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彝族为什么那么穷,从当地人的角度如何解释这一点?
彝族 贫穷 最伤感的作文
- 74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彝族不穷,人家即使没钱了也可以找后勤要,汉族没钱了就只能自生自灭。没有补贴,没有特权,少闵是不会同情穷苦的汉族人的。
真正穷的是汉族人。真正被忽视的也是汉族人。尤其是底层的汉族人。
发布于 2023-11-20 00:11・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momo - 9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兴汉救族 - 0 个点赞 👍
上世纪中期还是奴隶社会,到现在几十年就进入现代社会,跨度有点大,难以适应。
查看全文>>
我们玩蛋啦 - 14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幽魂 - 1269 个点赞 👍
我是大凉山汉族人。彝族在凉山的存在,就像是美国的黑人。
我不贬低任何人,我不喜欢大部分彝族。我在街上遇到的彝族,大部分都很脏,很臭,公交车上如果有几个裹着头巾的彝族,那整个车都会很臭。而且那些不洗澡的彝族的臭味都是一模一样的。
然后,这儿的小偷,还有抢劫的,大部分都是彝族。很多彝族有时候蹲在大街上喝酒,一群一群的。
彝族喜欢抱群,你惹到其中一个,那他就叫起整个家族的来干你。碰瓷,坑蒙拐骗,样样精通。及其没有素质,并且邋遢。以刁蛮和不讲道理为荣
我指的是大部分。小部分还是好的。但是我长那么大,我不管在学校,还是其他地方遇到的彝族(不包括汉化了的),我没有一个喜欢的
查看全文>>
Meee - 9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设置名 - 5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毗岚 - 40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知名 - 408 个点赞 👍
山顶洞人都知道,大便要到睡觉的山洞外面。可对这地方的人,至今还得规定“发现床上有大便要罚款”…
最近让他们上桌吃饭,别把饭菜扔地上蹲着吃,结果被他们说这是“破坏传统”…
这地方穷的是物质?
物质的穷还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穷才是真的惨不忍睹!
编辑于 2023-12-08 13:2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荻 生 - 332 个点赞 👍
单位技术科有个老哥是武警的彝族通信技术军官转业,30来岁,刚接触的时候一口流利的白话让我以为他是广东人,直到后来单位做一个统计,登记身份证的时候我一看傻了:彝族。
后来这老哥来我办公室送材料,出于好奇,我用办公室里仅存的一包荷花和他套了近乎,毕竟在网上长期看到关于凉山彝族负面信息,加上没去过彝族聚集区,作为好奇宝宝的我迫不及待想听他讲讲故事。
老哥说起他老家头直摇,说都2021年了,扶贫攻坚战都进入决胜阶段了,很多凉山彝族人还抱着老一套思想,他们家还算开明,老爹是乡政府的职工,老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文化不高但也算是深明大义,早些年还没开始扶贫的时候,很多凉山彝族人就让自己小孩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年底挣了几个钱就像是成为中国首富一样到处炫耀,老娘长期在村里待着难免受影响,但他老爸坚决顶住了压力,硬是逼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读书,老哥是当年乡上唯一的大学生,他的弟弟妹妹上大学的时候好点了,不过一个村里能出一个就不错了。
完了以后,老哥还说他们老家那还有些社会风气实在是太过于操蛋,知道党和国家会帮他们,现在有的人就干脆不出去上班或者打工了,网上说的那些扶贫支教物资被拿出去偷回家,甚至还有支教女老师被强行留下做媳妇的都有,他还说当年他找到分配到交通厅的大学同学想办法去给老家乡上修几条好点的路,路确实修了,但开工一个月,施工队撤场了,老哥利用休假期间跑回去一打听,说是施工队破坏了这个村子的风水,要买路钱,找村长协调说这钱你得给,你们不能欺负少数民族,还有,我们村上有几个青壮年劳力,你们也得收下,到时候带回到城里去,由于建设方施工方都是国企,本着国企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原则,项目负责人答应了村长的要求,但那几个年轻人去了施工队以后不但不干活还把自己当爷,一旦跟人吵架就威胁要去村上告状说让你们开不了工,更离谱的是,收工以后一些没来得及带走的物资,第二天一去不翼而飞,材料员气的直骂娘,天天跑到项目负责人那诉苦,思来想去惹不起躲得起,于是乎商量一阵后不到一个月就撤退了,说起这件事,这老哥气的直骂娘。
我说你们彝族不是也有几个兵王出来的么,咋不去当兵呢?老哥苦笑着说你以为人人都是吉克克的啊,虽然的确如此,但是吧,稍微有条件的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没条件的,小孩不达标,就以死相逼威胁招兵干部,加上计划生育管不着他们,一家四五个,他们要求全带走,否则就喝农药什么的都来了,他还说早些年他在武警部队的时候村上一个和他们家没什么交情的人家找上门,要求安排他家两个小孩当兵,还要求是排长,老哥当时无语……直接就说我也就是个搞技术的小参谋,没这本事。
老哥说,现在弟弟在中建工作,妹妹在成都当老师,都在成都安顿下来成了家,张罗着把爹妈都接进城去,要是爹妈不愿意,他就接来广东,说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去了
我依旧记得老哥说起他家乡的时候那份神情与无奈,有种像我爹我妈以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他说他也希望家乡变好,退休了还能回去住,好在现在年轻一代的彝族人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都开始拼了命的读书,留在城里,但是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说,老家村上还是有几个愿意学习的小孩子,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准备带走他们去城里读书,虽然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这也算他兄弟姊妹三人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查看全文>>
