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炸弹,为了让观众老爷看懂,才这样设置情节。
下图是电影里的:

但真实的炸弹,远比电影展示中复杂得多。
几十根线缠绕在一起的都有。
比如:

想要在电影中还原这种炸弹,怕是介绍原理就能把观众看晕吧。
下面这枚,堪称炸弹史最复杂最完美的炸弹,连 FBI 都用它当教科书给特工练习。
1980 年,由一个烂赌鬼制造。
设计好后,它被悄无声息地放置在一个人头攒动的赌场里……
01
1980 年 8 月 26 日清晨,美国内华达州的哈维赌场酒店发生了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六点半,轮班主管鲍勃照例去巡场,却发现一道从来不让关的门,居然被人给关了。
「哪个傻鸟干的?」鲍勃心里骂了句。
那是个电子设备间。
他开门进去,一个古怪而诡异的东西,瞬间给他整蒙圈了:
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箱,赫然置于角落,跟台洗衣机差不多大。
箱体四面齐整,毫无缝隙,透着一股子简单粗暴的美感。

就在大铁箱顶部,还另有一个小铁箱,两者被牢牢焊死在一块儿。
一侧还用黑笔划了几条诡异的线,手写着数字 1 到 5。
更离谱的是,小铁箱上,还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堆拨动开关,并用数字逐一标注了出来……
一共 28 个拨钮,全部处于同一个位置,除了 23 号……

搁今天,你大概会以为是手工耿在整活儿;
但四十年前的美国,这一幕着实把鲍勃吓尿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鬼玩意?」
鲍勃不明所以,心里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俩铁箱简直就像凭空出现一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这间房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属于何人。
作为主管经理,鲍勃从未听说过有大设备要运过来。
他还发现,这间电子设备间其他的房门,都被人用牙签和胶水堵上了锁眼。
而他自己进入的那扇门,是工作人员通道——这意味着,有人不希望酒店的住客或赌客误入这个房间。
最后,他俯下身,发现铁箱的底部有四个滑动轮,分别被木块垫住,地板上的红地毯都被压出了深坑。
看起来,这沉重的铁坨坨少说得有个千把来斤。

那么,它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鲍勃猜不到。他额头渗满了汗珠,潜意识里只想赶紧离开。
就在此时,他突然瞥见房间角落里,竖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打印着这么几个字:
「哈维酒店管理收」。
鲍勃碰都不想碰一下那个信封,他立马通知保安来处理,自己则躲去一旁。
两分钟后,保安到场了。
酒店老板哈维也闻讯赶来,见到眼前的场景,这位老江湖也脸色煞白……
确保没危险后,保安拆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封长信。
信的三页纸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炸弹!

读完信,大家才意识到,这么巨大的一个铁箱里,居然灌满了 TNT 炸药。
而信里,通篇都在警告酒店,这个炸弹,不能拆,也不能移动。
「对管理层和拆弹小组的严厉警告:
不要移动或倾斜炸弹,内置水平仪,轻微移动都能感应到。
不要试图给炸弹注水或充气,内有浮力和气压开关,超标就爆。
不要试图拆开,所有螺丝都连着雷管,旋转半圈就会引爆。」
总之,这个炸弹,就连制作者自己也无法硬拆。
不过,信里「贴心地」介绍了它的正确处理方法。

「铁箱内有三个不同时段的定时引爆器。
必须完全按照信件上的指引交纳赎金,勒索者才会依次告知这些引爆器的拆除方法。
然后才可以移去其他地方,进行安全爆破。」
至于信件的指引部分,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勒索……
「我们要得不多,也就 300 万美元而已。
钱必须全部是旧钞,不能有标记,不能添加其他成分,更不能携带跟踪装置。
我们很专业,一旦发现异常,交易立刻终止。」
看到这里,哈维整个人已经麻了……
然而,最令他崩溃的一句话还在后面:
「从 26 日上午 8 点起,交易必须在 24 小时内完成。」
02
24 小时!只有可怜的 24 小时。
这意味着,每一步行动,都必须争分夺秒。
没时间思考了,老板哈维立马报了警。
警方召集了拆弹小队,火速抵达了现场。
专家们一通检查,首先确认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这真的是个炸弹,大箱子内部塞满了炸药!
毛估一下,至少有 1000 磅!
如此惊人的炸药量,就连这帮爆破老鸟也承认,真就……属于是开了眼了。
1000 磅的 TNT 炸药,是个啥概念呢?

二战时,美军轰炸日本军事设施的 AM66 炸弹,也才不到 1000 磅 TNT。
换句话说,这么一大箱炸弹要真给点了,妥妥能把整个酒店炸烂……
紧接着,拆弹小队又动用 X 光设备,扫描了整个铁箱。
他们发现,小箱体里的布线错综复杂,连接到那 28 个开关上,不拆开根本搞不清构造。
可是,想要拆开它,的确是不可能的。
X 光显示,箱体有两层金属板,中间夹了一层绝缘橡胶层,但凡打孔打穿了,就会形成导电通路,引爆炸药。
如果只是撬开外层铁皮,也会触发压力感应器,引爆炸药。

最后,这支拆弹团队摊牌了:
想在 24 小时内拆掉这玩意,纯属做梦。
无奈之下,哈维只好求助 FBI。
FBI 那头一听说这么大个事,也紧张起来了。
不但派出联邦特工到现场处理,还内部开了个紧急讨论会,研究解决方案。
最后,他们通过电话通知哈维,想要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就连 FBI 也实在没什么把握。
建议他先老实交赎金再说。
听到这个结果,哈维的脑子「嗡」一下炸了。
300 万美元,在 1980 年无疑是笔巨款,折合今天 1000 多万美刀。
但是,如果酒店被炸毁,损失更大。

