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让我其实很绝望的事。
我一直以为,我夜晚做梦,大概率会是想念上海或者南京。毕竟这两种才是我认可的正确的有希望的模式。而且从审美偏好上我也喜欢这两个城市,正好一个古典一个洋气,还是完美的互补。
但我其实似乎像是一部分灵魂被北京这个城市给锁住了,我似乎再也忘不了北京。而且这个城市在我身上的烙印过深,以至于我认为某种角度来说,也许我最终的命运不可能真正离开北京,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自己一定要在加拿大,至少现在一定要在加拿大,现在不是迎接和北京相关的我个人的命运的部分。
我后来想了一下,南京上海的灵魂是没有改变的。一百年前南京和现在一样古典,上海和现在一样洋气,大概率五十年后这两座城市即使有再多的规划建设上的变化,城市本质上的气质还是很难实质改变的。
但是我很难确定过去三十年的北京的状态是否属于北京本质气质的一部分,是骨髓里的气质还是短期的昙花一瞬。
过去三十年的北京非常糟糕,我可以从饮食建筑气候城建交通住宿说出两千万个缺点,但是它有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气质。
一种外在的极度威严古板,以及大量的破败脏乱荒凉,却搭配了数以千万计的像火焰一样热烈的灵魂。
这个意象是,火焰在燃烧,然后不断的沙土试图去熄灭这个火苗。火灭了又燃烧,然后又不断的大水灌,然后再熄灭,然后再燃烧,周而复始的感觉。
这是一种极端极端奢侈的行为。你可以在堪比孟加拉的贫民窟的宿舍里,看到了充满理想和抱负的灵魂,然后这个灵魂被熄灭。
你可以在堪比菲律宾的城中村,看到了充满欲望的灵魂,试图让自己的美和艺术可以被世界认可,然后再次看到这个灵魂被熄灭。
你可以在其貌不扬的建筑物外观背后,往里看到真正的别有洞天。然后当你在开心的吃饭喝酒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那些炽热的灵魂。
然后意识到真正的奢侈从来不是物质,不是所谓的豪车豪宅包包手表,而是可以随性地熄灭这些灵魂,就像吹灭蜡烛一样,看着蜡烛一盏一盏暗下去。
这种热烈的灵魂,冰冷荒凉的环境,和洞天里用灵魂作为燃料的奢侈,是一种极度极度的审美意义上的刻骨铭心。
我不确定这仅仅是这三十年,还是北京一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