Mr.WDNMD - 3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八扇屏 - 261 个点赞 👍
伪命题,他们实际上根本不穷。我之前刷抖音看到一排崭新的农村住房,全都是政府修建的,免费给他们安置的。家具水电一应俱全,而且每个月还有补贴,一到各种节假日,还有各种礼物送,可以说完全是吃喝不愁的。
只不过他们习惯于表现出自己很穷的样子,以此向外界索要更多的援助和补贴。但实际上,当地的漢人比他们贫穷多了,但也没有任何补贴,反正只要记住一个定律,那就是少敏的生活水平,铁定是比他所在地区的,和他同等级的漢人要高的。不要怀疑闵宗伟这几十年的努力成果呀。
发布于 2023-11-20 09:01・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甘棠 - 2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筷子 - 17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日出日落永没变迁 - 1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挚爱星辰 - 1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先生 - 167 个点赞 👍
民族问题相当敏感,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一条只要不闹事就行。我听说,仅仅是我听说,国家给的钱非常多,但是当地人拿到钱就很快挥霍一空,一味的等靠要。吸毒成风,不重视教育。自然资源贫乏也是一个原因。
查看全文>>
Love - 153 个点赞 👍
拉倒吧!你同情他,谁同情你?
凉山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能比你好的多!
公开数据,2022年四川凉山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6元,增长6.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66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7元,增长5.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27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0元,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66元,增长5.0%。
我山西人,拿山西省会太原出来比一比,不算过分吧!
公开数据,2022年山西太原市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957 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694 元,增长 5.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948 元,增长 5.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2 元,增长 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517 元,增长 7.5%。
太原与凉山比较,城镇居民收入多4337元,消费多721元;农村居民收入多4872元,消费多4451元。太原的城里人,不比凉山州的城里人消费水平高。(消费包括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文娱、其它,太原人住的肯定比凉山贵多了吧)
山西长治,我老家,各种指标都在150-170之间,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中位数。
公开数据,2022年山西长治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73元,同比增长6.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3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7元,增长7.5%。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45元,同比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53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70元,增长6.4%。
长治与凉山比较,城镇居民收入多1756元,消费多-2174元;农村居民收入多1487元,消费多1204元。长治的城里人,比凉山州的城里人消费水平低多了。
发布于 2023-10-31 14:5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momo - 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是五哥啊 - 67 个点赞 👍
四川大凉山的穷,全国出名。
2017年新闻报道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大凉山格斗孤儿”。
成都一家格斗俱乐部收养了两名大凉山孤儿 ,教他们格斗技术,然后参加商业演出。
新闻报道后,“大善人”们纷纷谴责俱乐部老板没有良心,利用孤儿挣钱,毁了他们的未来。
引发舆论后,凉山州教育局将孤儿带回校园。
风波过后,凉山还有人要把孩子送来,但俱乐部老板表示,以后不会再收凉山的孩子了。
这些“大善人”看似是在为孩子好,但其实他们才是真正掐灭了孩子的希望。
因为这些孩子在老家要么是孤儿,要么是家里穷根本不怎么管。或早早辍学,或每天都要干很多农活,长大后继续重复父辈们的贫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练习格斗对普通人来说也许不是好的出路,但对那些没人管的孩子,是一门不错的技能,至少会接受一些正确先进的理念,以后多些出路。
大凉山为什么这么贫穷?
