清“统一”中国、实现满汉一家,是开历史的倒车;对于辽饷利益集团来说,就更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毛文龙的确是“狼子野心,终不可制”了。
正如袁崇焕给王洽的信中所说:“关东款议,庙堂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
崇祯二年十一月,江西道御史高捷就问:“不知崇焕所欲文龙恊者何心?一者何意耶?”
而且,毛文龙对袁崇焕一直很顺从。
袁崇焕让毛文龙去袁崇焕的老窝宁远,毛文龙就去了。依据也是袁崇焕自己的《题本》:
“繇(自)宁远回,即劫掠商人洪秀、方奉等……”
然后,袁崇焕让毛文龙去双岛,毛文龙也去了。
再然后,袁崇焕宣布毛文龙的“十二当斩”,袁崇焕自己在《题本》里说:
“臣历数其罪,(毛文龙)神颓魂夺,不复能言,即前跪请死。”
袁崇焕说毛文龙没有反抗,而是“前跪请死”
如果毛文龙真是袁粉说的那种大土匪、大军阀、大汉奸……
他怎么可能对袁崇焕这么顺从,叫他去宁远,就去宁远,叫他去双岛,就去双岛,提出各种要求,毛文龙先后让步;要杀他,他还“前跪请死”?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大土匪、大军阀、大汉奸?
须知被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老师亲自指定为汉族“民族英雄”的袁崇焕,对崇祯都没有这么顺从。己巳之变时期,崇祯召见袁崇焕,《国榷》的记载是:
“甲辰(二十四日),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
袁崇焕把中使(太监)留在他的军营里——干嘛?——当人质。然后他才去见皇帝。
袁崇焕和毛文龙,到底谁才是大土匪、大军阀、大汉奸?
一个扣押皇帝使者的大土匪、大军阀、大汉奸,竟然倒打一耙,说一个对他百般顺从的大土匪、大军阀、大汉奸和他见面是“机不容失,便宜正法”?!
袁崇焕要抓毛文龙,机会多的是,毛文龙去宁远的时候是自觉资源地钻到你袁崇焕的老窝里,那时候袁崇焕完全可以直接把毛文龙扣下来送皇帝依法处置,“机不容失,便宜正法”……只能说天底下最锋利的东西,是袁崇焕的胡子,那玩意,竟然能从袁崇焕的脸皮上长出来。
袁崇焕自己写的《题本》不小心泄露了一个事实:毛文龙对袁崇焕一直很顺从,袁崇焕明明有的是机会将毛文龙逮捕,送崇祯依法审判,可他偏不,偏要把毛文龙放回去,然后“机不容失,便宜正法”——其实就是谋杀。
这就意味着,袁崇焕是坚决不让毛文龙接触崇祯,或者说袁崇焕是坚决不让崇祯接触毛文龙,又或者说,他是坚决不让崇祯依法审判毛文龙。
至于啥原因?只能是袁崇焕知道自己罪大恶极,一旦让毛文龙和崇祯接触,他做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就会被皇帝知道。
至于袁崇焕为什么没有向皇帝请示就谋杀毛文龙?
因为他在崇祯那里骗不到足够的权力杀毛文龙。
倒不是崇祯不肯给袁崇焕这么大的权力,关键是,崇祯就算自己想杀毛文龙也得走程序。旁的不说,崇祯杀袁崇焕都走了八个月的程序,他没那么大的权想杀谁就杀谁。
正常的流程只能抓住毛文龙,却没有足够的权力制造冤假错案,更无法搞垮国家的正规军镇东江镇。
那就只好先谋杀毛文龙,然后向皇帝摊牌。
崇祯皇帝杀毛文龙需要程序,袁崇焕杀毛文龙,却不需要程序。
原因很简单,实力。
不是袁崇焕个人有这个实力,他个人,只掌握了从崇祯那里骗来的若干权力。
如果,仅仅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一个人在谋杀毛文龙,先不说能否成功,就算成功了,崇祯杀袁崇焕就象碾死只臭虫。
但是,袁崇焕有另一个身份,他是黑暗组织的利益代言人。
崇祯当上皇帝的时候,向崇祯推荐袁崇焕的,是既有东林党,又有阉党。
很明显,这个黑暗组织,既有东林党,又有阉党,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无视皇权和国家法纪,谋杀毛文龙,并且根本不害怕皇权的惩罚。
以往,研究袁崇焕谋杀毛文龙案的时候,人们仅仅从法律角度出发,强调袁崇焕违法、谋杀、矫制……惟独忽略了这起谋杀案的实质——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铲除异己。
正因为袁崇焕的《题本》,根本不是狡辩,而是向皇帝摊牌,所以里头许多内容,都是不打自招,我就是在犯罪,你能奈我何?
毛文龙被杀的时候,崇祯也确实奈何不了袁崇焕,只好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然后还要说好话哄着这个谋杀自己人的罪犯。
只不过,袁崇焕自己写的《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是他相当部分罪行的铁证。
其实,袁崇焕杀毛文龙,不过是大明朝的官员践踏国家法纪,谋杀己方将领。
这种事历史上并不是没有,比如宋朝的秦桧也是这么干的。
而袁崇焕比秦桧更恶劣的地方在于他切断己方军队的粮食供应,饿死无数军民。秦桧只杀岳飞,可没断宋军粮饷,饿死岳飞手底下的军队。
毛文龙就算真如袁崇焕和以阎崇年老师为代表的袁粉所说是一个大坏蛋,东江镇的军队和辽民好歹也还是老朱家天子的军队和子民吧。
可耻的是,切断东江镇粮食供应,饿死无数军民的,正是袁崇焕。史料依据——《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袁崇焕自己说: “又严海禁以窘之。文龙禁绝外人,以张继善横绝旅顺,不许一人入其军。臣改贡道於宁远者,欲藉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也赖皇上大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所谓“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说的是啥事呢?