而且这酒店可是哈维 30 多年来的心血,一旦炸毁,比要了亲命还难受。
两杯毒酒,真的必须喝一杯吗?
哈维相当纠结……
面对这两难局面,FBI 方面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并悄悄告诉了哈维。
老头听着觉得还成,心一横,同意了。
根据这个方案,按照信封交待的指示,FBI 派出了一名叫做库克的飞行员,用直升机带着一个装着 300 万刀的包裹,前往指示地点接头。
接头地点,是一个偏僻的小机场。
夜幕之中,库克盘旋下降,停稳飞机后,并没看到任何人出现。
他又等了一会,干脆跑到野地里,撒了泡尿。
刚嘘嘘到一半,远处忽然传来了「叮铃铃」的电话铃响。
那铃声,来自机场边缘的一个电话亭……
03
库克拿起电话,里头传出一个沉闷的,明显变过声调的男声:
「下一步指示,就在你面前。」
果然,库克从电话亭的座机底下,抽出来一张小纸条,上面打印了一段话,指示他前往下一个接头地点。
那是一片荒废的空地,届时会有灯光闪烁提示他降落地点。
库克想都没想,立刻起飞,继续飞往下一个地点。
很快,他便抵达了说明里的地点,但放眼光去,四下都是森林,很难找到什么空地平稳降落……
而且,等了好久,也没看到任何灯光闪烁。
库克第一反应就是:莫非对方已经察觉到,自己的真实意图?
原来,库克此行,根本就不是真的老老实实去交赎金的。
根据 FBI 的方案设计,他那一大袋 300 万美金,每一沓钞票,除了最顶上几张是真美元,底下全是高仿的绿纸。
除了库克外,在副驾位置,还躲着一名 FBI 特工,伪装成行李的状态。
但凡一有动静,就会迅速展开行动。
他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被对方惊觉,但事实就是,下一次的接头中断了。
随着油箱逐渐见底,库克只能无奈返航……
而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距离 24 小时的期限,只剩下几个小时。
没想到,就在半小时后的清晨六点多,当地警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还是一个沉闷变过音的男声:
「接头虽然失败了,但你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现在把五号拨钮关闭,第一个定时引爆器会被关闭。我们晚些再接着谈下一步计划。」
获悉这个消息后,FBI 特工小组的负责人威廉猛吸了一大口烟:
「咱会不会被这烂人给耍了?」
在他对面,围坐着各路专家:
警局的,消防队的,防爆组的,拆弹部队的,还有海军作战中心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派来的大佬。
大佬们人手一台电话,都在各自找路子,求问解决办法。

大家都觉得,这个 5 号开关是个障眼法的可能性不低。
甚至有人觉得,整个事件就纯纯一个恶作剧。
但反过来看,如果炸弹真的存在定时装置,一旦真炸了,那可……没人敢承受后果。
所以,只能宁可信其有。
与此同时,拆弹专家们还在捣鼓可行的方案。但这帮大佬们唯一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
眼前的这东西,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史无前例的变态级炸弹!
借助各种设备,专家们已经研究出,这铁箱炸弹至少有八种触发机制……
除了前面提到的夹层触发,压力触发外,箱内还有一个马桶浮子,很可能是浮力触发器。

铁箱正中央,有个精密水平仪,箱体搬动产生微小的倾角,就立马爆。
至于箱子内壁的边缘,则贴了很多铝箔和簧片,前者显然是用于防破坏,而后者是震动触发。
除此之外,计时器和那 28 个拨钮,也都可以被人为触发。
看来,勒索者们完全没有说谎,这个铁箱炸弹,的确是一个「完美作品」。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炸弹界的传奇」……
事实上,直到事件发生 30 年后,FBI 还在复制这个炸弹的内部结构,专供拆弹人员进行训练。

此时此刻,一想到要拆掉这么个棘手的炸弹,这帮大佬们头先炸了。
但,时间还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定时器设置了多久,必须尽快处理掉它。
最终,来自海军爆炸物处理处的老专家罗内,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简直堪称疯狂的解决思路……
04
罗内指出,TNT 炸药的最大特点,是需要雷管引爆。
而按照布局来看,触发雷管的引爆器,极大概率就在上面那个小铁箱里。
所以,如果在两个铁箱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定向爆破;
或许就能仅仅破坏引爆器传递信号的电线,从而避免大铁箱里的 TNT 炸药被引爆。
罗内做了一个斩首的动作,并解释道:
「就像狙击手爆头,人的大脑瞬间被轰烂,他的身体就来不及做反应了。」
不得不说,罗内的方案是非常激进的,毕竟铁箱内部具体啥样,专家们也并没真的了如指掌。
总负责人威廉拉住哈维,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向他交待了一遍,让他来做决定。

这老狐狸确实鸡贼——只要拍板的是老板,那么闹出幺蛾子,自己就不用背锅了。
开了一辈子赌场的哈维万万想不到,最大的赌局居然砸在自己头上。
万般无奈之下,他咬牙接受了这个方案。
随后,拆弹小队迅速行动,他们计算了炸药用量后,把一包包的线性聚能炸药贴在两个箱子的连接处。
接下来,又在炸弹房间周围放置了大量的沙袋。
同时,治安官开始疏散赌场酒店方圆半英里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当了解到这一切之后,那些赌徒一边逃离赌场,一边围在附近吃瓜。
更离谱的是,不少人还对拆弹结果进行下注……
8 月 27 日下午 3 点 46 分,一切已经安排就绪,远程起爆器也在 FBI 特工手中握紧。
威廉一声令下,特工按下了手中的按钮……