大凉山这些年来拿扶贫款拿到手软,除政府投入外,还有大量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可以说大凉山是中国慈善事业最为关注的地区,并且也是全国少有的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地区。
但有用吗?比起投入资金,产出效果实在是有限。
原因只有一个:给钱扶不了贫,不改变当地人观念扶不了贫。
如果当地“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不发生改变,甚至以“重义轻利、务商为耻”为行为规范,即使做再多慈善,也是徒劳。
因为不管捐赠多少物资,总会被消耗完。
当家庭本就贫穷,多生孩子只会创造更多的贫穷。
甚至过度的慈善还会鼓励贫穷。
如果靠穷就可以吃穿不愁,拿政府补助,谁还会勤劳工作?谁还会去外地打工?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靠市场化。
要么找到适合当地的产业,然后一步步引导发展壮大。要么鼓励当地年轻人离开大凉山,脱离恶劣环境,接受现代先进思想文明的熏陶。
网上的“大善人”不要再呼吁慈善去帮助大凉山了,中国四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脱贫唯一正确的方式是: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现代产业,参与市场分工。
当“少生孩子多搞钱”某天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时,才是真正的脱贫之日。
发布于 2023-07-17 21:47・IP 属地甘肃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宁姐物语 - 43 个点赞 👍
很简单,大凉山从奴隶制社会到了现代社会,总共不过20年。
为什么是20年呢,因为改革开放也就不过就三十来年,好多地方也才刚刚脱贫而已,
早几十年,很多地方跟大凉山其实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大多数地方穷是社会原因,一旦社会资源倾斜过去,脱贫之后当地整体素质自然就会融入整个社会。
而大凉山穷是因为咱们国家是必须要养着这个地方的人,纯属于惯的毛病。
发布于 2023-06-21 20:2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陆千千爱吃鱼 - 37 个点赞 👍
我有幸,参加过一段时间的乌蒙山区扶贫,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就是彝族
1、我们平时在县城办公,一开始住的酒店离办公室有点远,一些来不及的同事就打车/拼出租去上班,看我们是外地人就收十块一个人,本地人五块,吵架无数次
2、我们也经常开车下乡,有些住在乡下路边的彝族就故意把鸡饲料狗饲料撒在路面上,只要压到了,鸡全部都是下蛋母鸡或者留种公鸡,500起步,1000封顶;狗全部都是养了多少多少年的家庭成员,看家护院家族感情各种上价值,残疾2000起步,压死8000起步
3、乡干部跟我们说,现在治安好多了,前几年(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段),彝族赶集都是带刀的,一言不合就在乡政府门前的集市街上开片,谁都怕,晚上都不敢独自出门
4、很多彝族家里有十字架标志或者类似物品,哪怕在山里,有个彝族老奶奶不愿意搬迁的原因就是新家附近没有教堂,耶教渗透程度可见一斑
5、管生不管养,三四个是少的,最多见过九个小孩儿加爸妈挤30平米屋子,就两张黑黢黢脏兮兮的床,不通风不透光,屋子里还有鸡笼
6、缺乏壮年劳动力,缺乏脱贫意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有能力有想法的基本上都往外走找出路了,还在那贫困的基本上就是没能力没想法的了,当然很难
发布于 2023-04-17 17:58・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邦格瓦拉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伊利比亚步兵 - 1 个点赞 👍
这不是和加沙一样么
加沙平均每个家庭六七个小孩 就是靠联合国援助 按人头发放 送一个小孩去当人肉盾牌 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反而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
如果加沙没有了联合国援助 他们就得996打工了 这样去养六七个小孩 那就是很痛苦的事情了
编辑于 2023-12-07 05:4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西夏张元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兮夜雨 - 0 个点赞 👍
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至2015年累计募集捐款53亿多元,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逾338万名,建设希望小学15444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约14000个,配备希望工程体育园地2500套,配备希望电影放映设备200套,培训农村小学教师52000余名,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造林项目总规划面积100多万亩;援建希望医院13所;帮助3100余名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
教育平等急需解决。网络上有个风气,恶意诋毁穷人,认为都是好吃懒做扶不起的阿斗,不应该浪费钱扶贫。实际上,就那点钱,够干啥。不排除有个别好吃懒做的,但绝大多数,就是纯粹缺钱。
发布于 2023-12-06 17:52・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