当时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在他的《度支奏议》里有这么段记载:
题覆东江改运道设饷司疏
题为策画东江事宜并清内地隐患,以控强胡以收全胜事,专理新饷,山东清吏司案呈。
崇祯二年正月初八日,奉本部送户科抄出,督师尚书袁崇焕题前事,内称东江所以设镇者,为奴贼也,辽土也。
……
情形离此,便假一镇之钱粮,向听文龙自便,而不设文言稽查,非祖制。文职钱粮,武职兵马之意,他日销算时甚为镇臣不便。
仍为东江设一饷司,每岁数十万之出入不少,俟东平另议存撤。
即运粮料,俱由静海滦乐以及觉华,必经臣衙门挂号,始许往东。
自兹一禁,不许一船私自往来,即往东官船,不许泊近南岸。登莱自协营水兵之外,不许一舟出海,违者不拘官船、民船,俱以贼论。
如此,海之北虽兵戈未偃,而南岸已觉其肃清。东江之师昔无用而今有用,昔远用而今近用,昔虚用而今实用,昔为关宁作牵制,今则与关宁合力。
于是,海若不惊而东人休息,大功以成,一举而诸利备。臣篘荛之忠,未卜有当于大计否,伏乞睿览,敕下该部议覆,如果臣言不谬,申严海禁,为东江置一饷司,以便稽查,转运可咛毛文龙来与臣酌定。官职兵马钱粮及进取事宜,臣俱未敢擅便等因。
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奉圣旨:毛文龙孤军海外,向苦接济不前,卿既悉心筹划,励志灭奴,从此料理,步步向东,文龙照应,步步向西,进取方规,面加商议。果确有胜着,朕何靳百万之饷?文龙但矢图实效,勿顾浮言。卿亦宜推诚共济,务收成绩。登莱申严海禁及设饷司转运,该部速行酌妥具覆,钦此!
钦遵抄出到部,送司已经呈堂咨行天津部院并山东抚院查议去后,又奉本部送准兵部咨同前事,内开该本部题。
奉圣旨:海禁防倭,原系祖制,着山东抚臣行登莱道臣严加禁约,除旧日开□洋者验明放回。以后一切市贩船只,不许私通,违者按法治罪。贡道、饷道,该部确议速覆,钦此。
注意,毕自严抄录的奏疏里,袁崇焕禁海时,根本没说这是为了对付毛文龙的,而是冠冕堂皇地说“海之北虽兵戈未偃,而南岸已觉其肃清”、“海若不惊而东人休息,大功以成,一举而诸利备”,而皇帝也以为禁海是为了对付倭寇之类的海盗,所以皇帝说“海禁防倭,原系祖制”。
结果,到毛文龙被杀后,袁崇焕在《题本》里说:“又严海禁以窘之”,那么,所谓的“不许一舟出海,违者不拘官船、民船,俱以贼论”,对付的,根本就是毛文龙和东江镇。
要知道,明王朝给东江镇提供的粮饷,从来就每足额过,靠这点钱粮,东江镇军民统统都得变成饿殍。东江镇真正的钱粮来源,是收经去朝鲜做海贸的海商的保护费,至于这些商人是去朝鲜做生意,还是走私货物去日本,毛文龙不管,反正,多年来总计“积年商价银二百零七万九千有奇”,被袁崇焕这么一禁海,毛文龙的粮食供应被真正切断了。
也就是说,黄中色、王廷试、孙国祯再怎么压缩东江镇的兵额,再怎么“扣算”实际上对东江镇的伤害都有限,唯独袁崇焕这招禁海又狠又刁。
袁崇焕就杀了毛文龙后,就和皇帝摊牌:
……其不以道臣而以饷司者,令其将若兵有所利而无所疑也。又严海禁以窘之。文龙禁绝外人,以张继善横绝旅顺,不许一人入其军。臣改贡道於宁远者,欲藉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也赖皇上大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崇祯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到覆
掉哪妈!之前说好的禁海、改饷道、贡道是为了让东江镇“昔远用而今近用,昔虚用而今实用,昔为关宁作牵制,今则与关宁合力”的干活哪去了,怎么成了“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而且还要倒打一耙,把皇帝拖下水,说海禁、改贡道饷道“欲藉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是皇帝同意的:“也赖皇上大纵神武,一一许臣”。
相当于在现代,某人犯罪之后,不但不畏罪潜逃,还要向上级报告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谋杀了毛文龙。”
——这已经不是在撒谎了,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挑衅崇祯。
——嚣张到了极点。
结果大家都知道,东江镇的辽兵辽民饿死无数。
饿死人的罪名,被袁崇焕顺手栽给毛文龙:“文龙拘锢难民,不令一人渡海,日给之米一盌(碗),令往夷地掘参,遭夷屠杀无算。其畏死不肯往者,听其饿死。岛中白骨如山。草菅人命,九当斩!”
有这样的“民族英雄”吗?
就这么个货色,被它们捧为“民族英雄”,还要汉族人反思自己的“民族劣根性”——掉哪吗!
这是公知们信用的破产,他们的谎言,已经没多少人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